胡 亂 講

曆史學生 大學行走 文學參議 業餘收藏
正文

貝3

(2004-12-21 07:01:04) 下一個

說貝(3

前一回拉拉扯扯地跑到了中亞和印度,這回小牛把線收回來, 談談俺們中原的貝幣。

 

貝從什麽時候開始變成幣的呢? 時間上很難判斷。 一般而言,含糊而言,作為財富地位身份象征的貴重物海貝, 可能慢慢地被作為禮物交換,後來隨著海貝的大量湧入,也就慢慢地充當一般等價物了。 過程應該和金銀布帛一樣。 在鐵幣和銅錢出現之前,古代社會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東西很多,視各地情況不一而足,但也存在一些相同的等價物,比如說鹽, 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些地方還用它。棉布,麻布,和絲綢也是常見的起到近前作用的一般等價物。 還有就是貝幣。 起到現代意義的錢的作用的貝幣, 在全世界廣泛使用,其普世性和長期性可能隻有銅錢可以比較。

 

中原地區使用貝幣大約在周。到了春秋戰國時候,各國開始鑄幣了, 秦圓形方孔錢,齊刀形錢,楚蟻鼻錢,不一而足。這種金屬錢幣,有鐵又銅,當然是合金,加錫加鉛。 到了秦始皇一統河山,實行標準化製度,貝幣也就大致消失於華夏的曆史舞台了, 時間在戰國末期,也就是公元前三世紀。 圓形方孔的銅錢逐漸成為曆代王朝的主要貨幣。退出貨幣舞台的海貝或河貝,一般是指用來做裝飾品,特別是頭飾和服飾。 後來也大致不見了。

 

 雖然中原地區使用過貝幣,但是它的一般情形, 還是語焉不詳。 使用得到底多廣泛,所深入?政府有沒有籌劃?貝幣的來源在哪裏?直接進口還是慢慢交換而流通到中原? 怎麽交換? 貝幣的價值幾何?好像並沒有相應的材料來說明。

另外,為什麽貝幣被廢止不用了麽?原因有很多猜測。和銅錢相比,貝幣自然笨重些,不宜攜帶。 貝幣也不像那樣個個是雙胞胎, 特別是不同種類的貝幣相差還挺大,不易規定其價值。 這些大家都能想到。 還有一個原因,小牛猜測,就是貝幣的來源,究竟從哪裏來? 學者大都是估摸從東海黃海而來,也許沒錯,也許不對。如果貝幣的來源除了問題,也會導致他在市場上不能持續下去。

 

這是中原地區的貝幣, 開始於周代, 王於戰國, 持續不到千年,其意義自然深遠,可也說不上子醜寅卯,所以比較沒有意思。雲南的貝幣則和中原大大不同,有趣得多的去了。

 

 

雲南的貝幣之所以有趣,不僅在於它持續時間長,而且因為貝幣基本上完全發揮了現代貨幣的職能。 不僅如此,貝幣體現了雲南和中原貨幣經濟的區別,或者說,以貨幣形式而言,雲南和中原不在一個經濟區域內。推而廣之,可以說,雲南不是中原的一個部分。或者說,即使元代和明代對雲南軍事征服,政治管轄, 文化熏陶,雲南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中國或中國的。

 

也許誇張了一點,也許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難以接受的,還是談談雲南的貝幣吧。

 

第一回說到在雲南春秋戰國的墓地裏發現了大量的海貝。 它們基本上分為三種,三種都來自印度洋。 長約四五公分,厚約兩公分,易於攜帶。 那時的海貝, 主要還是高級消費品,奢侈物,為貴族所有。 有一個青銅的貯貝器,相當精美,用來存放海貝。海貝也許被貴族用來作為高級禮品送人,或者交換,但它還不是貨幣。海貝從印度洋到雲南,途中也許起過貨幣的作用,但是,它進入雲南是作為一種奢侈商品而非貨幣。

 

應該說,春秋戰國雲南的海貝的數量是一場驚人的,無論晚商還是新幹,三星堆,或者世界其他地方,從來沒有集中發現過振麽多的海貝。可是,戰果以後,到了秦漢,海貝從雲南突然消失了。雲南的漢代時期的墓葬沒有發現海貝。

 

為什麽?

賣個關子,下回再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