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筆記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正文

如何處理寶寶溢奶、吐奶

(2008-06-14 13:52:48) 下一個

來源:enorth.com.cn

才喝完奶寶寶就吐得地上都是;有時還呈噴射狀,甚至有一次還從鼻子和嘴巴流出來,著實嚇了Mary一大跳!怎麽會這樣呢?本文從認知篇、觀察篇、判別篇、疾病篇和照護篇詳細介紹,讓寶寶喝奶順暢不煩惱。

寶寶一吃完奶後,常常會出現嘴角有些許奶水流出,或是嘔吐量更多一點的情形,對於很多新手的爸爸媽媽們,一時間會手忙腳亂、不知該如何是好。現在就跟著醫師的解說,一起了解溢奶、吐奶的原因與應對之道。

  認知篇

溢奶、吐奶的區分

【溢奶】

定義:通常幼兒喝的奶水從嘴角溢出來,稱之為溢奶。

原因:出生不久的正常嬰兒都會有這樣輕微的現象,會造成這類的情形,是由於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約肌閉鎖不全。人類的食道與胃之間有個括約肌,寶寶的括約肌因其力道不夠,才會使得食物容易從胃逆流而上。

【吐奶】

定義:如果是從嘴巴以噴射式的動作噴出,就稱為吐奶。

兩者的差別隻是在於方式以及動作上的不同而已,都是一般常見的現象,根據有些醫學報告指出雖然有這樣的情形,但是由於一些媽媽們不覺得有太大的問題,因此而沒有太多的配合數據,所以在吐的奶量上應該是多少的比例,就沒有臨床上更正確的統計了。

  觀察篇

留意吐奶方式而非吐的量

一般來說,對於尋求新生兒門診,有六到七成以上的寶寶有溢、吐奶的問題,其實差別隻是在於輕重不同而已。通常寶寶在出生的第一天,當進食第一餐或第二餐的時候,幾乎就有八成的幼兒會有這樣現象發生,不過多吃幾餐後,症狀就會開始趨於和緩。

【醫師怎麽說~】

“寶寶在每次吃奶後,有時隻是嘴角溢出一些奶水,父母勿需太過擔心,因此,該症狀需注意的重點不是吐的量多寡,而是注意是否每次都是噴射狀,或是量大從鼻孔中冒出來的吐奶。”屏東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醫師高迪偉如是說。

  判別篇

年紀愈大症狀趨緩和消失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在4~6個月大期間,寶寶溢奶、吐奶現象就會減緩,尤其在6個月大過後,父母會開始添加副食品,例如米糊、其它配方奶等,這些食物能增加奶水濃度,變得粘稠後,溢吐現象自然就會減少。

【父母這時可放心~】

溢奶、吐奶單純隻是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症狀,身體狀況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自然緩解。

*如果寶寶體重增加良好

*沒有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

*不會每次噴射狀到肺炎的或是愈噴愈厲害的以上情形,大都可以放心。

【寶寶這時要就醫~】

反之,如果父母在寶寶4~6個月大的觀察期間,發現異狀就要急時處理。

*寶寶每餐都會吐

*甚至在初期一個月有時溢有時吐,看似表麵正常的現象,卻在這期間過後頻繁吐出,就要盡速就醫了。因為,孩子可能是因為先有了先天性障礙,才會導致有這方麵的現象產生,這種要靠超音波去排除,也要同步去做治療。

  疾病篇

寶寶溢、吐奶嚴重時,高迪偉醫師表示,就要懷疑寶寶是否有以下情形:

【肥厚性幽門狹窄】

新生兒在1個月大時,如果溢、吐奶呈現噴射狀且愈來愈嚴重,醫生這時會懷疑是否是因為幽門狹窄,也就是胃部幽門肥厚和收縮異常。

寶寶喝奶狀況:喝得慢或是喝不下。

原因:這些寶寶在喝奶時,不但喝得慢或是喝不下,是因為奶水在通過食道時,就卡在胃部幽門下不去,最後奶水竟然連著胃酸全吐了出來,其症狀是因胃幽門的環狀肌肉變得肥厚(胃接十二指腸的區域)造成胃出口阻塞。

治療:目前雖然造成此肌肉異常肥大的原因仍然不太了解,但是大部分做手術隻要把幽門肥厚肌肉垂直切開,使其變鬆,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照護:由於是簡單的小手術,傷口很小,爸爸媽媽不用太過擔心,通常隻需做一次手術,很少會再複發,並且也恢複得很快,嘔吐現象幾乎可以完全治愈,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請醫師做個腹部超音波確認診斷。

【胃食道逆流】

寶寶喝奶狀況:會有溢、吐奶的現象。

原因:一般是為生理性結構的問題,人類的食道和胃有個地方叫做賁門,通常從食道到胃本就要避免食物回流,但是由於賁門不像幽門有厚的肌肉當關防,其肌肉壓力本來就比較低,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還是很容易逆流回去。

判斷:

*要確定是否有此症狀,可用24小時的酸堿值監視器診斷測試,其方式是將監控器放到食道中,觀察其酸堿值。

*基本上食道是堿性的,一當胃食道逆流時,胃酸會使得食道的酸堿值小於4,即認為胃裏的東西已經跑到食道中。

*一般說來,會有5%~10%嬰兒的營養會回流上去,所以是正常現象,年紀愈大愈會漸趨好轉,2歲以後會完全好。

*若監測器一整天測出超過10%以上,就是比較嚴重的胃食道逆流了。

預防:

*胃食道逆流是生理結構的關係,無法不逆流,所以,沒有預防方法。

*不會遺傳,它是一種生理現象,非疾病病理性。

*會隨著時間成長而漸漸消失。

*若是嚴重到需要治療者,大多出現在一些腦性、麻痹肌肉問題、結構問題、神經問題、先天性心髒病、腸道畸形的幼兒。

*特別是發生在腦性麻痹,會比較容易有溢吐,例如:腦傷造成的問題或長期臥床的寶寶,其本身在腦部受傷之後產生麻痹,更容易發生吐奶。

*出生過程受傷、缺氧等問題也會產生。

  照護篇

【喂奶後的處理法】

*高迪偉醫師表示,平時隻要在喂奶後不要讓嬰兒太快躺下,先維持直立*或將寶寶呈半直立的姿勢,讓地心引力將奶水移至胃中。

*可將寶寶頭部抬高約30度,就可以改善狀況。

*但是不建議趴睡或右側躺,因為趴睡容易有“嬰兒猝死症”的問題,而右側躺也要當心變成趴睡。

【外出時的處理法】

*平時出門時,要預防寶寶溢奶、吐奶,高迪偉醫師表示,父母可以準備簡單的圍兜、紙巾以備不時之需。

*讓孩子平時少量多餐也是可以的。

*不要強迫寶寶喝奶,否則容易造成溢吐。

*在喂食的過程中,嬰兒喝到一半發生了吐奶,可先安撫一下,並試探幼兒是否有吸吮動作,若是,就可以讓孩子繼續喝奶。若沒有先安撫,寶寶也可能因為生氣、躁動,增加腹壓而導致吐的現象。

多方麵吸取相關信息更安心

總而言之,溢奶、吐奶不會有太多的問題,除非是先天性疾病的嬰兒,才會導致嚴重性的嘔吐奶水,對於此類的觀念,高迪偉醫師建議父母親們,除了平時可以多去參加各地的媽媽教室外,多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也是很好的方式,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在美國當地,也常提供類似的服務,讓準爸媽們更加安心。

  打嗝有幫助嗎?許多新生兒的父母通常都不清楚溢奶、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自然對於寶寶吃完奶後,是否要繼續拍打至打嗝,就容易有誤解的觀念,高迪偉醫師建議爸媽們,打嗝對於溢奶、吐奶是沒有太大的幫助的。

這個現象跟成人打嗝的狀況其實是一樣的,尤其吃母奶的幼兒,因為含的緊密,吸入空氣不似吃奶瓶的多,不見得都會有此現象,若拍打超過15分鍾,仍舊沒有反應,這樣的動作是更加無義的。

一般說來打嗝隻能讓孩子舒服一點,對於溢奶、吐奶沒有助益,從前的媽媽們,對於打嗝也不太認同,認為拍打動作也隻是想讓奶水更快進入肚中而已。

解決寶寶溢奶七大法則

來源:媽媽寶寶網

解決寶寶溢奶七大法則 盡管很多媽媽都知道新生兒由於生理原因才容易導致溢奶,但一看到自家寶寶喝完奶後又吐出時,還是緊張得不知所措。其實溢奶是屬正常現象,大多隻是喂養不當引起,所以隻要改善喂養方式,就可以解決。

 寶寶溢奶的原因

新生兒胃容量小,剛出生後十餘天每次隻能容納1—2兩奶:食管發育比較鬆弛,胃又呈水平位,胃和食道聯接的賁門括約肌發育較差,較鬆弛,所以胃中的奶和水或奶塊易反流。

而十二指腸和胃聯接的幽門發育卻比較好,極易痙攣,所以奶水不易進到十二指腸。由於胃的出口處緊而入口處鬆,所以,極易造成溢奶。

喂養不當,奶前哭鬧,吸空奶瓶或喂奶時奶頭內未充滿奶汁,都可以造成大量吞氣而引起溢奶。

喂奶後讓寶寶立刻平臥或抱寶寶來回搖晃,奶後洗澡或換尿布動作強硬,這些體位變動也容易造成溢奶。

解決寶寶溢奶七大法則

雖然寶寶溢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不能忽視,而是應該盡量避免溢奶的發生:

1.注意喂奶的姿勢,母乳喂養時應讓寶寶的嘴唇完全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不要僅含住乳頭,這樣寶寶吸吮不易吞進空氣:

2.人工喂養使用奶瓶時,奶瓶裏的奶水應充滿奶嘴,盡可能讓寶寶吸吮時少吸進空氣:

3.若寶寶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則每吸1 5—20口時將奶嘴移開,輕拍寶寶的背部以排除過多的空氣,休息一會後再喝。

4.喂奶後將寶寶緩緩豎起抱住,頭靠母親肩部,輕輕拍寶寶背部,讓哺乳時吸入的空氣緩緩地排出。

5.喂奶後不要馬上讓寶寶躺下,而應抱起他走走,不要過多翻動寶寶。

6.按摩、撫觸、洗澡、喂藥等都應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後過多翻動引起寶寶溢奶。

7.易溢奶的寶寶睡姿以右側臥位為宜,因為右側臥位時胃的賁門口位置較高,幽門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較易通過胃的幽門進入小腸,可防止溢奶。

寶寶溢奶和寶寶吐奶的區別

長期從事營養健康教育的萬鈁老師提醒各位父母,溢奶也稱“漾奶”,新生兒和2—3個月的小嬰兒,往往會漾奶。“漾”字很形象,就象煮沸的牛奶從鍋中“漾”出,不呈噴射狀。

吐奶(嘔吐)就不一樣了,嘔吐是疾病引起的一個症狀,同時還會有別的症狀,比如發燒、腹瀉、血便等等。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要立即去醫院診冶:

1.吐奶並伴有發高燒、精神恍惚;

2.吐奶並伴有痙攣:

3.吐奶並伴有大量的血便:

4.每次吃奶後都會噴水似的吐奶:

5.因頭部受到撞擊而引起的嘔吐:

6.吐奶不是由進食引起的:

7.持續嘔吐、沒有小便。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父母抽時間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1.寶寶發生吐奶是有規律的,比如一天一次或幾次:

2.吃下的不多,吐出的很多,且有酸臭味或混有黃色膽汁:

3.吐出時像噴泉一樣噴出,且氣色不佳,體重不增加,有時伴隨有水狀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