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手記五十四】從巔峰到低穀——奧巴馬犯了什麽錯?
(2008-09-30 18:21:23)
下一個
【美國大選手記五十四】從巔峰到低穀——奧巴馬犯了什麽錯
文:尼伯龍根·蝸藤
9月6日,在蓋洛普民調中,麥凱恩的支持率首次超過奧巴馬5點,超過誤差範圍。在之
後連續4天,麥凱恩的支持度都超過奧巴馬至少5點。奧巴馬首次在大選人氣中居於下風
。而這僅僅離他在民主黨大會上的演講的曆史性時刻不過十天的時間!
回想在初選前和初選時期,絕大多數人都對民主黨能在大選中擊敗共和黨持樂觀態度。
初選的時候,民主黨的初選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新聞篇幅,吸引了前所未有的籌款,擁有
空前數量的選民。聲勢駭人的集會動輒數萬人計,大批一向喜歡政治潛水的年輕人被初
選激出水麵,極大改變了美國老人政治的生態。與之相比,共和黨的初選幾乎可算無聲
無息。不僅左派樂觀地相信,民主黨隻要選出候選人,那麽總統就是囊中之物了;連無
數右派選民也喪失了與左派一爭高下的興趣,認為今年共和黨在大選中不可能有多少作
為。
奧巴馬對於自己的期望和信心亦隨著自己的人氣不斷膨脹,他的眼界在對希拉裏占據優
勢之後已經遠不止於戰勝麥凱恩這個結果,而是要帶著絕對壓倒性的凱旋入主白宮。經
過初選的勝利,藍州已被奧巴馬當作是囊中物,而撼動傳統的紅州才是他誌在必得的目
標。
在初選中,奧巴馬反複提到他大選勝算更高的理據就是,他比希拉裏奪得更多的紅州選
票,因而他能更有把握贏取紅州。也因為這樣他才是最好的顛覆性人選,而非常多的民
主黨人也非常認同這個觀點。在初選結束之初,奧巴馬反複奔走於眾多的傳統紅州。就
在7月間,他就跑遍了包括蒙大拿、密蘇裏、北達科他、佐治亞、印第安納在內的多個
傳統紅州。依仗著雄厚的競選資金,奧巴馬陣營把目標設定為“五十州”,即不管藍州
還是紅州,每州必爭。同樣在7月份,奧巴馬為了爭奪中間選民,冒著得罪黨內外左派
支持者的危險,大規模地轉變政策立場,幾乎無底線地向中間靠攏。這種態度也顯示了
他想要的不僅僅是一場勝利,而是一場大勝。
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奧巴馬在競選戰場上長達半年如日中天,卻
終究不能掃除所有潛在的威脅,而當這些潛在的威脅一旦暴露,並隨著時間得以聚集成
勢之後,它們就有足夠的能量令奧巴馬取得曆史性大勝的期望化為烏有,令他從巔峰墜
落。
初選中埋下的地雷——詛咒門,以及和希拉裏內鬥造成的裂痕。在初選中的爆發的詛咒
門事件已經令大批中間派白人選民對他感到失望,同時更加徹底斷絕了無數保守派白人
支持他的可能性。而他和希拉裏長久的激烈的互鬥令民主黨陷於分裂,盡管初選結束之
後,兩人營造和諧氣氛,但是雙方口和心不和,至今仍有大批希拉裏支持者誓言要轉投
敵陣。這兩點都給奧巴馬的大選之旅埋下地雷。
驕兵必敗。7月奧巴馬出訪歐洲,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眾星捧月般的推崇。在德國二十
萬人的歡呼聲中,奧巴馬登上人氣的巔峰,成為國際巨星級的名人。回國之後,奧巴馬
似乎還陶醉在歐洲人氣鼎沸中,揚言自己是美國希望的象征。可是就在奧巴馬還在飄飄
然的時候,擺正心態的共和黨和麥凱恩已經暗暗使勁,隨時準備著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
為自己贏得勝利的機會。在油價問題上突擊和天降救兵一般的格魯吉亞危機令到形勢突
然扭轉,奧巴馬的頹勢初現。
首先,六七月間油價飆升,在通漲、經濟不景氣等其它悲觀因素作用之下,能源問題凸
顯成為經濟首要熱門議題。經濟如此不景本來絕對不利於執政黨,可是麥凱恩和共和黨
在與民主黨一番拉鋸之後,借助民意,利用支持近海石油開采為杠杆,在能源政策領域
逆轉局勢,從下風轉為優勢。
其次,麵對突如其來的格魯吉亞戰爭,麥凱恩反應迅速,對局勢判斷準確。而奧巴馬應
對遲緩笨拙,國際政治經驗嚴重不足的弱點徹底暴露。而格魯吉亞的突變立刻成為“半
夜三點的電話”的現實版廣告,缺少國際政治與外交經驗頓時凸顯成為奧巴馬的致命的
弱點。
奧巴馬無奈之中選擇華盛頓政壇老油條拜登,可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為了擺脫
困境,奧巴馬無奈起用拜登,在民主黨黨代會召開前公布拜登成為自己的競選拍檔。但
是用拜登無異於為保帥,棄馬走象。子一落,奧巴馬頓成守勢。
奧巴馬從攻勢轉入守勢更加體現他在政策上重新向左收縮。前兩個月,他在多個政策議
題上大幅度右轉,使得左派對他的不滿越來越大。為了取悅左派,在黨大會上,奧巴馬
全麵向左轉。演講中,他幾乎沒有提及跨黨派合作的因素或爭取中間選民的利益。當列
舉政綱時,他堅守大政府理念。通篇演講,沒有一點跳出傳統左派的框架。於是右派可
以輕而易舉地一下子重新把奧巴馬重新定義成為一個近寫年來最左的總統候選人。奧巴
馬之前兩個月向中間靠攏的努力幾乎喪失殆盡。
奧巴馬在民主黨黨代會上的演講在我看來是一個進步,因為這是他第一次係統地說明了
他的change到底是什麽。但是我也不得不說,奧巴馬在演講中列舉change的明細,其效
果還不如不說。民主黨人大多一向喜歡高屋建瓴,講社會正義公平和美國夢可以瞬間讓
人心潮澎湃。但是夢之所以可以永遠美好,除了因為夢境裏麵很多東西並不十分真切—
—霧裏看花總是特別吸引人,還因為每個人都機會做屬於自己的夢,在夢裏可以隻看見
自己想看見的東西,不必理會自己的夢會不會和別人的有矛盾衝突。所以如果把夢真切
細致化,進行邏輯和理性分析,那麽夢就不再是夢,而是破碎的現實片段,很難經得起
推敲和論證。
事實上,憑借政治上的清新麵孔而當選的總統很多,他們成功的要訣基本都是避談具體
政策,因為政策談得越具體,就越容易被對方攻擊,這也是奧巴馬初選成功的一大要訣
。但是這類參選者一旦陷入對具體議題的爭論之中,多數都會因為本身欠缺實料而難獲
主動。奧巴馬演講中具體政綱一露,左派思維盡顯,而右派就正好利用這個演講大肆針
對他政策中可能或必然出現嚴重問題,加深中間和右派選民的反感,比方強調大政府、
強工會、高稅收、反自由貿易會對市場、投資、競爭力和個人選擇造成嚴重負麵影響,
令經濟更加惡化,失業率更高等等。這樣一來,選戰重新走回了左右派互相在經濟政治
問題上攻奸的老路。
令這場左右攻奸戰升級,並可能成為奧巴馬下一階段選戰最大威脅的莫過於當沉默的多
數不再沉默。黨代會前奧巴馬被迫啟用拜登,令左盤從攻勢轉入守勢,為麥凱恩提供了
絕佳的利用奇兵的機會。佩林一出,其威力堪比過河卒,不但激活了右盤僵局,而且頓
時成為奧巴馬帥位的最大威脅。
然而,棋局之妙既在落子之間,更在全局之上。左派如果麵對佩林的奇兵挺進能夠穩住
陣腳,重新審視大盤,迅速調整攻守策略,憑借左盤原有的優勢,奧巴馬的勝算仍然可
以大大高於右盤。
比方說,奧巴馬和左派陣營完全可以選擇在戰略上重視佩林,“藐視”麥凱恩;但在戰
術上重視麥凱恩,“藐視”佩林。也就是說,仍然集中一切火力集中瞄準麥凱恩和他過
去這一年以來在眾多政策立場上的變動,以及保守派治國理念的不合時宜;而對佩林至
少在麵上表現出更多的尊重和欣賞,並以此重新加強奧巴馬改革、希望和團結至上的形
象。這樣一來,不僅能凸顯奧巴馬的大將風度和人格魅力,更能抓住中間選民,尤其是
女性選民的讚許。
但是,無論是左派傳媒、極左派的選民還是奧巴馬自己,到目前為止卻幾乎把所有火力
集中在佩林一子,完全跌入右盤翻盤的陷井之中。左派的首要目的就是先抹黑佩林,然
後再用此指責麥凱恩沒有判斷力。
這個策略不能說有錯,至少開始幾天,麥凱恩到底如何選上佩林成了一個羅生門。左派
(如紐約時報)言之鑿鑿麥凱恩在最後幾天才“靈機一動”選上佩林的,麥凱恩當然疾
口否認,指早在2月開始就進行詳細考察了。這點我比較相信麥凱恩,麥凱恩選競選拍
檔時間相當充裕,這又不是張藝謀選奧運主唱,怎麽可能在區區幾天內才突發奇想呢?
不過左派的這個搗漿糊倒也能忽悠不少人。
可是,在抹黑佩林的手段上,左派卻犯了大錯。如上篇手記中論述的,在佩林獲得提名
之初,左翼陣營陣腳大亂,對佩林進行人身攻擊,並主動挑起了文化戰爭。本來文化社
會問題在本屆選舉中一直沒有占據重要位置(即便是在詛咒門事件中曾激化的種族問題
也因為奧巴馬本身是黑人候選人而不置可否)。可是在極左派針對佩林保守價值觀的攻
擊以來,墮胎、持槍、同性戀、宗教等等又再一次成為足以杠動大選結果的議題。選戰
於是就更加無可避免地陷入老一套的選戰伎倆當中。
文化戰爭讓這場左右攻奸戰升級。右派本來對麥凱恩偏中間的立場不滿,但他們同時又
因為詛咒門事件對奧巴馬心存忌諱,而共和黨一直苦於無法激發起他們的熱情。可是競
選一旦卷入文化戰爭,原本保守派沉默的多數將不僅不再繼續沉默,反而會更加士氣高
昂;而原本沉默的中間派也會因為厭惡左派氣急敗壞的負麵攻擊而對奧巴馬陣營產生反
感。這樣一來,初選中被奧巴馬激起的左派相對優勢將被大大削弱,最終得益更大的注
定是麥凱恩陣營。這個無疑可能成為奧巴馬下一階段選戰的最大威脅。
其實,稍有理性的人都不難看出,盡管佩林對麥凱恩的競選而言是最佳的拍檔,但未必
是最佳的副總統人選,更遑論可能的總統。萬一麥凱恩勝出,但在任內因為健康問題無
法繼續,那麽佩林根據憲法規定就將接替總統一職。因為麥凱恩的年齡和既往的皮膚癌
病史,這種可能性顯然高於一般情況。所以針對佩林能力的攻擊比對於佩林的人身攻擊
更加有效。奧巴馬和左派確實這樣做了,不幸的是,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再次掉入共和
黨的圈套。
共和黨有意誘使媒體和民眾把佩林和奧巴馬相比較,一方麵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奧巴馬不
如佩林,另一方麵也轉移麥凱恩頭上的火力。其實對於這個比較民主黨大可不予不理。
奧巴馬可以繼續全力攻擊麥凱恩;或者可以交由拜登代勞向佩林發起進攻。可是左派傳
媒居然主動接招,把佩林和奧巴馬相比,一項一項地對比,試圖證明佩林不如奧巴馬,
證明佩林的改革虛有其名。這簡直令人噴飯——即便佩林真的不如奧巴馬又如何?她不
過競選副總統而已;即便佩林對自己過去的改革政績有所誇大或不實,但在阿拉斯加政
府的確在她上任之後發生了不少實實在在的改變,而她八成的支持率也是貨真價實,可
奧巴馬呢?除了他的競選,有誰能列舉得出一項他取得的成就?
更失策的是,奧巴馬居然自己也親身上陣了,他居然置佩林是最受歡迎的州長的事實不
顧,隻撿佩林以前隻是一個幾萬人的小城市的市長的經曆(所以管治經驗有限)和自己
成功的競選相比,以顯示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在佩林之上。這簡直就是在自曝其短了。
奧巴馬自己還從來沒有任何實際管治的經驗(除非競選也能算數),他樂於掛在嘴上的
管製經驗就隻有他曾經擔任過芝加哥南岸社區組織幹事。
令戰況進一步複雜化並成為奧巴馬競選雷池的的還有圍繞著佩林的女權和性別歧視問題
。有的女權主義者無論如何不能接受佩林反對墮胎的態度或因為黨派利益當先而斷然拒
絕支持她;但是也有不少女權主義者更看重女性的參政權利和地位,選擇全力支持佩林
。另外,希拉裏在初選中曾遭受民主黨黨內和媒體充滿性別歧視的打壓,卻沒有受到應
有的關注和譴責,可那一切都深深留在支持希拉裏的女性選民的記憶當中。
有了前車之鑒,現在佩林的出現後,任何針對她的性別歧視,或涉嫌性別歧視的攻擊或
評論都將被麥凱恩陣營強化並進行毫不猶豫地回擊。可偏偏就在這個當口,就在奧巴馬
把希拉裏推向最重要選區的第一線為他站台拉票的時候,他本人竟然親自送上門來堵麥
凱恩陣營隨時預備還擊性別歧視的槍口!
昨天奧巴馬在集會演講中諷刺麥凱恩和佩林豎立改革大旗無異於“給豬凃口紅,但它還
是豬”,旋即被麥凱恩專門成立的“為佩林正名小分隊”成員痛斥為對佩林赤裸裸的性
別歧視的攻擊,因為在四位正負總統候選人中隻有佩林用唇膏。“給豬塗口紅”是一個
英語諺語,相當於中文的“換湯不換藥”。麥凱恩在一年前把希拉裏的全民醫療保險計
劃和她93年的計劃的相比時,也用這個諺語評價希拉裏的新計劃。
我並不認為奧巴馬故意對佩林發起性別歧視的攻擊,但是在當前的競選的火熱和敏感的
局勢下,無論如何他都應該避免給自己帶來沒必要的麻煩,免得“禍從口出”。
在上周三,佩林在共和黨大會的演講中就曾經自稱為“hockey mom”並以詼諧的玩笑稱
hockey mom和pit bull(一種鬥犬)的唯一差別就是前者塗口紅(意寓自己是一個隨時
準備好的鬥士)。而這句玩笑在演講過後立刻被媒體廣為傳談,成為佩林的金句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奧巴馬的話很難避免人們不會它理解為諷刺佩林是“塗口紅的豬”。
自從佩林出現在競選台上,她就一直處在極左派的負麵謠言和攻擊包圍之中。在佩林大
會發言之前,奧巴馬對針對佩林家庭成員的議論和攻擊曾表示不滿並予以譴責。但就在
短短一周之後,當民調顯示麥凱恩的支持率反超奧巴馬,尤其是大量獨立選民和女性白
人選民轉而支持麥凱恩後,奧巴馬竟然在公開場合做出如此“不智”評論,給媒體和右
派一個機會將它反複放大和討論的機會。那不僅進一步加強了他的陣營陷入醜陋的負麵
攻擊的形象,又一次喚起支持希拉裏的女性選民關於奧巴馬陣營當初如何歧視性地打壓
希拉裏的往事,還進一步地將中間和靠右的女性票越趕越遠。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盡管麥凱恩在各大民調上已經反超奧巴馬,但從選舉人票上看形勢
並不樂觀。另外,佩林身上仍存在著很多不定的因素,隨時可能給選情帶來意想不到的
正麵或負麵的影響。但不管怎樣,在這之後雙方的對陣當中,最終決定成敗的還是雙方
對搖擺州的爭奪。
在麥凱恩通過佩林鞏固右翼陣營之後,他要做的除了利用己方優勢和對方失誤進一步激
發右翼投票熱情之外,就是進一切力量將向奧巴馬傾斜的傳統紅州重新拉回來。這不僅
需要爭奪獨立和中間選民,還意味著必須通過有序有力的地毯式動員鼓勵更多的共和黨
選民進行投票登記,來抗衡踴躍在搖擺州注冊的外州大學生。
而奧巴馬陣營除了必須盡快站住陣腳,避免繼續出現損人不利己的失誤之外,就是要重
新審視和部署搖擺州的戰略戰術。否則時間不等人,分分鍾可能不僅斷送了大勝的夢想
,還可能被麥凱恩在最後關頭反超,最終連白宮草坪前鐵門都無法推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