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民主黨敗選的曆史教訓:棄希拉裏取奧巴馬相當可惜! zt
(2008-09-30 18:21:23)
下一個
轉帖:棄希拉裏取奧巴馬相當可惜!
奧巴馬和希拉裏的這場民主黨提名爭奪戰儼如一場拳擊賽。四個多月以來,奧巴馬
一共有五次機會把希拉裏踢出局:一月在新罕布什州,二月的“超級星期二”,三月的德州及俄亥俄州,四月的賓州和幾天前的北卡羅萊納州及印度安納州。但可惜奧巴馬並未在任何一個回合中取得過壓倒性的勝利,這使已無勝算的希拉裏得以繼續“糾纏”下
去。
希拉裏現時落後奧巴馬156張代表票,這比賓州初選前的139張還要多,意味著這一
輪選戰中奧巴馬不但挽回了上月賓州初選的失地,還進一步拉開了與希拉裏的距離。在餘下的地方選戰和還未表態的“超級代表”中還有約500張代表票可供爭奪。換而言之,奧巴馬隻要再拿到185張代表票就大功告成,這應該不成問題,但他不可能在6月3日地方初選結束前做到;至於希拉裏,除非出現奇跡(例如出現大量“超級代表”突然表態支持她),否則她肯定敗選。
.......................................................................
1968年民主黨敗選的曆史教訓
1963年民主黨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遇刺身亡後,副總統約翰遜(
Lyndon Johnson)繼任總統一職,當時民主黨擁有壓倒性的聲勢。約翰遜後來因發動越
戰在黨內遭到了一大批反戰左翼自由派的杯葛,1968年雖意圖角逐連任但卻無望取得黨內提名,加上患有嚴重的心髒病,遂出人意料地宣布放棄角逐。但他仍暗地裏支持與黨內元老有默契的副總統漢弗萊爭取民主黨的提名資格。
民主黨當時分裂成四派勢力:
(1)漢弗萊,
(2)得到天主教徒和少數族裔支持的羅伯特·肯尼迪.
(3)得到學生和知識分子支持、堅決反戰的麥卡錫(Eugene McCarthy),
(4)得到勞工階層的白人支持、主張種族隔離的華萊士(George Wallace)。
四人代表的政治勢力間存在極大分歧,除了肯尼迪和麥卡錫外,其它派別間幾乎沒有可以妥協讓步的餘地。因此,羅伯特·肯尼迪在1968年6月5日的遇刺身亡使膠著的局勢一度出現轉機。以政見論肯尼迪與麥卡錫的分歧較少,如果肯尼迪的支持者全數投入麥卡錫的陣營,被視為約翰遜代理人的漢弗萊將會被踢出局。
但由於肯麥兩人在初選中曾像今天奧希兩人般互相攻訐,大部分肯尼迪的支持者們寧願推出新人麥高文(George McGovern),也不肯轉投麥卡錫的陣營。民主黨最後在芝加哥的全國大會上決定提名漢弗萊,數以千計的反戰示威者在場外與防暴警察推撞衝突的場麵被直播到全世界,成為了經典的新聞片段。
由於漢弗萊未能與反戰派及種族隔離派達成妥協,造成麥卡錫和華萊士先後另立門戶參選總統。本來贏麵更高的民主黨“三家分晉”,使白宮之爭成為四角混戰,得益的是共和黨候選人尼克鬆。三個原民主黨候選人一共獲得超過56%的選票,但“三家分晉”的結果是漢弗萊隻拿到了42.7%,敗於尼克鬆的43.4%。
1968年漢弗萊敗於尼克鬆一役一直是民主黨之痛,但民主黨內這種根深蒂固的問題今天仍然存在.
首先,反戰派隻有原則立場,沒有“顧全大局”。到了今天仍然如是,民主黨內的反
戰派與其說立場堅定不如說教條得有點僵化,他們一直詬病曾支持過伊戰的希拉裏不能代表民主黨,但卻從不考慮在現實條件下,不顧後果的撤軍可能帶來什麽樣的災難性後果,也不考慮這種立場是否能在選舉中贏得大多數美國人的支持。
現時,希拉裏在伊戰問題上僅僅是沒有為之前的挺戰立場道歉,事實上已經作出了很多迎合這批選民的不切實際的讓步,但反戰派的政治潔癖仍然令他們無法完全接納希拉裏。
1968年,正是這批選民要麽投票給麥卡錫,要麽坐在家中不投票,使民主黨丟掉了白宮。如果民主黨再次在大好形勢下丟掉白宮,所有人都會同意這又是反戰派的錯,沒有人會覺得希拉裏需要負任何責任。
其次,在相當多美國白人(尤其是勞工階層)的心底裏,由一個黑人當總統始終難以接受。縱觀這麽多年來當選的美國總統,幾乎全都符合“WASPM”這些特點。W是指白人(White),AS是指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P是指新教徒(Protestant),M是指男人(Male)。
作為天主教徒的約翰·肯尼迪,他的宗教信仰當年便曾令不少選民卻步,以致必須承諾他的政府決不聽令於梵蒂岡。作為一個女性,希拉裏的參選本身已對美國的傳統政治文化帶來極大的衝擊。留意她在競選活動中的衣著應該能發現,她從不穿裙子,這裏隱含的政治含義相當明確:她不像普通女性般柔弱,會比男人更男人。這種潛藏於美國選民心底的政治文化,無論英國的撒切爾夫人,德國的默克爾,甚至去年法國社會黨候選人羅雅爾都不曾遇到過。
作為一個黑人,加上在外交國防上屢屢失言,奧巴馬形象上的“頑疾”不是任何小修小補的承諾可以改變,他能否打破美國總統必為“WASPM”的宿命是個很大的疑問。
1968年,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當年居然提倡種族隔離的華萊士還可以在總統選舉中取得13.5%的選票,拿下五個南部州份。四十年過去了,俄州、賓州甚至印州初選的結果都毫不含糊地顯示,勞工階層的白人大多傾向於選希拉裏,而不是奧巴馬——盡管母親是白人的奧巴馬最多隻能算半個黑人。
在希拉裏和她的支持者的角度看來,支持一個女人去選總統已經是相當冒險的事,在種族問題仍然困擾美國的情況下推出一個黑人來選總統,更恐怕是過猶不及,很容易產生反效果。
“裏根民主黨人”不會投票給黑人
近三十年來,民主共和兩黨的白宮攻防戰的主戰場都是在所謂的邊緣州份,而邊緣州份的最主要群體便是這群被稱為“裏根民主黨人”的勞工階層的白人。對於麥凱恩,希拉裏較奧巴馬更有勝算,能說出來的“政治正確”的原因,是希拉裏在國防外交上的經驗遠比奧巴馬豐富;因為“政治不正確”而不能說出來的原因,則是奧巴馬的膚色始終不為這批選民接受。
但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是,正是這群在邊緣州份中立場最搖擺不定的選民的投票取向最終決定白宮誰屬。
..........................................................................
很多評論談及民主黨還未表態的二百多個“超級代表”進退維穀,原因正是他們不希望違背民意把提名送給希拉裏,從而疏遠了黑人選民(甚至背上種族歧視之名),但兩次與白宮失之交臂的慘痛經曆又使他們不想再輸,背上缺乏主見、再三斷送民主黨重返白宮良機的罵名。
以現時奧巴馬領先的優勢看,有理由相信,這些“超級代表”無論多麽不情願,最終也會支持得票占優的奧巴馬,畢竟他贏得的直選票、代表票和州都較希拉裏多,符合民主選舉的基本原則。
這事實上也早已是民主黨支持者之間的共識:美國廣播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民主黨選民認為奧巴馬必將取得民主黨提名,認為希拉裏還有機會的隻有三成。
隻是奧希拉鋸戰導致的黨內分裂,連月來的互相攻訐,已經過早耗盡了民主黨本已不寬裕的競選經費,更使兩人的性格缺陷被無限放大,令兩方陣營變得勢不兩立。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分裂必將對民主黨今年問鼎白宮的機會造成巨大傷害。
奧巴馬取得黨內提名後,必定有相當數量的希拉裏支持者寧肯投票給麥凱恩也不支持這位黑人候選人。
例如上月賓州初選時做的票站調查(Exit Poll)便顯示,希拉裏的支持者中便有四分之
一屬此類型。一項對支持民主黨的天主教徒的調查顯示,隻有六成人表示會在總統選舉中投票給奧巴馬,21%則明確表示除非希拉裏代表民主黨出戰,否則他們將投票給麥凱
恩。
.....................................................................
奧巴馬立場不清晰
奧巴馬強調要給美國政治帶來新氣象,結束共和民主兩黨在一係列問題上為反對而反對的對立局麵,實現跨黨派共識(Bipartisan Consensus),這也是他對質疑他不能爭奪邊緣州份的回應。
事實上,他在參議院中的表現與此不符。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不久前曾指出,奧巴馬沒有參與68個兩黨議員在《對外情報監聽議案(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上的跨黨派協議。反而,奧巴馬曾為取悅工會而批評過兩黨有共識的移民決議。
初選至今,奧巴馬的表現倒是很接近民主黨自由派的傳統立場,使人懷疑他不過打著“包容”的牌子賣自由派的貨。
另一方麵,對於那些認為奧巴馬代表了自由派立場的民主黨選民,他在經濟和社會政策上的取態是否符合民主黨的一貫立場也很令人擔心。例如在醫療改革上,希拉裏堅持要推動強製性的全民醫保,但奧巴馬卻認為這不必要,其立場與麥凱恩更接近。在教育問題上,奧巴馬表示倘若研究表明學券製是可行的話,他將不會反對。
最衝擊民主黨人信心的還有他在《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上的立場,他在公開場合表示該協議要作出修改,但當加拿大大使向他的競選團隊查詢時,卻被告知這不過是為穩定左翼工會勢力的權宜之計,當選後不會真的修改NAFTA。到了這一階段,奧巴馬仍在眾多問題上如此飄忽,隻能說明他對這些問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
棄希取奧相當可惜
希拉裏一再被攻擊其經驗不過是第一夫人任上的經驗,不是真正的行政經驗,但縱觀克林頓時代大部分幕僚的回憶錄,希拉裏絕非一位一般意義上的第一夫人。
所有熟悉美國政治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在過去近三十年間的四位美國總統中,即使是沒有了南希的裏根,沒有了巴巴拉的老布什和沒有了勞拉的小布什,都基本上不會影響他們在總統任上的表現,但沒有了希拉裏的克林頓的政府,將會是相當的不一樣。
從外交國防到經濟和社會議題,克林頓的政策幾乎都有著希拉裏的身影。
的確,希拉裏在1990年代中試圖推出的醫療改革以失敗告終,但這恰恰是她最重要的政治資產。正是一場深刻的失敗使一個她這樣的自由派政治人物成熟起來,從而認識到華府政治幕後的一套:要達致政策目標,有什麽力量可以利用,各方勢力又該如何擺平。
對這部影響著全世界的政治機器如何運作,希拉裏的理解理所當然地比隻當過一任
參議員除了大談“改變”外具體政策全部欠奉的奧巴馬要深刻得多。
奧巴馬說要給華府政治帶來新氣象,但倘若取得提名,對陣的卻是當了幾十年參議員的老兵麥凱恩,今年的總統選舉仍無可避免地將是一場“舊式政治”的對決。
此外,希拉裏的名字本身就是個“國際品牌”。試問有多少政治人物可以以其名而不是其姓傳世?希拉裏這個“品牌”,對於改善被布什弄得一塌糊塗的美國形象,將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