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大選手記三十八】詛咒門二度發酵,奧巴馬風雨飄搖

(2008-09-30 18:21:23) 下一個

【美國大選手記三十八】詛咒門二度發酵,奧巴馬風雨飄搖

文:尼伯龍根·蝸藤


自從希拉裏在賓州勝利之後,選舉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共和黨對民主黨內部希拉裏與
奧巴馬之爭終於從之前的表麵觀望、幫敲側擊、煽風點火轉變為明刀明槍直刺奧巴馬
,使得原本激流暗湧的民主黨初選開始烏雲壓頂、驚濤拍岸。而萊特牧師接二連三粉
墨登場,奧巴馬終於公開疏遠萊特,詛咒門事件開始全麵二次發酵,掀起北卡和印第
安納選舉前的高潮。


上周賓州選舉才剛結束,北卡共和黨就製作了一部反奧巴馬的廣告片,準備在本周二
開始在北卡播放。消息一出,廣告還未正式出街,右派傳媒和網絡已經將這則廣告炒
得沸沸揚揚。

該廣告先是打出萊特牧師叫囂上帝詛咒美國的布道片段,以及兩位極左
民主黨人背書奧巴馬,然後點題說奧巴馬對於美國來說太偏激了。

共和黨人這時在北卡打這個廣告,除了長線州長競選和總統大選的需要之外,顯然是為了打擊奧巴馬,不管主觀與否,客觀上在為希拉裏助選。

這個廣告標致著共和黨首次公開將詛咒門事件升級,把矛頭直指奧巴馬的可選性。從此詛咒門對於奧巴馬而言就再不僅僅是傳媒的炒作和共和黨的煽風點火,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炸彈引爆,至於引爆次數和威力,就看共和黨如何繼續將詛咒門和奧巴馬相關的其它事件串聯,以及奧巴馬如何應對了。



上周五,萊特一改之前幾周的低調,接受了PBS Bill Byers的采訪,解釋和表明自己
對詛咒門事件的感受,而奧巴馬對此的回應是萊特有權為他自己辯護。乍眼一看,此
訪談不過是詛咒門事件的一個尾巴,到此似乎暫時可以告一段落。

然而周末一過,萊特周一就登上全國新聞俱樂部的講壇,一改上周五在PBS訪談中的“平和”,登峰造極般地展示了他尖銳、輕蔑的高傲姿態。

而周二奧巴馬就高調發表聲明,指出萊特周一的言論表明他已經不是奧巴馬自己二十年前認識的那個人,兩人的關係已經改變。前後兩天時間,萊特和奧巴馬先後高調亮相表明立場,令詛咒門事件全麵二度發酵,掀起軒然大波。

幾天之內,奧巴馬在各大民調中的支持率持續下滑,希拉裏則持續上
揚。在此情勢之下,奧巴馬在北卡和印第安納的選情可謂風雨飄搖、危在旦夕。


那麽,這次詛咒門事件全麵二度發酵到底是各種偶然、必然因素集聚碰撞的順時之事
,還是背後有人為的能動選擇(盡管客觀效用未必如願)?

對此,我暫時仍不能下定論。聯係到賓州一役之前和過後的局勢演化,萊特和奧巴馬最近幾日的連番粉墨登場在背景、時間和內容、背景上實在是有太多契合之處,令我無法說服自己這一切都是順時應生之事。所以,暫且將腦中疑慮逐一記下,待多觀望數日之後,才進一步總結



首先看萊特事件二次爆發的背景。


賓州選舉過後,民主黨內部的戰線早在預料之中,奧巴馬在敗選之後,壓力徒然增大
。奧巴馬過去三個月的的起伏際遇大概是風水輪流轉最集中的體現了。奧巴馬在初選
過程中曾經大大受益於賽程的安排:在2月中下旬,連續11個選舉地區的選民構成大
都是有利於奧巴馬,於是他輕鬆地連勝11戰,勢如破竹,為他今日的強勢打下堅實基
礎。

但美國還有選民構成不利於奧巴馬的州,其中很多州偏巧都在後期。在一般初選
情況下,這些州選舉時勝敗形勢已經基本確定,這些州的選舉基本左右不了大局。

可是在他順風順水取得11連勝之後,他無法繼續一鼓作氣在俄州和德州選舉中擊倒希拉裏,讓她得到最寶貴的七周時間部署和準備賓州一戰。

盡管詛咒門事件爆發,但奧巴馬以長篇演講暫時穩住陣腳,並在在左派媒體一致唱好下被當成了眾望所歸的提名人。在賓州,奧巴馬投入巨大資金打廣告、做宣傳,可是臨門一腳時,自己爆出個苦澀門,令希拉裏再次“逃出生天”。


賓州一戰有如分水嶺,之前積聚的壓力開始大麵積轉向奧巴馬。在往後的幾個州中,
西維珍尼亞和肯德基州肯定和奧巴馬無緣,波多黎各肯定也是希拉裏的囊中之物。北
卡和俄勒岡是奧巴馬誌在必得,絕對不容有失的兩州。而印第安納就變成希拉裏和奧
巴馬必爭之地,如果奧巴馬在那裏無法取勝,種種質疑的聲音將必定就一浪高過一浪
地向他湧去。


原本,奧巴馬陣營采用的方法就是把民主黨選戰沒完沒了的責任都推在希拉裏頭上。
在左派的筆下,希拉裏是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賴在選舉中,企圖拖跨奧巴馬,令其元
氣大傷,無法贏得大選。

左派的這個作派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事實上在賓州選戰之前
這種論調已經大行其道。但是在賓州選戰之後,這種攻擊越來越站不住腳。希拉裏背
後是幾千萬的選票,而且她還能繼續納入更多的選票,不管她的私欲占其鬥誌多少成
分,民眾的選票在客觀上已經顯示他們中的大部分希望希拉裏繼續戰鬥下去。


在本周萊特事件全麵二度爆發之前,奧巴馬陣營采用的另一個方法則還是老一套的種
族牌。左派陣營在上周四大肆批判比爾克林頓,說克林頓大玩種族牌,其內容居然還
是一月份克林頓在南卡的把奧巴馬和傑西傑克遜類比的老料。

這一招顯然也是黔驢技窮了,黑人和小左能投奧巴馬的早就投了,在賓州黑人投奧巴馬的已經高達92%了,難道他還真認為黑人會100%投他的票?況且種族牌這個東西在詛咒門事件爆發之後,對大眾而言就已經是見慣不怪了,現在還拿這個說事,又能指望有多少效用呢?



北卡雖然是一個黑人占百分之二十幾的州,但是絕大部分黑人比例相對較高的州都是
共和黨的紅州。北卡也不例外,上一次民主黨在北卡的勝利已經要追溯到1976年。在
這個州,保守白人勢力強大,但他們多數是共和黨的選民,在初選中一般隻投共和黨
的票。

但是這次的初選形勢非常有利於無間效應的產生:北卡是半開放選舉,即登記
為民主黨和獨立的選民都可以投民主黨的初選票,而且他們的投票可以大大改變民主
黨初選的進程。因而在這次選民登記截止的時候,大批北卡選民選擇登記成為民主黨
或者獨立候選人,以便自己的一票能夠影響民主黨初選結果。據最後的選民登記結果
,有260萬選民登記成為民主黨選民,120萬人登記為獨立選民,隻有190萬選民登記
成為共和黨選民,大大低於民主黨選民。這個數字在一個幾乎絕對的紅州中產生,除
了要玩無間效應之外實在很難找到更好的解釋了。


在之前的初選中,無間效應已經在多個州發揮過效力,但是北卡由共和黨出資打電視
廣告,公開唱衰民主黨的候選人,這在本屆初選中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其威力遠非
一些嘉賓在電視上探討無間的可能性可比,也絕非一個著名右派電台DJ號召可比。這
個廣告可謂一石多鳥,共和黨既搶占了在北卡競選造勢的先機,為傳統保守派選民打
預防針;又可以加大對獨立選民心中對奧巴馬的疑慮;同時又客觀上又扶了希拉裏一
把,增加民主黨繼續內鬥的概率。


但是對奧巴馬而言,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姑且不論專門登記為民主黨的共和
黨人,光論120萬注冊的獨立選民在下周北卡選舉中就是他和希拉裏成敗的關鍵,而
這120萬人中真正的獨立選民(即不是以無間為目的而注冊成獨立選民的選民)就是
關鍵中的關鍵。

奧巴馬在北卡不容有失,而這個廣告的目標受眾包括廣大的獨立選民
,旨在增加和強化他們內心對奧巴馬的疑慮,因此如果奧巴馬對此無動於衷,不采取
積極有效的辦法消除廣告的負麵效果,他在北卡的勝算將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被希
拉裏翻盤。若果真如此,他在代表票上的優勢將更加無法取代希拉裏在普選票上的優
勢和在大選勝算上的心理優勢,必然陷入四麵楚歌的超級被動局麵。

因此,不惜一切代價,奧巴馬也必須穩住北卡獨立選民,把北卡拿下。


民主黨人采用了幾種方法去應付,首先他們把槍對準麥凱恩,要求麥凱恩製止這種
“肮髒”的攻擊。麥凱恩現在走的是高尚品格的路線,以前幾次共和黨人對奧巴馬的
攻擊中,麥凱恩都是第一時間譴責並要求停止這樣的攻擊,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譴責是一回事,實際能不能製止又是另一回事。不管最終北卡的共和黨人買不買麥凱恩的帳,不管廣告是否照常出街,過去一周Foxnews對此廣告的炒作也已經基本達到了共和黨的預期效果。

實際上,我估計麥凱恩也未必真的真的願意製止,把奧巴馬在
初選中就打下去,對麥凱恩也是一件好事。況且麥凱恩現在正在走貧下中農路線,在
各個貧困地區一線上演親民秀,哪有這麽多閑工夫管這檔事。民主黨左派大罵麥凱恩
虛偽,可惜民主黨人連這種“虛偽”都裝不出來。


民主黨人遷怒麥凱恩的結果就是一個抹黑麥凱恩的廣告。他們把麥凱恩說過的在伊拉
克駐軍100年的講話抽取了幾段拚湊出來,指責麥凱恩窮兵黷武。

麥凱恩的原話是“如果美軍在伊拉克沒有傷亡的話,即便在伊拉克駐紮100年,我也可以接受”(“President
Bush has talked about our staying for 50 years, maybe 100. We’ve been in
Japan for 60 years, in South Korea for 50 years or so. That would be fine
with me as long as Americans are not being injured or harmed or killed,”
),結果民主黨就把前麵的“如果”的前提去掉了,直接就說麥凱恩願意在伊拉克駐
軍100年。


平心而論,把別人一句話中的一部分抽去非常不道德。奧巴馬在自己華麗的演說詞中
,經常也有這些假設條件的句式,如果把假設去掉,這個句子的意思就完全顛倒了。


這回輪到共和黨中央為麥凱恩出頭了,直接就要求民主黨中央停止這樣的攻擊。民主
黨主席迪安不知道是不是和麥凱恩有私人恩怨(待查證),因為他主動攻擊麥凱恩好
幾次了。這次也不例外,他不但沒有製止這個廣告,也沒有譴責這個廣告,甚至幹脆
就讚揚這個廣告說的都是事實。

看到這裏,我更加覺得民主黨的思路怪異——
共和黨的所作所為可能同樣肮髒,但是他們還是要麵子的,特別是麥凱恩,表麵功夫一點也不少做。但是民主黨雖然口號叫得比誰都高,但行為上卻偏偏喜歡把髒東西往自己身上潑,越是dirty的路線就越喜歡走,(不過他們可是一直指責希拉裏的競選dirty的)奧巴馬不肯譴責侮辱麥凱恩的電台主持,迪安身為主席,也不顧身份赤膊上陣。或許這恰恰是他們慣用來籠絡偏激分子的手段吧。


事實上,奧巴馬現在抹黑麥凱恩倒是很愚蠢的,希拉裏還在擋路呢,抹黑麥凱恩對自
己有什麽幫助呢?難道不會進一步刺激共和黨人嗎?不過我懷疑這個是黨中央(特別
是迪安)的意思,民主黨中央的愚蠢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也不足為奇。


民主黨還希望電視台能夠拒播廣告。被稱為奧巴馬headquarter的NBC就拒絕播放這個
廣告。不過這個廣告的對象顯然也不是那幫支持奧巴馬的小左,而是保守派白人和獨
立選民,所以NBC的拒播基本起不到太大作用。反而關於播和不播的爭論還吸引了更
多好奇的人,好奇心驅使更多的人從電視台、報紙、網絡等地方找尋這個廣告和評論
,進一步擴大了廣告的影響力。


因此,麵對共和黨在北卡的斷然出擊,奧巴馬和左派陣營根本束手無策。那麽在這樣
的嚴峻形勢下爆發出奧巴馬和萊特劃清界線的事件,是不是奧巴馬陣營破釜沉舟,劍
走偏鋒的一個策略呢?我覺得並非無此可能。


詛咒門事件是奧巴馬的死穴,也是他競選的毒瘤。

之前,他沒有在事件爆發之後公開與之斬斷關係,而是選擇走高尚路線,利用長篇種族演講為萊特開脫。

在之前的手記28、29中我已經大篇幅分析過當時奧巴馬的心態和處理手法以及成效。

當時我就已經
指出,奧巴馬在費城的長篇演講並沒有達到解開民眾心中種種疑團的目的,但是在左
派傳媒的一致叫好之下,奧巴馬的應對達到了暫時混淆視聽的目的。

因此詛咒門事件
仍然是奧巴馬競選的最大隱患,估計奧巴馬陣營原本是期望這一事件能拖到大選,沒
想到共和黨卻絲毫沒浪費時間,賓州一戰才結束,就立刻把詛咒門搬到了北卡台麵。
原本對北卡是誌在必得的奧巴馬陣營這下就要考慮新的對策了。鑒於北卡(以及印第
安納)的短線利益和中期的黨內候選人確定,以及出線後的大選需要,奧巴馬遲早必
須和萊特劃清界限。既然長痛不如短痛,那麽是不是應該當機立斷,現在就將這一毒
瘤挖去?


再看萊特事件二次爆發的時間和內容。


上周五,萊特接受PBS采訪。采訪時間應該是早就確定,但萊特如何應對應該是可以
根據需要改動的。萊特解釋和表明自己對詛咒門事件的感受,並指出之前奧巴馬對詛
咒門事件的回應和聲明等都是政客的作為,因為奧巴馬是政客,有他特定的聽眾,所
以他在做的是政客需要做的事情。

萊特還指出他從來沒有聽過奧巴馬複述過他那些有
爭議性的言論,他不和奧巴馬談政治,他隻做牧師做的事情;奧巴馬譴責的是他的有
關言論並不是他本人。萊特在PBS這一訪談中的平和語氣與詛咒門事件中公開的布道
片段中的手舞足蹈、嘶聲力竭的牧師般若兩人。連采訪他的Byers似乎也被他的沉穩
平和感染。

而奧巴馬對此的回應是萊特有權為他自己辯護。如果說北卡共和黨廣告是
萊特事件二次爆發的導火索,萊特接受PBS訪談就揭開了事件二度爆發的序幕,為之
後的第一幕和第二幕進行了最好的烘托和鋪墊。


周一,第一幕上演,主角萊特。他此次登場,展示的又是另一個形象——傲慢與蔑視
。在回答問題過程中,他進一步闡釋了詛咒門事件中曝光的布道片段的“真實”含義
。其中有幾點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

其一,他強調了自己曾服役6年(以示愛國);

其二,上帝詛咒的是某些行為以及美國政府的政策和作為,並不是美國人民;

其三,媒體和很多民眾的譴責不是對他的攻擊、與奧巴馬無關,是對黑人教會和黑人宗教傳統的攻擊;

其四,對於奧巴馬之前對詛咒門事件的回應,他表示“寬恕”,因為奧巴
馬作為政客,他的言行是出於選舉需要;

其五,他和奧巴馬的關係是牧師與教徒的關
係,他不是奧巴馬的精神導師。周一晚,奧巴馬表明萊特的言論不代表自己的立場。



周二,第二幕上演,主角奧巴馬。他此次登場要展示的形象是憤怒、失望、決斷,目
的隻有一個:他認清了萊特的真麵目,對萊特的言行感到憤怒,萊特追崇的世界觀和
他絕然不同。簡而言之,萊特周一的言論讓他清楚地認識到他和萊特兩人是誌不同,
所以不管之前兩人的關係如何,從此是兩條道上的人。

奧巴馬的聲明和相關的回答中也有幾點特別令人注目。

其一,萊特已經不是他二十年前認識的那個人,他們的關係從此已經改變;

其二,萊特發表的是分裂和破壞性言論,是製造仇恨的溫床,令他震驚;

其三,萊特說他之前對詛咒門的回應隻是政治姿態,那顯示萊特並不了解他,而
他也不了解萊特。而且萊特那樣說是對他、對他的競選以及對他追求的事業的不尊重


其四,他在費城演講時為萊特辯護是基於“無罪推論”,認為他為教會和社區做了
大量有益的事情(所以他是個好人)。但是他周一關於美國政府是艾滋病的幕後黑手
、Farrakan的言論是偉大的,以及把美國政府反恐戰爭與恐怖主義劃等號的言論使得
再無為其辯護的借口;

其四,萊特不是他的精神顧問,也不是他的精神導師,隻是他的牧師。


奧巴馬的舉動看似義正言辭,但是仔細分析之下,奧巴馬和萊特接踵上演的根本可能
就是一出雙簧戲,以擺脫因為萊特事件遭受沒完沒了的攻擊,這完全出於北卡選情告
急的短線危機,以及大選的長線考慮。


首先,奧巴馬要和萊特公開斷絕關係必須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奧巴馬有不能沒有
任何的理據下突然遠離萊特。因為詛咒門事件爆發已有時日,奧巴馬在4月初,還專
門發表了一篇讓左派吹捧的關於種族主義的長篇演講為萊特辯護,聲明自己不會“
disown”萊特就像不會“disown”自己的白人外婆。

而萊特周一高調發表傲慢、偏激和輕蔑的言論就為奧巴馬提供了180度大轉彎的台階。

事實上,萊特早就有讓奧巴馬遠離自己的打算,早在去年選舉之前,萊特就要奧巴馬考慮遠離自己,以免讓自己影響奧巴馬的選情。


那麽萊特周一所說的和詛咒門事件中曝光的布道錄像以及上周五接受PBS訪談時說的
究竟有什麽天大的不同,可以大大激怒奧巴馬(outraged)?

按奧巴馬的解釋,萊特周一關於美國政府是艾滋病的幕後黑手、Farrakan的言論是偉大的,以及把美國政府反恐戰爭與恐怖主義劃等號的言論是分裂的、破壞的、無法原諒的。

可是這些言論不是早就被傳媒一次又一次地反反複複播放評論過了嗎?既然之前奧巴馬可以因為萊特曾經為教會和社區做的那麽多好事而體諒他,不願“disown”他,為何現在幾乎同樣的話、同樣的立場,奧巴馬就不願體諒他了,而是要和他劃清界線呢?

萊特說他對詛
咒門的回應不過是政客手段,這傷了他的尊嚴。可是,這話萊特不是早在上周五的訪
談中已經說了嗎?奧巴馬為何不早站出來嚴厲斥責他的破壞和詆毀?


奧巴馬說萊特已經不是他二十年前認識的那個人,那麽萊特是不是他十年、五年、三
年、兩年、一年前認識的那個人?到底是萊特一直在變,奧巴馬也隨之而變,或者萊
特和奧巴馬兩人都沒變,隻不過現在奧巴馬因為選情告急不得不變?


其次,奧巴馬在費城的演講未能讓人信服他一邊有二十年和萊特密切交往的經曆,一
邊卻對萊特極富爭議的政治言論和立場幾乎全無所知。

因此,這次他必須為傳媒和民眾提供一個可以被接受的解釋。

讓我們看看萊特和奧巴馬對此幾乎天衣無縫的“對唱”。

萊特說從來沒有聽過奧巴馬複述過他那些有爭議性的言論,他不和奧巴馬談政治
,他隻做牧師做的事情;奧巴馬說他從來沒有聽過萊特發表過那些極富爭議的言論,
他去教堂不是為了政治需要,而是為了信仰需要。

萊特說他和奧巴馬的關係是牧師與教徒的關係,他不是奧巴馬的精神導師;奧巴馬說萊特不是他的精神顧問,也不是他的精神導師,隻是他的牧師,盡管萊特直到詛咒門爆發時都是奧巴馬競選的“精神顧問委員會”的成員,盡管奧巴馬最出名的書的題目是源自萊特的布道,而此書還是獻給萊特之作。


再次,詛咒門事件對奧巴馬最大的打擊之一在於人們認為萊特反美、反白人,而由於
奧巴馬和他的深厚關係,人們進而質疑奧巴馬本人是否愛國。所以奧巴馬也要借此次
事件盡可能地消除這一負麵影響。

於是,萊特在周一強調自己曾服役6年(和之前奧巴馬一再用萊特服役作為其愛國證據相呼應),澄清上帝詛咒的是某些行為,即美國政府的某些政策和作為,並不是美國人民。

而奧巴馬則繼續強調他和他的競選所追求
的是多麽偉大、團結的、帶領美國走向全新希望的的事業。這樣一來,傳遞出來的信
息就是:不管奧巴馬之前和之後和萊特的關係如何變化,他們兩人反正都是愛國者。



最後,處於籠絡和穩住民心的需要。萊特和奧巴馬當然是各取所需。萊特稱人們和媒
體對他的譴責和奧巴馬無關,是對黑人教會和傳統的攻擊,這當然是為自己的行為鍍
金——我可是在為黑人的最高利益戰鬥;他多番強調奧巴馬對他和相關言論的應對隻
不過是政客出於選舉的需要,言下之意就是:黑人兄弟姐妹們你們千萬不要怪奧巴馬
,他是有苦衷的,要對他寬恕和體諒。

奧巴馬借此機會公開和萊特“分道揚鑣”則是
意在對自己心存疑慮的獨立選民表明:你們看,我已經認清萊特的真麵目了,我現在
和你們一樣認為他是一個威脅和破壞美國團結的人,他的所作所為我非常不齒,以後
再不會與之為伍。


無論奧巴馬和萊特是否上演的是周瑜打黃蓋,還是因為令人的利益衝突而各演各唱,
此事件的重點始終在於它對選情的影響。

奧巴馬在記者會上的發表聲明和答記者問時
,神色凝滯,雙目閃縮無神,語氣遲緩。對於他的語氣神態,自然是各家有各家的感
受和看法,左派傳媒頓時大生同情之心,一個勁地說奧巴馬被他的牧師所誤;右派傳
媒既有討論奧巴馬和萊特是否在唱雙簧的,也有認為奧巴馬在這個時候、以這個方式
疏遠萊特做的是too little,too late。

而從民調體現出來的民眾反應則顯示奧巴馬
的支持度在全國、民主黨內、獨立選民、北卡、印第安納等範圍內連日下滑。

可見萊特事件二次爆發至少在最近幾日對奧巴馬的選情引起了極大的負麵震動,相信這絕對不是奧巴馬希望看見的。現在離5月6日初選僅僅有不到一周時間,萊特主動再挑起話題,恐怕不能這麽快就平息,北卡、印第安納的形勢對於奧巴馬而言實在異常凶險。



周三晚,希拉裏終於上了Fox電視台奧萊利(O’Reilly)的訪談節目。這是一個破天
荒的舉動。

Fox一向是保守派和右翼的陣地,而且鑒於在這次初選中左派傳媒全無公
正可言,大量獨立選民都轉向右派電視傳媒。民主黨的候選人在這次初選中還沒有上
過Fox接受采訪。而O’Reilly是新聞節目最高收視率的主持人,同時更是極左翼口中
世界最邪惡的人,他對希拉裏和奧巴馬三番四次的邀請,但是他們一直都拒絕上他的
節目。

希拉裏在采訪中表現得不錯,盡管她的政策,特別是全民保健計劃,被奧萊利
貶為搞社會主義,但是她也能有理有據地爭辯其優點,並展示了她對經濟等事務的熟
悉以及對全民醫療計劃的堅持。


希拉裏上這個節目有兩個重要意義。

一來,這是對有心搞無間的共和黨選民以及真正
的獨立選民展示自己最好的途徑,必將正麵帶動其在北卡和印第安納的選情。

其二,希拉裏接受這個節目的訪談就標誌著希拉裏和極左派已經決裂,希拉裏與共和黨開始短暫地結盟,因為他們有了共同的敵人——奧巴馬。

現在希拉裏的背後不僅是她的支持者,還有一大幫懷疑甚至憎恨奧巴馬的人,相信在下周的選舉中他們會站到希拉裏的一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