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大選手記三十二】逼退團卷土重來——希拉裏是否應該退出?

(2008-09-30 18:21:23) 下一個

【美國大選手記三十二】逼退團卷土重來——希拉裏是否應該退出?



文:尼伯龍根·蝸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ed3c3010093na.html


美國初選這幾天都沒有爆出太大的新料,進入了賓州競選前的政治角力戰。

奧巴馬陣營展開了三管齊下的進攻:

主力是利用左派的輿論和“重量級”的政治人物進行政治施壓,令3月4日前大規模的逼退團卷土重來。

第二招是繼續抓著希拉裏對奧巴馬的反美反白人教堂事件的表態和波斯尼亞的吹水做文章。

第三招就是,奧巴馬開始貶低比爾克林頓的政治成就。


在這一篇中重點寫逼退。

這次和3月4日前的那次稍有不同,此次逼退潮著眼點有兩個:

首先強調希拉裏不能贏得初選,其次強調民主黨繼續內鬥的話,不能贏取大選。

比如紐約時報有文章回憶1980年的初選,當時卡特和愛德華·肯尼迪(現在四人幫之一)當時也進行了殘酷的初選,直到8月的代表大會上才決出勝負。最終卡特勝出,但是在總統大選中慘敗給裏根。紐約時報以此類比希拉裏和奧巴馬之爭。

但紐約時報那篇文章的回憶不夠詳盡,並沒有交代清楚當時的實際情形。

其實1980年的那一次初選遠遠沒有這次激烈,當時沒有超級代表,愛德華·肯尼迪在代表數和普選中都大大落後,甚至已經必敗無疑,但是肯尼迪就是堅持不肯退出。最後的結果是卡特2129票,肯尼迪隻有1150票,而普選中,卡特有51%,而肯尼迪隻有38%。

可見在那次初選中,肯尼迪是真正無望取勝,卻一直賴在初選中的人,也是造成民主黨敗仗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恰恰是這個肯尼迪,現在卻成為支持奧巴馬的旗手,逼退團的幕後老板之一,實在是諷刺。

黨主席迪安也發話了:他“憂心”民主黨這麽內鬥的話,將不能贏得大選。老實說,正如手記31所述,這個憂心是有道理的。不過由迪安的口中說出來,就有點搞笑了,當初把密歇根和佛羅裏達州的民意置之不理的也是他,那時他怎麽就不憂心大選了?

佛蒙特的參議員Leahy是公開要求希拉裏退出的左派政客。他的理據是什麽呢?他說希
拉裏沒有可能拿到足夠的代表去取得提名,所以她應該退出而支持奧巴馬。
(There isno way that Senator Clinton is going to win enough delegates to get the nomination.)。

Leahy的話明顯就是避重就輕,有意誤導:希拉裏固然沒有可能取得足夠的民意代表去贏得提名,但是奧巴馬同樣也不可能有足夠的民意代表票出線。兩人都要靠剩下的選舉和超級代表,Leahy又憑什麽要求希拉裏現在就退出呢?


事實上,這些逼退團的立論基於四個前提:

首先,他們根據已經選完的州的結果來判定誰是勝利方;

其次,他們認為超級代表無論如何不能“違背民意”,即便大家的差距隻
有一個代表數;

第三他們認為民主黨搞成這個樣子是希拉裏個人的責任;

最後,他們把11月大選的可能的失敗完全歸在了雙方競爭激烈的頭上。


這四點其實沒有一點站得住腳。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逼退團的所有分析和理據都隻是建立在已經進行選舉的州的結果上麵。但是為什麽這些州的聲音是民意,而還沒有進行初選的州就不是民意?

佛州和密州當初立法提前初選,其原因不就是要避免他們民眾的聲音不被聽見嗎?當時黨中央說No,因為不管什麽時間舉行選舉,他們的聲音都是算數的,所以為了維護傳統就執意剝奪了他們的票數。

而現在,投票在後的州真正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了,真正能夠make difference了,民主黨的大佬就說要根據已經進行初選的州的結果挑選提名人,把稍後初選的州置之不理。這樣的民主黨配得上“民主”的稱號嗎?

目前初選還遠遠沒有結束,還有10個州(包括關島和波多黎各)沒有進行初選,他們有總共566張民意代表票,而在即使民意代表上,希拉裏和奧巴馬的差距隻有約150張,在剩餘的州中大大縮小差距並不是不可能的。


另外佛州和密州的民意代表票數如何計算還未有最後定論,怎麽就判定希拉裏一定輸呢?

而在普選票上,雙方的差距更是少之又少,隻有幾十萬票左右,但是下麵的州有約1200萬的選民,如果按四分之一的投票率來算(估計今年初選的投票率不止這個數),也有300萬的選票,希拉裏又為什麽不能反敗為勝呢?


很明顯,這些勸退的大佬政客們是擔心隨後十個州的選舉希拉裏會占上風,那樣的話,他們就麵臨著希拉裏在後期,也就是更靠近大選的時期,在民意上領先奧巴馬
,因此很難憑借前期民意來給未表態的超級代表施壓支持奧巴馬。


其次,超級代表為什麽不能在雙方差距甚微的情況下,挑選出一個更有勝算的提名人?

難道超級代表就是一個橡皮圖章?

對此,我以1984年大選為例:當時超級代表順從民意,挑選蒙代爾作為提名人,結果大選中慘敗。這個例子說明超級代表的作用不應該僅僅承認民選的結果,而是應該行使規則賦予他們的權力,根據哪一個候選人更有實力和勝算贏得大選來投票。這點在我的手記25中已經詳細介紹和討論過了,這裏就不重複了。


那麽為何到了真正用得上超級代表的時候,那些黨內大佬們又都不承認當場設立超級代表的緣由?其實原因也顯而易見:等所有初選結束後,奧巴馬很可能會在民選代表票上領先,而希拉裏則非常可能在普選票上領先。


那樣一來,如果更多的超級代表支持希拉裏使得她在總票數上領先的話,那麽在黑人選民眼中超級代表就是幫希拉裏“偷”掉奧巴馬提名的罪人,很可能造成黑人拒絕在大選中為民主黨投票的局麵。

民主黨本來是最能代表黑人利益,而黑人也是民主黨最忠實的支持者,因此那些大佬們有怎麽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可是,他們似乎忘了一點:如果超級代表不顧希拉裏後期在民意中後來居上,而迫於黨內壓力支持奧巴馬,那麽在支持希拉裏的大量白人婦女眼中,超級代表就是幫奧巴馬“偷”掉希拉裏提名的罪人,她們同樣有可能拒絕在大選中為民主黨投票,甚至更可能倒戈投票給麥凱恩。


這也是最能解釋為何在近期的民調中,支持希拉裏的人中有近三成的會在大選中支持共和黨,如果初選出線的不是希拉裏;而隻有近兩成的奧巴馬支持者會那樣做,如果出線的不是奧巴馬。

所以,從這方麵看,希拉裏出線比奧巴馬出線對大選有利。

但是民主黨的大佬們看來是是寧可得罪婦女也不願得罪黑人,哪怕代價是輸了大
選。


第三,逼退團企圖把分裂的帽子戴在希拉裏的頭上,這不僅是推卸責任,更加是誣蔑。黨主席和黨內高層負有協調的責任,但是我們看看這些黨內大佬幹了些什麽?


3月4日之後,希拉裏提出了dream ticket的建議,在我看來,這個是唯一可以進行妥協的辦法。即便奧巴馬不願當副手,也不是沒有談判的餘地。

奧巴馬當時的反應是為時過早,孰料四人幫之一的佩羅西就先跳出來斬釘截鐵地說dream ticket不可能,not possible。佩羅西當時沒有說為什麽不可能,事後也沒有任何解釋。

我猜測佩羅西等四人幫是想徹底把希拉裏踢出局。在這種情況下,奧巴馬也高調宣稱dream ticket不可能。

由此可見,真正不願妥協、真正想分裂民主黨、真正導致這種相持不下局麵的不是希拉裏,而是四人幫和奧巴馬。


更有甚者,逼退團還想把希拉裏不肯退出說成是希拉裏個人的利欲熏心。


然而,希拉裏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背後有一千四百萬張民意選票,有1500張代表票。希拉裏的任何決定,都不是僅僅是她的個人決定,而是關乎她背後幾千萬人的選擇。

事實上,希拉裏代表的遠遠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民主黨內的溫和派,她對抗的不是奧巴馬一個人,而是民主黨的極左派。


說到極左派,順帶提提昨天爆出的一則關於奧巴馬到底是否極左派的料。

原來早在1996年的一個對民主黨政客“自由”傾向的調查問卷中,奧巴馬顯示了他不容置疑的“極左”立場,包括在墮胎、持槍等問題上極左的立場。

但他聲稱自己對那個問卷調查一無所知,是他手下幫他填的,所以回答不能代表他當時或現在的立場。

可是,很快就有證據顯示在該問卷上有奧巴馬親手作答的解釋(專家證實了那些的確是他的筆跡)。

姑且不論奧巴馬是從過去到現在都是極左派,還是當初極左現在已經改變,至少在這件事上,他又再次說謊。



第四,逼退團說要考慮大選,不應該繼續內鬥下去。這就更可笑了,四人幫什麽時候考慮大選了?考慮大選會把密州和佛州這兩個搖擺州的民意置之不理?考慮大選會斷然否決dream ticket?考慮大選會讓一個20年來一直呆在一個反美反白人的教堂的人贏得初選?考慮大選會在前一段時間希拉裏陣營提出electability的辯論時用“民意”做搪塞?

可見,對逼退團而言,無論是民意、規則還是大選勝算,隻要是有利於奧巴馬出線的,都鼓吹成希拉裏應該現在退出的原因;但民意、規則和大選勝算同樣也是希拉裏絕不應該現在退出的最大原因,可是逼退團卻對此選擇性失明,並且還要誤導民眾,試圖讓更多人也象他們一樣選擇性失明。

因此逼退團看似強大,但是實質不堪一擊,他們能說出各種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卻不敢真正麵對民意,不敢真正麵對規則,不敢讓人們看到他們為了擊敗希拉裏而不顧大選的險惡用心。

根據一項調查,近60%的民眾希望民主黨初選繼續下去,這也給希拉裏陣營打了一支強心針。

逼退團的大規模再現,反而更加說明奧巴馬的支持對奧巴馬的信心不足,唯恐奧巴馬在最後階段崩盤,唯恐希拉裏在衝刺階段反敗為勝。

所以希拉裏和她的支持者們麵對目前這樣的“怪局”,最重要的是堅持鬥誌,穩紮穩打地在之後的十場戰役中盡最大的可能取勝。


目前希拉裏在賓州的形式還不錯,盡管奧巴馬得到了Robert Casey的背書,但是更多的賓州政治人物都支持希拉裏,近期眾議員John Murtha對希拉裏的背書應該可以平衡
Casey對奧巴馬的背書的影響。

賓州的民意調查顯示希拉裏仍然拋離奧巴馬,3月31日Rasmussen的調查希拉裏以47:42領先;Survey USA同日的調查結果是希拉裏以53:41領先(4月1日在印第安納的結果是希拉裏以52:43領先)。

奧巴馬現在開始在賓州開展重點攻勢,雙方的選戰將進一步升級,差距有可能會進一步縮小。

但民調不可盡信,僅供參考。

隻要希拉裏繼續深耕細作,在4月22日大勝奧巴馬並非奢望。


奧巴馬當前競選策略除了專注黑人和學生外,還在盡力唱衰希拉裏和貶低比爾克林頓。

而且,隨著詛咒門事件的暫時淡化,奧巴馬對白人藍領也是虎視眈眈,Casey的背書在一定程度上會幫他爭取到這個人群中的一些。


奧巴馬現在是希望拉低投票率,因為現在高投票率對希拉裏縮小民選票差距極為關鍵,而對奧巴馬自己而言,黑人的票已經接近飽和,學生票也有限,而對獨立白人選民仍無勝算,因此低投票率對他而言是保險的選擇。


現在左派傳媒仍然對希拉裏非常不利,而以“fair and balanced”自居的FoxNews(夠
諷刺吧?)則 “槍打出頭鳥”,看希拉裏和奧巴馬最近誰占優勢了,就打壓一下誰。
保持希拉裏的競爭力、盡可能地延長民主黨初選符合共和黨的利益,所以我們可以預期到賓州選舉前右派的傳媒對希拉裏不會太差。


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鑒於超級代表將最終決定民主黨誰出線,而他們麵臨著巨大的民意壓力和黨內高層壓力,所以除了各州競選結果以及傳媒的導向之外,各種各樣漫天飛的民調也淪為左右這些代表眼中選情的工具。


要知道,民調是一個貌似“科學”, 但實際上特別能夠被操縱用來擾亂視聽的東西。


絕大部分的選民隻會看民調公布的結果,很少會看具體民調是如何設計問卷(問題本身是否有強烈引導性?)、通過何種方式調查(通過電話、電郵還是具體網站?)以及樣本是否有代表性和可靠性(如何和取得?——隨機抽樣,還是有地域人群局限或是對某些地區或人群過度采樣?樣本大小怎樣?——是否大到足以將誤差縮小到可接受範圍內?是否有其它因素造成調查對象有掩蓋真實想法的動機?).


除此之外,具體的傳媒報章是如何解釋民調結果的?——是客觀分析,還是根據自身的傾向,避重就輕誤導民眾?所有這些都是決定一個民調是否可靠的因素,但是人們基本上都無法從傳媒哪裏了解到。


前些天,NBC和華爾街日報協作的民調僅包括700人,還要包括相當一部分過度采樣得來的黑人。就這樣一個基本沒有統計價值的民調還被左派傳媒大肆用作證明人們已經不再受詛咒門事件影響,奧巴馬的支持率大大回升。


可見民調可以多麽誤導、傳媒的報道分析可以多麽不負責任?


因此,絕不能小看民調在選戰過程中的作用,傳媒利用它們對普通民眾做傾向性的引導,既能影響參選陣營的士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左右超級代表對局勢的判斷以及他們背書的決定。

正因如此,賓州一仗對於希拉裏而言就更為關鍵,一定要大勝,那樣才能讓民眾和代表們看清楚到底美國傳媒和民調是如何墮落成阻礙公平競爭的工具,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希拉裏的鬥誌是多麽的頑強——和她作戰的不僅僅是對手奧巴馬和支持奧巴馬的黨內高層,還有墮落的龐大左派強勢傳媒!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