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

(2008-06-12 20:04:35) 下一個
4。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
   我知道,家長肯定特別想知道,我的孩子成績那麽差,是標準的差等生。他有天賦嗎?在哪裏?你能告訴我嗎?
   那麽,我就先講發掘天賦方麵。免得你們著急。
   我的一個朋友,是個作家,從事的也是文學機構的工作。但是每次談她的女兒,總是抬不起頭,為什麽呢,成績不好,也看不出有什麽方麵的特長。而且由於長期是差等生,一直回避學習問題,與家長形成隔閡。對家長來說,確實是一種壓力,因為不論在什麽飯局或者公共場合裏,人家都會問她孩子的情況,不外乎學習啦,考上什麽學校啦,為人父母者避免不了這個問題。要命的是,高考連大專線都上不了,後來托了關係,上了一個師範大學大專班。她老覺得隻要孩子有普通學生的好,她也就心滿意足了。女兒進了大學寄宿,回來的時候還在女兒的書包裏發現了毛片,她覺得遭透了,學習搞不好,教育方麵也沒搞好。
   但是有一天我們通電話的時候,她很高興地告訴我,她發現女兒有一種她前所未見的天賦,她在女兒的日記本裏發現了女兒寫的詩歌,寫的隨筆,文筆非常漂亮,思維天馬行空,一看就看出才氣,真是不是同齡孩子所能比擬的。她找了很多年女兒的天賦,原來藏在這裏。雖然女兒的文字看不出有什麽是天才,但至少表明是可以靠文字為職業的。於是她和女兒的商量下,重新指定了學習的目標,就是考研究生,以後往文藝評論方麵發展。可以說,這一點達到共通之後,她和女兒都找到了自信,現在都向這個目標前進,並且效果良好。女兒在大學裏的學習也如魚得水,看許多世界名著和電影,做起評論來頭頭是道,完全跟中學裏不一樣了。
   我想用這個例子說明,一個成績極差的孩子,極有可能是某個方麵的天才。隻是你沒有去發現,沒有給他設立一個平台。
   假如這個媽媽不是搞文學的,不理解女兒寫的那些日記的價值,有可能這個女孩子就是個平庸的女孩子,平日裏被差等生這個帽子壓得喘不過氣,更不會跟人展現出他的特長。實際情況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家長們忙於工作,忙於生意,或者自己文化程度比較低,對孩子的天分根本不能發現,或者視而不見。這樣,你就不能給孩子的天分架設一個平台,他永遠在自己不擅長的平台上做差等生,被別人鄙視,被自己看不起。不能不說,很多現狀就是這樣。我看到很多家長去外地工作,去外地做生意,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孩子拿了錢,把天賦用在打遊戲、賭博、混社會上麵,可以手,相當可惜。
   那麽,家長們如何發覺孩子的天賦呢,特別是差等生的天賦呢?我覺得監護人一要關注,二要尋找。比如說,一個差等生,他在理性應試方麵可能很差,但他的感性思維能力很強,他往往是音樂、繪畫、文學等藝術領域的好手。即便你自己沒有這方麵的眼裏,你應該要請有一定文藝眼力的朋友來幫你發掘,加以引導,給他一個平台。這樣他就不會把編程能力用在賭博上,不會把審美能力用在早戀泡妞叛逆上。
   對孩子天賦的發掘其實是不必著急了,從一歲到二十幾歲的每個階段都可能出現。當然,那些需要練習童子功方麵的天賦,比如說鋼琴什麽的,必須請專業人員判斷。一般的,我們從他的興趣、從玩樂,甚至從血型、從星座方麵都可以在成長中發現。
   也就是說,一個優等生,他的智力因素可能很早就顯露。一個中等生,發展也比較健全均衡。一個差等生,他不太適應應試體製,需要家長更耐心給他建立一個新的平台,但是不要讓他在自卑中埋沒了特長。優等生和差等生,是基於學校教育體係而分辨出來。對家長來說,沒有差等生,你必須對你的孩子有信心,你還是要培養他健全的人格。能力方麵,隻要你細心和用心,遲早有一天他會給你一個驚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