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由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就是我。
正文

回購中國文物的思考

(2005-03-08 12:53:17) 下一個
回購中國文物的思考 吳琦幸 常常有消息稱中國正在收購流失在海外的文物,其目的是保存中國文化和珍貴遺產不再遭到外國的欺淩,尤其是圓明園相關的文物,中國的有關部門更是不遺餘力地在海外進行搜求。因為圓明園牽涉到晚清時代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那一段奇恥大辱曆史。前有保利公司巨款拍賣所得的幾個牛頭猴麵,現在又有美國報紙報道中國文物局收購的紐約國際知名拍賣公司蘇富比拍賣的圓明園丟失瓷器,為此還鬧出了家庭糾紛打官司到美國法院的事,最後美國法院判決文物應該歸還中國。 住在紐約的一對中國文物專家父女接受中國文物局的委托,把蘇富比拍賣的四件圓明園文物用低於中國估價四十萬美元的價錢競拍到手。並準備將文物運送到中國。在這之前,女兒的美籍丈夫與該女離婚,要求將婚姻共同財產四件中國文物共同分割。經過美國法院的法官審理,中國國家文物局派員前往作證,說明是中國政府的委托,才解決了糾紛,文物順利回到中國。 這個新聞告訴我們,現在國力雄厚的中國政府正在動用國家的資源,將海外的一些中國文物通過拍賣的方式回購中國。從習慣於用愛國主義來教育中國人民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些文物大部分都是在喪權辱國的清朝被外國軍隊巧取豪奪的,回購之後,有助於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展現當年的中國在積貧積弱的情況下,讓外國的侵略者任意宰割,今天中國強大富足,將一百多年之前丟失的寶物迎回本土,以顯示中國當代的國力和繁榮盛世的景象。 如果是一些私人公司想要附庸風雅,賺夠了錢,如今要用中國文物來裝點自己的文化門麵,到海外尋購文物,那倒也無可厚非。人家自己的錢愛怎麽用就怎麽用,誰也管不著。但是用納稅人的錢來進行這種回購活動,就要質疑一下是否有這個必要了。 我同一位美國著名的中國文物研究專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方語言文化係教授周鴻翔先生談起此事,他說中國政府大可不必花巨資到海外來回購中國文物。因為中國流失在海外的珍貴文物何以億萬計數,僅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的敦煌經卷和史料就有幾萬件,也是被當年的斯坦英、伯希和之流通過王道士之類的庸人倒賣出去的,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甲骨文片、無數的唐三彩、明清瓷器。如果想要回購的話,這個工作所花費的資金和國力是在太龐大了,在今天中國的農村還有很多失學兒童沒有錢上學的情況下,似乎應該把錢花到刀口上。再者,今天的世界已經全球化,人類有著共同的文化遺產,每個國家的學者都有研究其它國家文化的興趣和必要。作為東方文化的代表中國,在世界各地流傳文物,不會使文物的價值或者文物本身消失,隻會增加海外人士研究中國文化的便利和興趣,還會大大豐富中國文化研究的成果。就好像儲蓄在高利的銀行中,增值很大。最後他說,有的時候,中國文物藏在海外也是一種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手段,比我們派些人到海外教中國語言文化更重要。試想,如果中國珍貴文物全部都回購到在中國大陸,海外研究中國文化和曆史的學者要想了解各個時代的文化風俗、典章製度,都要到中國去,一些沒有機會到中國的學生就無法接觸,影響了漢學在海外的發展。事實上,從十九世紀末年興起的亞洲研究,一開始都是以日本研究為主要研究對象,因為資料比較容易找得到。現在日本研究的地位已經讓給了中國研究,這跟研究材料的來源和多寡有很大關係,尤其事最近幾十年來的中國熱,跟這些中國文物在海外的傳播、常常有中國文物精品在海外市場上出現有著很大的關係。 中國政府是樂見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的。前年中國國務院僑辦還化巨資在美國搞了一個中國文化美國行活動,傳播中國文化。海外學漢語的人數也在急劇上升,每年到中國尋根的青少年都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領導的接見。中國這個泱泱大國,有著氣度讓海外了解中國的曆史和現狀,樂見“四海來歸”。 但是為什麽還要花費巨資把在海外的中國文物購回國內?這似乎又與上述的作為有矛盾。這些無聲的宣傳中國文化、傳播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物,在海外的影響力遠遠大於躺在中國博物館中的作用。況且,中國博物館係統還常常出借珍貴文物給海外的博物館展出。以期展現“走向盛唐文化“(最近紐約的一個中國文物展覽的名稱)的風采。 還要警惕一些人拉大旗當虎皮的現象。海外有的人已經接過中國政府回購流失在海外的中國文物的旗號,來作一些私人的勾當,賺取其中的利潤。如果紐約的這位受中國政府委托的文物專家要想賺錢的話,按照中國文物局估價的一百萬美元價錢賣給給中國,這其中的將近四十萬不就輕而易舉地進入了自己的腰包?這在海外是非常自然和合法的商業行為。據我所知,一些華人正在接過讓流失的文物回到中國的旗號,組織所謂的中國文物鑒定協會或者中國文物回歸本土協會,將海外的文物攜回中國,其中贗品充斥,投機的成分多過愛國情操,中國政府千萬要注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