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蹭教練的熱度,也發一張我爺爺1930年的文憑

(2021-03-07 13:30:05) 下一個

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銀元兌美元匯率瞬間升值,使得原本需要打工維持生活的留學生紛紛過上了闊綽的生活,洗衣用洗衣工,在當地富裕人家搭夥。回國後-抗戰的6-7年裏,一家人自然是生活無慮,每年暑期旅遊度假和現在人相差無幾。抗戰軍興,隨學校9月底過剛剛通車的錢塘江大橋一路撤退南昌、廬山、武漢、廣州;然後將家眷安頓在澳門,孤身一人由香港乘船-安南海防,經由河內、蒙自、昆明、貴陽追趕學校。

抗戰開始2年,高校的學生大都還能從家裏接到匯款。進入1939年後,內地與淪陷區之間的郵件通訊(聽說)就變得困難了。1940年(?)開始對學生開始有政府資助/貸款,1942年開始大批在校生紛紛任職盟軍翻譯或者參加青年軍。

八一五複員後,,1946-47年高等學校日常上課尚屬正常,48年之後物價陡升、惡性通脹嚴重,國共二黨開始在高校爭奪學生,黨爭激烈。由於學生天生左傾,那時執政黨真有勢力的就是複旦大學了(複旦能在重慶期間由私立變為國立聽說就是和政府親近有關),後來有名的丁八爺就是國民黨的忠實擁躉,而且在開大會時還腰挎手槍,維持秩序。不過當時的國民政府對學生生活還是盡量維持的,發放戰後剩餘物質時也向學生傾斜,故有北平”國軍“負傷少校大罵學生”忘恩負義的場麵。

1948年底共軍包圍北平,清華園裏已經能聽到炮聲了。一天突然有國軍在清華操場上架炮企圖“負隅頑抗”。由校友會聯係一說孫立人一說李彌,使其撤離;各校學生開始選擇或留或走。北平燕京裏的上海學生,不少48年暑假之後就沒有返校,留在滬江借讀(二校相互承認學分)。上海、南京的學生一般都是隨著家庭的去留決定自己的去留的。但凡留下的大學生,特別是文科學生一般都命運多舛而走了30年之後再回來的就往往是當局的座上賓了,比較著名的就是聶華翎。她是她們班裏少數的幾位離開大陸的學生之一,而留在大陸的,能躲過全部運動的據信應該寥寥無幾。

同意下麵的那位網友的話:年紀大了,不抽象也難。請各位多多包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