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赫爾曼·黑塞和他的《荒原狼》
赫爾曼·黑塞是德國作家。1923年46歲時入瑞士籍。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於瑞士家中去世。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黑塞的詩有很多充滿了浪漫氣息,從他的最初詩集《浪漫之歌》的書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以致後來被人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的一個騎士”。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特》、《荒原狼》、《東方之行》、《玻璃球遊戲》、《悉達》等。
赫爾曼·黑塞出生於德國西南部的小城卡爾夫的一個牧師家庭。自幼在濃重的宗教氣氛中長大,1891年,他通過“邦試”,考入毛爾布隆神學校。由於不堪忍受經院教育的摧殘,半年後逃離學校。此後他遊曆許多城市,從事過多種職業。
在比較廣泛地接受東西方文化熏陶之後,1904年,黑塞發表了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一舉成名,從此成為專業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黑塞的創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醉心於尼采哲學,求助於印度佛教和中國的老莊哲學,並對榮格的精神分析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試圖從宗教、哲學和心理學方麵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時期的長篇小說有《克努爾普》(1916)、《德米安》(1919)、《悉達》(1922)、《荒原狼》(1927)和《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0)等。這些書深受西方讀者的喜愛,得到極高的評價,其中《荒原狼》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
30年代後,法西斯在德國猖獗,黑塞對社會前途陷入深深的懷疑與絕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從東西方宗教與哲學中尋求理想世界,《東方之行》(1932)、《玻璃球遊戲》(1943)正是這一時期追求與探索的結晶。
黑塞被雨果·巴爾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這說明他在藝術上深受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他熱愛大自然,厭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筆優美細膩;由於受精神分析影響,他的作品著重在精神領域裏進行挖掘探索,無畏而誠實地剖析內心,因此他的小說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一個範例”,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1962年黑塞逝世,但他的生命在作品中延續著,影響著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黑塞的作品迄今已被譯成五十三種語言,有七百四十二種譯本,僅在印度,《悉達》就被譯成了十二種方言。
二次大戰後,自六十年代中起黑塞一時成了美國大眾的文學拜偶像。特別是《荒原狼》,它在問世差不多半個世紀後在美國掀起一股“狼潮”,甚至有的搖滾隊也取名“荒原狼”。一些離經叛道的年輕人在小說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哈勒爾成了他們的楷模與偶像。
此外,黑塞也跨出了西方文化圈,在東方同樣受到讀者的愛戴。黑塞在日本的影響非常大,甚至被某些日本人稱“追求真理的英雄與先驅者”。
黑塞作品在我國的評介始於二、三十年代。趙景深曾在《小說月報》上撰文介紹赫塞(黑塞)的《納爾西斯與哥爾孟》(今譯《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黑塞作品的單行本–中篇小說集《青春是美好的》。然而遺憾的是黑塞的名字從此銷聲匿跡,對他作品的翻譯評論中斷了十年。
1946年黑塞獲得諾貝爾文獎後,許多國家都出現了“黑塞熱”,然而在中國黑塞卻沒“熱”起來,對他的關注隻是個別現象。當時的文學期刊上隻發表了為數不多的黑塞作品譯文,大多是從世界語轉譯的。
長篇小說《荒原狼》(《Der Steppenwolf》,1927)是作者50歲時寫的作品,應當說這是作家成熟期的作品,也是一部優秀作品。寫此書之前,歐洲經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作家在此期間寫了大量的作品。作家在很長時間裏認真研究了由印度和中國的古老文明所產生的宗教信仰和哲學體係,並崇尚東方文明和東方文化。作家對佛教有較深的研究。同時,黑塞也十分重視西方哲學及哲學上許多新的探索。他推崇叔本華、尼采、施賓格勒等西方知識界的“思想主宰者”,尤其醉心於尼采的學說。尼采有些觀點對作家的影響很大,使他悲觀、失望、甚至頹廢。作者有時甚至懷疑自己的心理不健全,而去求教於當時瑞士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弗洛伊德的學生和叛逆者--的著作,並對所謂“深邃心理學”和關於下意識力量的理論發生了興趣。榮格的學說對黑塞提出所謂的“內心道路”的概念具有明顯的影響,黑塞把“內心道路”看作擺脫生活矛盾的唯一手段。他以飽滿的熱情研究了使本能獲得自由,從一切“淤泥”中解放個性,以及在人的本性中探尋真正的人性等理論問題。因此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增加了新的因素,形象和結構都高度複雜化,出現了象征,甚至神秘色彩,人物已不是現實的或者浪漫主義的角色,而是某些哲學思想的複雜象征和化身。黑塞的觀點和感情在《荒原狼》這部小說中表露無遺。
《荒原狼》把主人公的心態、內心獨白以及他對待周圍環境和周圍人們的態度描寫得入木三分,很多段落很精彩,讀來令人深思。但最精彩也是最深刻的描寫則是人與狼的對比,主人公的自殺情結和中產階級氣質。這三點是貫穿全書始終的主線,要讀懂《荒原狼》,領會和理解這三點是十分重要的。
人與狼是這部小說的主題。作家寫的並不是一個真正的荒原上的狼,而是一個半人半狼的孤獨的知識分子。他出身於市民階層,暗中留戀傳統的生活方式,但又不能跟周圍的虛偽妥協。他富於正義感,了解時代的病症,但又找不到出路,靈魂深處充滿著矛盾。因此被作家稱為孤獨的動物,不肯接受群居法則的“荒原狼”。這是小說的主題,以此延伸下去,對“荒原狼”的“狼”性和人性作了深刻地剖析和描述。
本書的主題之二是主人公哈立的自殺情結。在“論荒原狼”的小冊子中作者不惜篇幅論述了哈立的自殺傾向,以及為什麽會產生自殺的想法和根源,描寫生動,入木三分。本書自始至終,自殺的陰影一直籠罩著哈立,以至於他內心的每一個震動,每一次痛苦,每一個生活的逆境,都會立即喚起他以死亡求擺脫的向往。
主題之三是哈立的“中產階級氣質”。這一點對哈立很重要,因為他也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這樣的家庭對哈立人格的形成、性格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他自己認為他不屬於中產階級的範圍,因為他“既不會過家庭生活,也不會在社會上建立功名。他有意識地蔑視中產階級,為自己不屬於中產階級而驕傲。但實際上他仍屬於中產階級中的一員”,他銀行有存款,他資助窮親友,他衣著隨便,但還是正規的、隨眾的,他竭力與警察局、稅務局和諸如此類的權力機關和平相處。“他憎恨中產階級的虛偽、庸俗、心胸狹隘,但又向往中產階級的小天地,向往那安靜、正派、有著潔淨小花園,擦得發亮的樓梯,有條不紊、禮貌待人的謙恭氣氛的住宅”。本書開始就有這樣的敘述,哈立坐在樓梯口,長時間地注視著鄰居收拾得有條不紊的家庭用具和擦得很幹淨的花盆,想像著屋裏住著的人是什麽樣子。但在這之前和之後他卻從來沒有跟他所羨慕的鄰居說上一句話,這正表明了哈立的矛盾心理,欲求不得,欲罷不能。得不到的東西很向往,得到的東西又不屑一顧,這正是中產階級氣質的表現。
逸寬原創於孑孓盧
轉載請注明出處,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