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92)
2010 (117)
2011 (74)
2012 (80)
2013 (87)
2014 (89)
2015 (57)
2016 (51)
韋尼格羅德Wernigerode是我們這次Harz山區行的第三站,離Quedlinburg 大概半個小時的路程,我們坐的是公共汽車,看到一路的房子和西德相比,很老舊,人口也不多。
韋尼格羅德Wernigerode是一個小小鎮,也屬前東德地區,是聞名的哈爾茨山Harz地區度假古鎮,小鎮的特點就是鮮豔的色彩, 當地民居也是以桁架屋為特點,但是更商業化,因為是山區的度假小鎮。
韋尼格羅德Wernigerode建於1277年的市政廳,當天正好是集市,也有兩場婚禮,一場是當地的德國人,一場是一家中國餐館的新人,很有趣。
收集雨水的龍頭
這裏還有一座小房子,很可愛,如同在童話王國一樣。
如果小寶寶們和這些房子在一起,真是玩積木呢
韋尼格羅德Wernigerode城堡在一座高山上,比奎德林堡要高一點。坡度有些和新天鵝城堡相似。城堡建於1213年,它曆經戰火幾經修繕,終於形成了今天巴洛克式和新哥特式相融合的建築風格。如今這個城堡作為見證韋尼格羅德伯爵家族曆史的博物館向遊人開放。
站在炮台上,望著哈爾茨山區和小鎮,想著,如果誕生於中世紀,我一定會走出小鎮,在這裏會透不過氣的感覺。
這裏還有一個比賽,勃拉姆斯國際合唱比賽,每兩年舉行一次,今年沒有賽事。
是不是很富有色彩和傳統?
~~~~~~~~~~~~~~~~~~~~~~~~~~~~~~~~~~~~~~~~~~~~~
東行感受
這次一路向北,東行的三個城市,魏瑪,奎德林堡和韋尼格羅德都屬於當時的東德,而我們這次離開這裏,繼續北上那一天正好是德國統一30周年的紀念,聽著廣播,聽著同代人的回憶和那時流行歌曲,從前東德進入下薩克森州,前西德地盤。
我是當年德國統一的見證者。這些年我求學,從業,立家,把自己的青春也獻給了這片土地,我也熱愛自己的第二故鄉。
如果問我,這次在前東德的感受,我想在這裏記錄一下。
在魏瑪,因為是大學城和文化城,沒有感受到什麽不同,就是覺得建築有些破落,當然我們來自的是德國最富有的巴伐利亞州,州和州之間不能相比的。
在奎德林堡,我是仰望這段德意誌史,因為喜愛曆史,也喜愛這些文化。現在是疫情橫行時期,沒有旅行團和國際遊客,學校又開學了,小城上都是德國本地遊客,人也不多,基本是中老年人。臨近傍晚,可以看到一些特殊人群,即右翼的年輕人帶著獵狗。尤其在奎德林堡的小巷中,我還真的不願遇上這樣的人。女兒也特別敏感,她注意到街上的人看我的眼光,也覺察出那一絲不安穩的因素,所以到了那裏第一天就和我說,晚上和早上都不要自己一個人出門,別沒事找事。
我每天起的早,依舊一個人出門,行走在小街小巷,爬行在通往高堡的小路上,在這些能述說故事的桁架屋和石板地間,我享受那份遠逝的歲月。我一直驕傲自己是世界公民,哪怕在不懂當地語言的地方,依舊能享受當地的文化和民俗,包括交到朋友,但是在這片前東德的土地,我感到陌生和一絲敵意。
有次一邊走和女兒聊天,說我在這裏31年,工作這麽多年,交的稅也應該比大部分人都多,支持著老年人和失業的人,而前東德的人卻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其實,我本能,根本不看別人的眼睛,而女兒告訴我,某些當地人的眼神。因為這次經曆,女兒從本能抵觸前東德地區。
但,我以為,這就是我的家了,在不經意間,發現別人還是把我看成外人。這就是現實。
而我依舊沒有後悔,在這片土地學習工作成家立業。
行萬裏路,讀萬卷書,這次感受就是這樣。
前兩篇
謝謝閱讀,祝安康!
我特別喜歡您的法蘭西小文,問好!
我的朋友圈說,東德有些像東歐國家,比較粗魯直接,西德是典型的西歐文化,東西德國曾經的製度不同,這是最主要的差別。不管怎樣,東西統一,是美好的事情,我不替他們操心。
我在日本也30年了,住在保守地區,人都很善良,就是排外,排的不是外國人,是所有不是這個圈子的人,外來的日本人感受更深,我因為自己本來不把自己當本地人,反倒淡然了。我們會回國生活的,將來兩邊走。反正近。
"其實,我本能,根本不看別人的眼睛,而女兒告訴我,那些鄉巴佬的眼神。" 改成
"其實,我本能,根本不看別人的眼睛,而女兒告訴我,某些當地人的眼神。" 鄉巴佬是女兒的話,我覺得作為中性評論,應該改成某些人。
奎德林堡的鏈接也錯了,應該是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4066/202010/7933.html
這是我這次非常喜愛的小城,因為它的曆史和悠久,它完勝羅騰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