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安娜晴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送別教宗 Papa Francesco

(2025-04-26 15:07:02) 下一個

來自阿根廷的教宗去世了,我心裏很難過,難過得出乎我的想象。

前些天突然生病了,複活節之前,等到我能爬起來,得知他去世的消息。

其實複活節周日那天Urbi et Orbi看他在陽台祝福的情景,我挺心疼的,想起當年波蘭教宗病重的時候,全世界實況他的病痛和生命的消失。

阿根廷教宗也是,他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周日那天他坐教宗敞篷車,用生命最後的力量,祝福全世界來看望他的民眾。

Papa Francesco 是一位親民的教宗,不拘小節,他一直強調窮人的教會,弱勢的教會。他在位12年,整整一輪,時間不短,一直強調天主教會,要從高高在上的地位走下神壇,幫助窮人,難民,弱勢。這12年的聖苦周四,他一直是去羅馬不同監獄訪問,為罪人洗腳。我一直不以為然,如果罪犯這麽重要,我們幹脆也不要盡力從善了。今天看他的葬禮,我突然明白了,不是從善或者從惡,沒有一個人是最優秀的,我們要學會有同情心,慈悲為懷。

因為德國教宗一直是我喜愛的教宗,我對Papa Francesco 的言行,一直有些不以為然,認為他做秀,極左,而教會要學會中立,慈悲為懷。

我們經曆了三位教宗,如果說,波蘭教宗是卓越的政治家,我們來羅馬是為了看他(崇敬),博學的德國教宗對教義解釋,是偉大的神學家,我們到羅馬是為了聽他的聲音, 那麽阿根廷教宗,他的親切的舉動,我們到羅馬,是為了接觸(觸摸)他。

這位親民的教宗,永遠走了,這麽多大眾到羅馬為他送行,是這位教宗的親切人格魅力,人民永遠緬懷他。但從教會角度,大家在12年前他登基,充滿希望,希望能有改革,但沒有實現。後麵的教會選舉教宗,我個人看法,會充滿激烈的鬥爭,因為教宗留下的是一個分裂的教會。拭目以待,我相信聖靈。

這次沒有飛羅馬,送Papa Francesco 最後一程,不是我不崇敬他,一月的羅馬朝聖,已經見到他老人家兩次,座談會,周日彌撒和周日Angelust. 當時我在小圈子就說,希望在羅馬聖禧年,不要有教宗的喪事。但這一天來到了,老人家在2013年3月13日複活節前當選教宗,12年之後的複活節去世,整整一輪,感謝Papa Francesco。

這12年,我除了新冠三年,每年都去羅馬,每次都很幸運,都能見到他老人家,得到祝福,此生一定從善至終。尤其看到女兒這些年和我一起羅馬朝聖,Papa Francesco的博愛影響我們的一生,感激不盡。

第一次見到他老人家是他登基9天後,3月22日聖彼得廣場的聖棕櫚彌撒,大殿上的教宗旗幟還沒來得及繡上他的徽章,飄揚一麵阿根廷國旗

那一年的我們

我們還看了 Conclave, 不是電影是真的選舉。

三天之後是他首次的接見活動,我們的近距離,第一次這麽近接觸教宗

然後是兩場複活節彌撒,都是近距離,沒想到12年後,教宗離開了我們。

我們椅子比美國總統見烏克蘭總統要豪華一些

每一年的聖誕節,幾乎都在羅馬度過,既然在羅馬,也是參加教宗的彌撒,有時候生在福中不知福。不過這個小小的女孩子,選修拉丁文,完成大拉丁文證書,甚至高考的一門功課是拉丁文。教宗的彌撒,包括今天大葬彌撒,她不需要任何翻譯,同步翻譯拉丁文。從心底,我知道這個孩子,如今是少女了,從善和堅貞的心。

最後幾張照片是我一月去羅馬聖禧年朝聖的最後紀念。

當時寫的文字

這次世界媒體和梵蒂岡的活動關於信仰和聖年的主題希望。

教宗Papa Franziskus 也來接見我們,發表簡短的講話。他已經不能行走了,是被輪椅推出來的。老人家這麽大年紀,健康狀態有些讓人擔憂。不希望禧年他老人家有什麽事情。

周日的彌撒是在聖彼得大殿, 教宗主持的彌撒。

老人家專門走通道來祝福我們大家

然後是廣場的Angelust

這次聖禧年的信物,我在Santa Maria Maggiore 購買的,還請了四台彌撒,就是教宗最後落葬的小殿

神奇嗎,不神奇,這座火車站附近的聖母大殿是德國和阿根廷教宗在羅馬最喜歡的教堂。德國教宗膽子不大,墨守成規,阿根廷教宗膽子大,提出自己的要求,所以就安葬在這裏了。

謝謝Papa Francesco,感謝你的付出和愛, 你在天國看著我們,希望世界少些敵視和災難,多些理解,平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我個人對三位教皇的印象: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來自波蘭。當教皇以後,反對共產主義的政治傾向相當強烈。
教皇 Benedict 力圖阻止天主教離原教旨漸行漸遠、走向現代化的傾向。他寧願教徒變少,不願放寬原教旨而保持教徒人數。
教皇 Francis 是跟教皇 Benedict 相反的另一個極端,用現代化的觀點解釋教旨,對同性戀寬容。
我個人認同教皇 Francis 生活樸素的主張。我認為現代人類消費過度,地球難以承受。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我的文章目前不能修改,就在這裏補充了。
兩位教宗在羅馬最喜歡的大殿,就是這座四大教宗級唯一的聖母堂。
我以為謙卑的教宗,他的墓地非常小,和Bernini一樣,看了新聞,出乎意料很顯著,但很樸素。
我以前不太接受他的時候,總是稱呼他的拉丁名字,Franziscus, 現在接受這位老爺爺,和大家一起稱呼他Papa Francesco, 他的墓碑沒有PP,而是拉丁文Franziscus。
那朵白色的玫瑰,不是傳說聖母的白色玫瑰,而是聖人Thérèse de l’Enfant Jésus et de la Sainte Face,我們說的小德闌,阿根廷教宗最信賴的聖人,他有疑問和願望向她祈禱,有結果,都是一朵白色的玫瑰。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elenshoe' 的評論 :
不客氣。昨天覺得一定要寫,今天一看,上了首頁,謝謝您留言。
我覺得是個性不同,阿根廷教宗原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秘書說,德國教宗來自南德小鎮,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安靜和諧,後來成長為神學教授,講究的是邏輯和論理。阿根廷教授出生在超級巨大複雜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巨大的叢林社會,敢作敢當,富有個性才能生存,兩個人出事方式不是一個級別的。
所以,都能理解,更明白了。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多謝善良的靚媽。我非常喜歡你們的羅馬遊記,Santa Maria Maggiore 很神奇吧,兩位教宗最喜歡的羅馬教堂。祝福靚媽一家!
helensho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這位來自南美的教皇的確不同於曆年來的歐洲教皇呢。是不是因為不同文化背景,才敢說敢做一些“不一樣”的話和事。peace on earth。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一字一句讀出你和安娜敬虔的心。這麽多次羅馬之行與教皇見麵,得來自天上的祝福。謝謝你,因著妹妹的文我才去了教皇最後安葬的教堂,並在那裏呆了很久。問好,希望你現在完全康複了。周末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