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啊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邊讀邊扯(24)- 大師

(2015-05-04 08:31:27) 下一個
 




《曆代大師》 【奧】托馬斯•伯恩哈德


主人公雷格爾,82歲,自稱是“一個從事批評的藝術家,集畫家、音樂家和作家於一身”。貌似是一個集大成者, 不過通篇看下來,倒覺得這位雷格爾先生更像是一位抱怨大師,集負能量於一身,對曆代大師無情蹂躪。


 他在音樂、文學和哲學等方麵都有毀滅性的評論。


“布魯克納的音樂中,無端的多愁善感和虛偽的富麗堂皇彈冠相慶。像施蒂夫特是一個粗製濫造的作家一樣,布魯克納是一位粗製濫造的音樂家。”這裏,雷格爾把布魯克納和施蒂夫特一勺燴了,隻是布魯克納和施蒂夫特似乎不那麽著名,雷格爾的生猛似乎也未盡顯。


雷格爾又說,“海德格爾純粹是德國哲學的反芻動物,一頭不斷懷孕的哲學母牛,被放牧在德國的哲學裏,然後幾十年在黑森林排泄一灘又一灘具有誘惑性的俏貨。”哈哈,海德格爾若地下有知聽到這話,怕是要掀開棺材蓋跳將出來咬人了。


對於音樂大師的批評,雷格爾毫不客氣運用了比喻,頗顯幾分文學的調調。“莫紮特的音樂充滿著襯裙和內褲式的煽情。貝多芬的作品讓人感到滑稽和笨拙,即使他的室內音樂也轟隆作響,氣勢磅礴的猶如愚蠢的進行曲,與其誰是樂曲不如說是咆哮。” 聽了這個評論,莫紮特的靈魂哭了,貝多芬的靈魂怒了,半夜裏,他們嗷嗷地敲著雷格爾家的門, “梆梆~梆~梆~,梆梆~梆~梆……”


雷格爾總結說,“這些所謂曆代大師中沒有誰能經受得住真正的、批評性的審視。”信心滿滿。當然,雷格爾在批評其他藝術評論家時也不經意地說了句實在話,“所有藝術家的評論都是胡謅八扯”,這意味著雷格爾自身的評論也屬於胡謅八扯。讀到這裏,我恍然明白了本書作者伯恩哈德的目的所在,寫這麽一部絮絮叨叨的小說,何嚐又不是作者對過去的自我反省與自我剖析呢。


話說回來,伯恩哈德借雷格爾之口,表達出這麽多任性的評論倒是挺好玩, 雖凶猛惡毒了一些,但比那些貌似正確卻枯燥冷血的嚴肅批評可愛一些呢。



*



《大師和瑪格麗特》 【蘇】 布爾加科夫


小說本兩部分,第一部分講魔鬼作惡,第二部分講魔鬼行善。這裏的魔鬼,是撒旦在現實中顯靈,在尋常百姓生活裏為所欲為。


小說以“把現實、幻想、曆史、神話糅到一起的怪誕形式”,嚴肅地批判現實。也許是因為小說的目的在於批判現實吧,讀來感覺想象的翅膀略顯沉重,所謂“怪誕”並不那麽怪誕,想象似乎有跡可循,或者是簡單地換換花樣。


例如小說裏的魔鬼的主要神奇功能和橋段是能預見未來,在牆裏牆外穿來穿去,可瞬間消失又瞬間出現在某個地方,能遙感人的記憶而知道人的過去經曆等等,這些似乎沒那麽新奇, 甚至有些老套, 再例如小說第二部分說瑪格麗特為尋找失蹤的情人騎著刷子柄在天上飛來飛去,這刷子柄就是一隻小號的掃把嘛。


所以,這部備受推崇的小說就想象力而言,它遠不及卡爾維諾、博爾赫斯的想象那般輕靈與神奇。有評論說布爾加科夫“集諷刺作家、幻想題材作家、現實主義作家的天才於一身”,這集啥啥於一身看著眼熟,上一篇《曆代大師》裏雷格爾的身影好像又晃悠回來了,俺很難想象雷格爾即伯恩斯坦會如何評定這位大師,不知又會有啥驚人之語。


也許每個人讀這本書,都能讀出自己的《大師和瑪格麗特》,俺隻膚淺地看到了小說想象力的貧乏。至於小說深刻反映蘇聯二三十年代的社會現實這個層麵,自有無數長篇累牘, 俺對此並不十分感興趣,這裏就不吭聲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