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三杯茶
“ 你和一個巴梯人共進第一杯茶的時候,你是一個陌生人;你和他共進第二杯茶的時候,你是一位尊貴的客人;你和他共進第三杯茶的時候,你就和家人一樣 ” 。在網上看到《三杯茶》這本書的介紹,覺得故事還挺吸引人,後來去圖書館看到有這本書,就借了回來。一天下午,兩個女兒想去書店看書,我就帶著她們去了家附近的書店。兩個女兒各自找到自己喜歡的書以後,坐在書店的地上讀了起來。我也從背包裏拿出這本由葛瑞格•摩藤森和大衛•奧利弗•瑞林所著的紀實文學,翻看起來。
葛瑞格•摩藤森是一位美國的登山愛好者。1993年的時候,他為了紀念他逝去的妹妹,和其他四位同伴一起攀登位於中國和巴基斯坦邊境的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喬戈裏峰。他們在衝擊峰頂的過程中,一位同伴突然遭遇險情,呼吸困難,肺部出血,為了搶救這位同伴,葛瑞格和他的同伴放棄了登頂的企圖,決定將受傷的同伴送下山間大本營。在下山的過程中,葛瑞格和他的同伴,以及向導走散了,他一個人來到了一個位於山澗邊,名叫Korphe的小村莊。在這個小村莊,他受到當地土著巴梯人的接待與照料,在那裏休養了幾天。在這幾天,他深深體會到當地人的淳樸,善良,好客,但也感受到當地自然條件的惡劣與貧瘠。他走出房間,看到一群群衣衫襤褸的孩子在外麵玩耍,有幾個孩子坐在地上,用樹枝在沙土上寫著什麽,但是當他和那些孩子交談時,才發現許多當地的孩子都是文盲,他們因為與世隔離,無法入學,他們沒有鉛筆,沒有書本,這時他的心深深的被震撼了。在他離開這個小山村的時候,為了報答當地村民對他的接待,他向接待他的村長鄭重承諾,回去以後籌集資金,為當地建一所小學。
很多西方人把喜馬拉雅山麓看成是世外桃源,白雪皚皚,高聳如雲的山峰,浪花飛濺,咆哮奔騰的河流,素雲朵朵,寧靜蔚藍的美麗天空,野花斑斕,綠草如茵的夏季山坡。那裏安寧,平靜,沒有外界的幹擾,沒有喧鬧的人群,沒有都市的汙染,那裏是晶瑩雪白的世界,純淨,剔透,聖潔。可是當他們真正在這裏生活的時候,他們就不再會認為那裏是天堂,是夢中的伊甸園,這裏生活的極度缺乏,生活條件是那樣簡陋和原始 ,當地人住石頭壘成的屋子,靠耕種打獵獲取食物,絕大部分人一輩子也沒離開過大山區,更談不上有接受正規教育的可能。
葛瑞格還在嬰兒的時候,就隨父母來到東部非洲坦桑尼亞的北部,在乞力馬紮羅山的腳下長大。他的父母在當地傳教,並創建了一所醫學院,他的媽媽後來在坦桑尼亞創建了一所國際學校。他在非洲一直生活到15歲,才回到美國定居。他為了掙足大學學費,曾經服了兩年兵役,拿到了護士和化學的學位,畢業後在醫院做護士。他的工作很忙,生活很節儉,開一輛他的奶奶留給他的一輛老爺車,他把業餘時間和積蓄都花在登山上。
他為了籌集建造學校所需的資金,自己省吃儉用,長時間就住在自己的那輛破車裏,吃最便宜的食物,將生活維持在最低水平。當他意識到僅憑自己微薄的的工資無法滿足建造學校所需的資金時,他開始向美國各地的名人,富豪們發出封求助信,希望能得到在萬裏之外的小山村建造一所學校所需的資金。但在五百八十封求助信發出以後,他隻收到一封回信,裏麵夾了一張100美元的支票。後來,葛瑞格被引見認識了一位矽穀的芯片發明人簡•霍爾尼,他聽了葛瑞格的故事與介紹以後,捐助了12,000美元,用於建造一所小學校。當他帶著建築材料來到救助他的那個小山村的時候,全村的人都來看望他,村長激動地說,很多年來,許多外國人來到我們這裏登山,旅遊,在他們離開的時候,都曾經許諾要為我們做些什麽,但是你是頭一個回來實現諾言的人。
在學校的建造過程中,葛瑞格經曆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有自然條件方麵的困難,有宗教方麵的矛盾,有土著之間的糾紛,也有政府方麵的官僚與腐敗。他憑借著堅強的信念,執著的精神,博愛的胸懷,不懈地努力著。在建造學校過程中,許多人深深為他這樣一個外鄉人,非穆斯林所感動,大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兩年後,一座擁有五間教室的學校終於建造成了。以後他又和霍爾尼一起,共同創建了中亞中心,用於在巴基斯坦北部和鄰近的阿富汗地區建造學校,發展當地的教育事業,特別是普及當地女童的教育。在學校的建造過程中,他自身生活也經曆了種種磨難。他的女朋友在他前往巴基斯坦的日子裏,移情別戀,離開了他;他曾經於1996年被一個部落綁架了八天;在9/11過後,他曾經被美國情報機關盤問審訊,因為被懷疑他與恐怖組織有聯係;2003年又經曆了阿富汗軍閥之間的混戰;當地的伊斯蘭教保守勢力,反對女童接受教育,對他發出驅逐令;很多美國民眾對他的行為也不理解,寫信,寫郵件咒罵他為叛國者,異教徒,因為他曾經和塔利班接觸,並且為伊斯蘭兒童建造學校。
葛瑞格認為,消除恐怖組織的最好辦法並不是導彈與坦克。他曾經看到許許多多沙特阿拉伯的穆斯林極端主義者,帶著成箱的現金來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建造了一個又一個訓練基地,當地的青少年為了擺脫饑餓,為了學習伊斯蘭教義,紛紛加入那些訓練基地,在那裏他們被灌輸著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思想,學習各種爆破技術。同時葛瑞格還看到,一架架美國軍機投下炸彈,把當地部族人的村莊,家園炸為廢墟,很多平民死於非難或是受傷。對比之下,仇恨的種子就此種下,這也是為什麽恐怖分子越剿越多,恐怖事件越是層出不窮。如果美國政府能把大把的資金投向戰後的重建,真正幫助當地人擺脫貧困,建設家園,為當地人建設房屋,學校,醫院等等,那麽我們才可能真正打贏這場戰爭。葛瑞格認為我們應該播種愛,而不是仇恨,跟恐怖組織作鬥爭更有力的武器,不是炸彈,不是槍炮,而是書本,是知識。書本可以打開孩子們禁錮的思想,為他們的理想插上飛翔的翅膀,這樣他們就可以遠離閉塞,遠離貧窮,遠離罪惡的深淵。實際上,這也正像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炸彈,坦克隻能種下新的仇恨,關愛與友情才能收獲真誠的友誼。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十多年中,葛瑞格結識了許多當地的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士,從政府官員,商人,小店主,到山民,族長,毛拉。葛瑞格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與當地人完全融合在一起,他的名字成為一個傳奇,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北部山區,到處都傳頌著他的故事,如果誰要是得罪了葛瑞格,那麽當地人都會鄙視他。他和他的同伴們四處奔波,前前後後一共建造了一百多所學校,使得五萬多穆斯林兒童,尤其是女童,接受到初級教育,其中一部分更有機會接受了高層次教育,很多學生畢業以後,回到家鄉,把學到的知識奉獻給自己家鄉的教育。當地人說,美國總統布什讓世界上十幾億穆斯林團結起來,共同對抗美國。但是你,葛瑞格醫生(當地人對他的稱呼),卻讓我們知道,在美國人當中,依然有你這樣的人,把愛獻給我們,你就是像我們的家人一樣,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我們日常生活中,100美元對於多數人來說,也許不是一個大數目,而在阿富汗,100美元卻相當於一個鄉村教師半年的工資,100美元可以幫助一個小孩子實現她上學的願望。記得,在我常去的North Point Community Church,牧師Andy Stanley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在他們籌建教堂的時候,遭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資金上,他們為此很是煩惱。有一天晚上,他的一個朋友給他打電話,說起建堂的事情,正巧他的這個朋友也正在住地附近籌建一個小教堂,還需要八萬美元的資金,也正在為下一步的資金犯愁,他要求Andy也為他們的建堂資金禱告,期待著奇跡的發生,Andy答應了。晚上睡在床上,Andy想,盡管我們也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也缺少資金,我們也需要奇跡出現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但是我們同時也可以伸出自己的雙手,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可以成為別人的奇跡。於是經過和籌備小組的磋商,他們決定從他們有限的資金中抽出八萬美元,寄給那位朋友,這樣那位朋友就可以順利建造他們需要的那所教堂。由此可見,我們每個人在期待奇跡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其他人創造這樣的奇跡。
天晚了,我的目光從書本,移到背靠在我腿上的小女兒身上,她正在聚精會神地讀一本新出版的兒童讀物,她身上穿著紅色的毛衣,映著小臉上滿足的笑意,安寧,快樂;遠處大女兒正在用手機給朋友發短信,和朋友們計劃著不知什麽樣的活動。書店裏麵的很安靜,也很溫暖,所有的人都在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情。這裏聽不到嗚嗚呼嘯的寒風,也看不到紛紛飄灑的雪花,沒有奔騰怒吼的河流,也沒有高聳如雲的雪山,隻有一片安寧,平靜,祥和,與溫暖。但是我不禁想起遠在地球另外一端,喜馬拉雅山麓之間的那些小孩子們,此時是不是身穿皮製的外衣,圍坐在爐火前呢?他們手中是否也有一本能夠讓他們快樂的書呢?他們是在學校的課桌前讀書呢,還是在訓練基地學習新的殺人技術呢?真希望他們能夠和我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享受快樂的童年,像我的孩子一樣,能夠有衣服穿,有東西吃,有書讀,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他們的眼界不再局限於深山裏,他們的理想會長出飛翔的翅膀,在無限的空間裏自由地飛翔。
我真誠地向所有人推薦這本書,這本讓人感動,讓人深思的書,《三杯茶》 http://www.threecupsoftea.com/
注:文中所有圖片都來自於Central Asia Institute http://www.ikat.org/
我同意鮑兄關於人類要求的觀點。人類對於物質,精神上的享受是無止境的,一方麵推動了社會向前發展,另一方麵也對人類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同時人類的物欲享受要求又更上一個台階,如此循環往複,直至人類滅亡。
這個問題太大了,每人有每人的觀點。我們普通人隻能做我們能做的,盡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謝謝鮑兄及大家的支持和分享。
玉舟,謝謝分享你的見解。
老鮑的角度高了一層,(頭戴鋼盔狀...)快樂是不依賴物質的,但依賴溫飽,如果衣食無慮,在土地上打滾的快樂等於或大於在迪士尼坐雲霄飛車. 教育也不會帶給人更多的快樂,卻可以使人更貪求...
謝謝你的問題。實話說,對於你的多數問題,我沒有答案。因為我不知道孩子們心中具體想的是什麽,但是我敢肯定他們沒有想你所說的迪士尼,iPhone,空調,或是遊戲機,因為他們當中幾乎所有的人,包括他們的父母終身都沒有走出過他們所在地山區,當然不會聽說過那些現代的東西。他們快樂嗎?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點,他們渴望讀書,渴望看到外麵的世界。
至於那些幫助他們的人,無論出於什麽動機,隻要對於孩子們的成長有幫助,我們又何必計較那麽多呢?更何況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Greg那樣呢?實際上,真正沒有一點私心的人是不存在的。做我們能做的,對得起自己的心就可以了,正像你所說的,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這樣總比什麽都不做要好些,你說呢?
他們所建造的學校絕大多數隻是小學,雇傭的都是當地的教師,當然隻能用當地的語言教學,當地老師的工資大概是20美元一個月。他們能做的也隻是普及基礎教育而已。Greg本身是基督徒,但是他從沒有把自己的信仰加給別人,相反他很尊重當地的習俗和宗教信仰。
但是,恕我又要抬一次杠(今天肩膀有點累)。
沒錯,那些孩子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不識字,不知道外麵的世界。
但是,你怎麽知道他們不快樂?是因為不能上迪斯尼玩?還是因為沒有3D遊戲機?抑或是家裏沒有全天候空凋?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毋容置疑,那些不遠萬裏去幫助他們的人,是真心真意的,他們用自己的錢,讓孩子們讀書認字(是英文嗎?),他們是高尚的人。但是,他們也知道,教孩子們講幾句英語其實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他們所追求的,是幫助別人後,自己獲得了心靈滿足。這,算不算也是一種私心?(鋼盔已準備好,等砸磚)
如果他們有更多的錢,是不是蓋完學校,接著就蓋幾幢摩天大樓,建個迪斯尼樂園,然後給每個孩子一部iPhone?
也許,我們也可以回家問問自己的孩子,你們快樂嗎?
看來這不是一般的狼啊!
謝謝好文好圖分享!
喜歡這種樸實的文化。
大灰狼好文章。
西虹,感謝你的幫助和支持。
大灰狼,好感受啊。看來這本書值得一讀。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