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興而發

有些是隨興而發的感言,有些是深思熟慮後的想法,不一而足.
正文

旅途中的那些事-六

(2024-05-26 16:29:46) 下一個

六.自駕衍生的故事-1

 自駕是我們出行的主要方式。前麵說了,在陌生的環境,我不僅要能駕馭租用的車子左舵右舵、自動手動的差別,還要能夠應付複雜的路況和天氣的挑戰,更不要說一旦遇到問題還有和當地人語言交流的問題。不過這些似乎都還是小問題,一些讓人毫無思想準備的突發意外才會形成大大小小的挑戰。你必須戰勝這些挑戰才能繼續前行。

 3.1 離不開、惹不起的導航係統

導航係統是自駕的必需品。如它不可靠或出問題。坐在駕駛位上就會手足無措、寸步難行。2015初我開始國際旅行後就立刻買了一台Garmin車載導航儀。Garment是北美市場上的一個大品牌,按道理應該有很高的可信度。每次出行前我都會把Garmin自帶的地圖庫中沒有的國家或地區的地圖下載到其圖庫中。然後把所有計劃到達地點的GPS地址輸入進去,下飛機提到車後打開導航儀就可以帶路了。

但是這個導航儀有個問題,輸入的GPS地址如果離開了道路,它就無法顯示路線,也就是無法使用。除非你自己對路線已有所了解。我們在哥斯達黎加和厄瓜多爾旅行時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多虧我事前工作做得細,對所去地方的道路較熟悉或是當地道路較簡單,就對付過去了。近年開始較多用穀歌地圖導航,也有類似問題。但是穀歌會把你帶到目的地附近的公路上,餘下的路你自己走。相比之下,國內的導航係統非常好使。在國內開車我們一般使用高德導航,其導航細致得生怕你開錯路,我都覺得它有話嘮的毛病。當然國內導航好使還是因為其開發公司專注的隻是中國一個國家。而象穀歌這樣的公司,是為全世界服務,二者不在一個緯度上,不好相比。

 2020年二月到日本旅行,在北海道部分是自駕。知道在日本車載導航儀是車子的標配,自己可以不用帶。因此行前隻把各個要去的地方的GPS地址記錄下來,打算租到車後再輸進導航儀就可以了。拿到車後打開導航儀卻傻了眼,根本找不到輸入GPS地址的地方。原來日本的導航儀是靠輸入到達地點的電話來定位的。而我以前做計劃時隻會把注意力放在搜尋GPS地址上,對電話號碼不重視(因為打電話多存在語言不通問題),因此手裏沒有任何要去的地方的電話號碼。短暫的慌亂後我很快鎮定下來,先去預定好的旅館,在那裏再把各個要去的地方的電話號碼從網上搜下來。但旅館的電話也沒有,僅有地址。導航儀也沒有地址輸入的功能,但可以輸入旅館的郵政碼,把你帶到旅館所在區域,到後再逐街尋找就很容易了。找到後旅館客服嫌我們到的太早,不給辦理入住手續。那也難不倒我們,不讓住總可以在大堂裏把需要的資料查到吧。查到後就可以讓導航儀帶我們需要去的地方了,本來也沒計劃這麽早入住。解決了導航的問題,後麵的旅行就一帆風順了。

 2015年帶著國內中學同學自駕加東美東的時候又出了一件糗事。在紐約以及從紐約到華盛頓再從華盛頓返加時經常出現導航儀帶我們走彎路的現象。這些地方的路線我較熟悉,因此不斷自我修正,無視導航儀的指令。對不熟悉的地段就會出現舍近求遠,繞大灣子的現象,浪費了不少時間。但想不明白為什麽它會這麽導。一直到往家的方向開時,明明應該走布法羅的方向,它卻要帶我往蒙特利爾那邊繞。我瞬間突然明白了,一定是因為繞開收費公路的設置鬧的。一查,果不其然。這台導航儀買的時間不長,使用起來還不十分得心應手。避開收費公路是它的出廠設置,加拿大沒幾條收費公路,故對於這條設置看到過但從未上過心,隨它去了·。一路加東遊導航沒出過問題,就徹底把這件事忘了。到了美國就不同了,經常會有收費公路,導航儀就會帶我們繞著走,有時候幾毛錢的收費它也會帶我們繞很遠。直到太出格了我才幡然醒悟。白白浪費了老同學們寶貴的出訪時間,心有愧疚。

 3.2 通麥遇險

2014年8月,我倆利用較長時間在國內的機會,開著我們那輛買了僅一年、隻開了兩千多公裏的本田CRV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西藏、新疆行。我們從318國道入藏,經阿裏從219國道出藏。在藏區停留17天。返加後根據西藏的經曆寫了一篇“離天堂最近的地方”的連載文章,參加了文學城組織的旅遊文學競賽,拿了個二等獎。寫這篇文還要回去參考那篇文章,否則十年了,有些細節已淡忘。

到達通麥前,我們經曆了兩次爆胎、進出墨脫均遇山體塌方堵路的情況,但都沒有形成挑戰。在沒修通穿山遂道之前,通麥是318國道上最危險的路段。那是一個14公裏長的土石路段,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江水,一些路段道路狹窄,無法對開錯車。且山體土石疏鬆,一下雨就塌方,動輒封路。我們到的幾天前就聽到過通麥封路了的消息。所幸的是,待我們要走這段路的這天,道路放行了。我們到達時天降小雨,交通處於管控下,單向放行。我們在通麥大橋處等候了3個小時才輪到我們這個方向的車隊通行。天漸漸暗下來。我們緊跟著前麵的車快速行進。過了約70%的路程的時候,覺得車子底部墊了一下。進藏後這種事經常發生,就沒在意。但沒過多久儀表盤開始報警,依然沒有引起我們的警覺.直到又過一會發動機出現了噪音並開始顫動,這才發現情況不妙. 這時的道路非常狹窄,根本無法停車,一旦車拋錨,整段通麥道路將會被阻斷,在這裏救援的難度也非常大。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下來,除了前後方的汽車燈,周圍什麽也看不見,。心裏念叨著千萬別在這裏拋錨,硬著頭皮拚命往前開. 好在十幾分鍾後就出了通麥,當前麵出現了房屋和燈光的那一刻,我那顆懸著的心一下落了地。一看到路邊空地就馬上把車停下來。找人拿來手電筒往車下一照,黑乎乎一大片機油。糟糕,引擎油箱被刮漏,車子沒法開了。心一沉,有了一種絕望感。那是一種什麽樣的環境?兩旁都是黑漆漆的大山,中間一條土路,路邊除了有幾間房子透出燈光外,四周一片漆黑,這樣一個小地方是不會有修車鋪的。,車子壞了,後麵的行程怎麽辦呢?

 發昏當不了死,走一步說一步。安排好吃住再說。這裏隻有為騎行進藏的人住宿的青年旅社,對我倆來說,有個能遮風擋雨睡覺的地方就行。然後找個路邊的小飯館吃飯。沒想到的是,吃飯與人聊天時危機出現了轉機。聽到我們的狀況後,立刻就有在當地施工修路和建電站的工人和幹部熱心地幫我們排憂解難.又是幫著找機油,又是打電話聯係拖車.最近的拖車服務來自130公裏以外的林芝,在嚴格限速的情況下往返需要近七個小時. 價格談好是¥2500.第二天上午來拖我們.對我們來說,這簡直是絕處逢生,萬萬沒想到問題這麽輕而易舉就解決了。

危機解除,我倆又又回到了大心大肺的常態。哪管屋後易貢藏布江激流衝擊巨石產生的連續不斷的巨大轟鳴聲,很快就雙雙進入夢鄉。夜裏時不時會被巨響驚醒,那是重型卡車行駛產生的噪聲被兩邊的山體無限放大所致。給人的感覺就象是回到了蠻荒時代,非常奇妙。

天亮後才看清這裏。這裏叫排龍鄉,說是鄉,其實就是兩山加一條土路,路旁散布著十幾間房屋。大部是為進藏旅人服務的。正是有這樣一個地方,才解了我們的危。

 僅僅一年多後,隨著102隧道和通麥特大橋建成,這段318國道上最艱險的路段成為曆史。從川西進藏不再艱險,已成通途。

 318國道是我中學同班同學的父親張國華將軍所屬18軍的將士以每公裏犧牲一位士兵的高昂代價建成的。建成半個多世紀後我們駕車行走這段路時依然險情重重,更不要說五、六十年前在那種落後條件下劈山開路所遇到的種種艱難險阻了。 好在,這一切已成為曆史。我們隻是在享受前人的輝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