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7)
2006 (2)
2014 (1)
前些時候,智慧寶在子女壇推薦《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正好圖書館有,借了來,好幾個星期下來,隻讀完關於鋼琴家成長的兩章。家有琴童,接觸的琴童多,自然對琴童成長為專業鋼琴家的過程比較感興趣,也頗有共鳴和感慨。
先是21位美國本土成長起來的青年鋼琴家的數據歸納,然後是一位“典型”鋼琴天才的成長史。有點有麵,至少在音樂演奏方麵,天才成長的階段和每階段的必要因素說的很清楚了。
早期,家庭有或沒有音樂背景,父母認為學習音樂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送娃去學鋼琴。琴娃上手很快,顯示出有別一般的天賦和興趣,得到關注和讚揚。
中期,琴娃開始師從專業名師(音樂學院教授級別),父母投入更多。琴娃繼續出色,成為該名師的得意弟子。
後期,經老師推薦,通過大師的考核,琴娃成為某大師的入室弟子,更在國際性大賽中脫穎而出。
對照一下咱家,淘氣還算爭氣,不管開始的小組課還是後來的私教,在同齡組都算數一數二,更是現在老師的得意弟子。三年了,匯報演出都是他壓軸。可惜,爹媽不肯投入更多時間和金錢,沒往名師那裏送。老師是認識的,朋友的朋友,水平不錯,英文不好,隻在周末教學生,甚至不算音樂圈裏人。雖然淘氣基本認真地堅持練琴,考級程度不低,成績不錯,總歸仍在第一階段踏步。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報告中提到,在中期琴娃們在家庭以外因為鋼琴進一步得到大眾的關注和讚美,在家庭內得到資源優先並為了保障練琴時間而被豁免家務等等的優越感,使得琴娃們心甘情願地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鋼琴上。同時,家長們有意無意地屏蔽了其他方麵的信息和機會,引導琴娃專注於練琴。到了後期,練習更加漫長枯燥,競爭更加激烈艱苦。有人在彷徨痛苦中考慮放棄鋼琴,卻發現除了彈琴不知道還能幹什麽,或者再沒哪樣能像鋼琴這麽拿手,於是,隻能繼續專注鋼琴,一條道走到黑。
看來天賦固然重要,“專注一樣”才是培養天才的必要條件!
想起淘氣第一次考級,碰上一個說話特別藝術的裁判,替他抱了琴譜送他出來,對老師和我大力稱讚:“他非常有天賦。我簡直以為在聽少年朗朗的演奏。將來,你在卡耐基廳舉辦演奏會,一定要送票給我。”
淘氣聽不太懂,也知道是在誇獎他,眼睛亮晶晶,一路上問:“朗朗是誰?很有名嗎?卡耐基廳在哪裏?很有名才能去辦演奏會嗎?”
“不有名也可以去卡耐基廳辦演奏會。區別是有名的專業的,拿錢去演奏,其他的花錢去演奏。”
“朗朗是不是專業的?他彈琴掙錢嗎?裁判說我有天賦,我是不是也能成為專業的?什麽是專業的?”
“專業的就是彈琴跟人家上班一樣。”
“什麽?一天彈八小時琴?”
“沒有八小時,五六小時總要有。”
“不行!”淘氣斬釘截鐵:“除了彈鋼琴,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可不可以彈琴,但不做專業的?”
“那就是業餘的了,想彈多久都可以,但是不要想別人為了聽你彈琴給你錢。”
“我可以做別的工作掙錢。”就這麽一番對話,淘氣清楚地給鋼琴和音樂定了位:他的生活中必須有音樂,有鋼琴,但他隻要做業餘的,just for fun!
哎,從小讓他碰這個試那個,弄得想幹的事太多,一個“少年朗朗”簡簡單單毀在咱手裏了!
有家朋友比較願意投入,兩三年前就進入了中期,前一陣跟老師鬧僵了。原因是老師要給琴娃加碼,家長因為跟其他活動衝突拒絕了。老師要求停體育活動:“足球網球這些算什麽?統統停掉!鋼琴才是你的生命!”
價值觀不同,沒法繼續一起玩下去。沒有家長的配合,名師也出不了高徒。
推爹推媽真是不好當!不推,有天賦的娃也上不去天才路。多樣地推,毀娃的天才路。專一地推,推上黑道,要是掙不出頭,又是怎樣的結局?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