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的小腳印

記下淘氣成長的腳印,也錄下自己心靈的曆程。自娛自樂,博老公一笑,也希望淘氣將來為了能讀自己的故事努力學中文!
個人資料
正文

2009-05-30 | 端午節後記

(2009-06-12 20:30:39) 下一個
雖然早了點,本來還想在國內過個端午,至少體驗一下原生地過預備端午節的氣氛吧。
猶記得小時候,早早地,鄰居阿姨們就張羅著包粽子,各家各戶地分送。每家的粽子味道都不一樣。老媽不會包粽子,我們家是重點照顧對象,東家西家都記得額外多給我們送幾個。天熱,怕壞,趕著吃完,結果,寄托著鄰裏好意的粽子從美味吃到膩味,從見之歡喜吃到望之頭疼。
記憶中最好吃的粽子是新出鍋的白棕。約摸像淘氣那麽大時,有一陣寄住在大伯家。正逢端午,伯母包粽子煮粽子,我就守在邊上看著等著。老式的爐灶鐵鍋,煮一鍋粽子需要四五個小時,深夜才能有成品。被催促著,戀戀不舍地上床睡覺。半夜裏,被伯母輕輕搖醒,迷迷糊糊地被拉到廚房,在大飯桌邊坐下。
伯母在我麵前擺上一碟白糖,剝開一個熱氣騰騰的粽子,用筷子插著,蘸上白糖,送到我嘴邊。
晶瑩剔透的粽子,甜糯的清香。我立刻清醒過來,接過來大口大口地吃。
伯母笑眯眯地坐在邊上:“好不好吃?哎呀,慢點吃,喝口開水。”
一個下肚,意猶未盡。伯母卻不許再吃:“快去睡覺,明天起來再吃。”

波士頓的華人社區每年端午左右,在查爾斯河上有一場龍舟賽,舞獅,似乎還有些教剪紙做香囊的小攤位。去過一次,資源有限,人氣不足,半點沒那份熱鬧,去的很多都是收養了中國女孩的美國人,加上一些中國城的商家。新移民的華人很少,去了也是看看就走。
本以為這次回國時間差不多,隔了多年,可以感受一點端午節的熱鬧。雖然,當年也隻管吃粽子,從不理龍舟賽等等,如今卻有些戀戀地,還猶豫著見到那份熱鬧,該如何給淘氣講屈原。
然而,除了超市裏促銷粽子外,竟沒看到一點熱鬧。沒有誰家有包粽子的打算,香囊絲囊菖蒲之類全沒見到,也沒有龍舟賽的消息(便有也是正日子,趕不上)。
輕聲說了兩次想吃粽子,沒人理。進到超市,看著那包裝的五顏六色的真空棕,看得見青葉可凍得硬邦邦一陀的冷凍粽子,過節的想頭,對粽子的食欲,潮水般退下。到底空手而回。

回來後,時差,疲勞,規整東西,收拾房間,暈暈乎乎,勉強對付一日三餐,淘氣的預約和功課,其它事一時都顧不上。
久違地爬上私房,就看見有人在傳授怎麽編結蛋網,好些人滿懷成就感地秀自己包的粽子,腦子發木地想:端午到底是哪天啊?
老婆回來前,老公抓住機會,表現“賢惠”,還特地悄悄去了趟中國店。不經提醒,他自然想不起棕葉這茬。想想自己沒有這份精力,這份時間,隻好算了。
28日這天,上午一進私房,就見人說“今天是端午節”,有人懶得包粽子就做了一個大個八寶飯。受到刺激和啟發,趕緊泡糯米,化凍雞腿。
晚上用電飯煲做了一鍋糯米飯,放進雞腿,香菇,蝦仁,紅棗。
被淹雞腿的生抽老抽染得黑乎乎的糯米飯上桌,不愛吃米飯的淘氣毫不嫌棄,吃了一口就說“好吃”。隻不吃香菇,連紅棗都吃了一個,口稱:“我隻是嚐一下,我不吃棗子。”俺要求很低,肯嚐就好。
下午四點以後,淘氣啃了大半個玉米棒子,吃了八個大草莓。本以為晚飯吃不了多少東西,不想他開口要了幾次糯米飯,最終吃下了差不多一碗,和我吃得差不多。要不是我們念叨著“別吃撐了,糯米不容易消化”,弄不好還不止這些。
聽說吃這糯米飯是為了端午節,淘氣立刻預約:“媽媽,下次午節,你再給我做糯米飯,好不好?”
“端午節是應該吃粽子的,明年端午節,媽媽給你包粽子。”
“粽子是什麽?是不是糯米飯?”
“是用葉子抱著的糯米飯。”
“我不要吃葉子。”
“包粽子的葉子是不吃的,吃的時候把葉子解開,吃裏麵的糯米飯。”
淘氣大為放心,問題轉移到:“為什麽端午節要吃糯米飯?”
老公搶先給出大約最符合淘氣年齡的答案:“端午節是粽子節,要吃粽子。”
淘氣與哀婉的曆史故事,美麗的民間傳說失之交臂。沒關係,明年還有機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