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的小腳印

記下淘氣成長的腳印,也錄下自己心靈的曆程。自娛自樂,博老公一笑,也希望淘氣將來為了能讀自己的故事努力學中文!
個人資料
正文

有點嚇人的對話

(2008-12-05 20:55:10) 下一個
淘氣在對身體半懂不懂的時候。知道身體各部位的名稱,知道一點內髒,知道一點各係統的新陳代謝,知道男女差別。

兩性的差別一直讓淘氣好奇。
前幾天還問媽媽為什麽不站著peepee,問女孩有沒有男孩那東西,問過好幾次男孩會不會長成女孩,女孩會不會長成男孩。貓咪是不是女的,有沒有男貓咪?狗狗是不是男的,有沒有女狗狗?媽媽是不是一定是女的,爸爸是不是一定是男的?有沒有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
這些,眼下,當然都隻能給最傳統最自然的答案。現實的社會,這些問題已經混亂了。隻希望他能夠盡量遲一些接觸那些特例,我們不需太早解釋太複雜的東西。

因為進行的是“後果教育”,淘氣很喜歡問“怎麽怎麽會怎麽樣呢?”
“(開車)開得好快好快,會怎麽樣呢?不拐彎一直直直地走,會怎麽樣呢?(遇到紅燈)不停,會怎麽樣呢?”
標準答案是:“會發生事故,我們會受傷。”
接下來的問題是:“受傷了怎麽樣?”
“受傷了,要進醫院,要打針,還要做手術,不能動不能玩了。”
“受傷會出血嗎?”
“會。也許手腳也會斷。”
“為什麽會斷?”
“因為裏麵的骨頭撞斷了。”
這樣的對話,他一定會問到:“黑眼珠珠也會掉出來,是不是?”
淘氣說得很無辜,也許隻是對眼睛的存在特別在意。可每次聽到這個,腦中下意識地浮現那樣的場景,總覺得寒毛立正了。

那天拿著剪刀剪東西,突然笑嘻嘻地拿剪刀對著媽媽走過來:“我要剪你的手。”
嚇了一跳,連忙教育:“不能拿剪刀對著別人,不能剪別人的身體,也不能剪自己的身體。”
“剪了身體會怎麽樣?”
“會疼,會受傷。把手剪壞了,就沒手了,就不能做事情,不能玩了。”
“隻剪皮膚,可以嗎?”
“不行!”
“把皮膚剪壞,會出血,是不是?然後肉就會掉,骨頭也會掉出來,是不是?”
毛孔都豎起來了:“是,身體隻有一個,要剪壞了,修不好,就沒有了。不許拿剪刀和刀對著別人,也不許對著自己,還有,也別讓別人拿剪刀和刀對著你!”
孩子大了,開始用剪刀,用刀,“危險活動”越來越多,很多時候真的擔著一把心。

某天突然想要用刀把腦袋切開。
突然說耳朵裏麵有東西(可能是攢了點耳屎,又不讓用棉簽掏),癢癢,開始使勁扯一邊耳朵,一邊說:“我不要耳朵了,我要把耳朵撕下來。”
這種話真能把媽媽聽得魂飛魄散。
覺得他的這些“突來一筆”都是因為對身體的特殊性不了解,以為什麽都像他那些玩具,怎麽拆裝都行,壞了還可以換一個。不知道在這個年紀是不是正常的。不知道該怎麽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