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的小腳印

記下淘氣成長的腳印,也錄下自己心靈的曆程。自娛自樂,博老公一笑,也希望淘氣將來為了能讀自己的故事努力學中文!
個人資料
正文

把Reggio Emilia帶回家(上)

(2008-07-24 19:11:18) 下一個
《Bringing Reggio Emilia Home》
by Louise Boyd Cadwell

作者是三位曾經到Reggio Emilia做過一年實習生的美國教師之一,用筆記的方式記錄了自己在Reggio Emilia的兩所preschool(幼兒園)的見聞,以及在美國實踐Reggio Emilia Approach的體驗。
本書非常易讀,敘述詳細直觀,被稱為了解Reggio Emilia Approach的最佳入門讀物,適合於普通教師和家長。因為是作者的“遊記”,有些地方似乎與主題關係不大,稍有流水賬嫌疑,卻也是平實親切的文風的一部分。

Reggio Emilia是意大利的一個小城市,非旅遊區,安詳靜謐,有的訪問者都是來了解這個城市的一群教師和社區一起創意發起的一種新的早期教育方式——現被稱為Reggio Emilia Approach的教育思想。

尚未讀完整本書,作者在Diana School的見聞已經讓我打開眼界,受益許多。
相比於同樣誕生於意大利的教育思想和體係Montessori Methods,我以為Reggio Emilia Approach含有更深刻的哲學和人文思想,之所以不及前者出名可能有兩個原因。(兒子出生前後就從許多人口中聽見Montessori,我住的地區幾乎每個城鎮都有一個Montessori學校,時不時聽見誰家的孩子在上蒙校,卻是不久前才從網友“木棉花開”的博客得知Reggio Emilia這個詞條。)
實行起來困難。前者被稱為方法(methods),已經有了一整套完整的較為標準化的係統。後者隻是一種指導思想,一種努力。前者隻需一兩個接受過專門培訓,得到認證的老師,一間符合基本要求的教室就可以辦起來。(本鎮的Montessori學校去年秋天開門,就在淘氣學校不遠的一所教堂裏。)後者不但要求執行者的教師對藝術和自然有著深厚的了解和熱愛,有堅強的耐心和創造溝通能力,以及遠離商業的平常心,還要求家庭和整個社區的參與。
非功利性,難以“看見”的效果。就我所知,目前的Montessori教學很有些拿得出手的優勢:學生在讀寫方麵早於同齡人,程度高於同齡人,舉止更規矩更有教養,更多的外語數學課程,智力開發早,等等。而Reggio Emilia教育除了孩子們的畫和project,大概拿不出什麽可示人的東西。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Montessori教學有點像充滿誘惑也暗含危險的奢侈品,能讓一些孩子成為“天才”,也能讓一些孩子成為“另類”,但如果得到那樣的受教機會,所有的孩子都能從Reggio Emilia的教學中受益匪淺。這麽說是因為基於目前對Montessori教學的了解,和對自己兒子的了解,我已經決定讓兒子遠離 Montessori。淘氣應該屬於會很適應Montessori的那種孩子,安靜,不惹麻煩,有明確的興趣,對喜愛的工作有著強烈的興趣和專注。但 Montessori很可能在加強他的專長的同時,使他變得更害羞,更孤僻,更不擅交際,最終成為徹底的nerd,另類。我很慶幸,一年下來,當初僅僅因為生日晚別無選擇下的選擇,原來是對淘氣最有益的選擇。

作者在Reggio Emilia的實習發生在1991年,十多年裏Reggio Emilia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得到很大的推廣。雖然無數像我一樣不知就裏的父母對這個名詞一無所知,美國的教育係統早已把Reggio Emilia思想包括在教育體係和要求中。Reggio Emilia對兒童的培養主要側重於對自然的理解和藝術的表現方麵。
純粹的Reggio Emilia教學,也許隻能在Reggio Emilia或者意大利找到,至少是在一個藝術和美遍地可拾的環境裏。回想淘氣上一學年的學校生活,很難說哪個地方Reggio,找不到一個想Diana School的孩子們那樣的project,但金老師的一些做法上卻是隱隱約約地能看見那種精神和指導思想。也許她是了解這種教育思想,主動地采納,也許隻是一個對生活對孩子充滿愛心耐心的老師自發的做法。

Reggio Emilia的老師們認為孩子是教育的主體,更是教育的主導,教師的作用在於提問,傾聽,記錄,從孩子們的討論中提取完全屬於孩子的創意,提供素材和引導,幫助孩子表達實現自己的思想,並進一步擴展他們的思考和創意。自然是Reggio Emilia Approach引導孩子們去認識的主體世界,藝術是Reggio Emilia Approach提供和孩子們的表現手段。
作為引導者的成人不是教給孩子什麽知識,什麽道理,而是以沒有正確答案的開放性問題引導他們思考,表達,進一步思考,進一步表達。成人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聽”。
學校和老師提供各種各樣的材料,主要是自然材料,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創造。在孩子們做project的過程中,老師提供實物,照片,他人作品的照片,卻不教授給孩子任何技法。孩子們的作品,從思想到技巧完全是孩子們自己的。Diana School五歲的孩子們已經熟練掌握了許多藝術工具和媒體,在技巧上的成熟讓作者驚歎。
引導孩子們認識一樣事物時,重點不在認識這個個體,而在於這個個體與周圍與其他的關係。這一條讓我想到古老的“係統”的辯證的東方哲學思想。

原本,自認為在鼓勵和傾聽方麵做得不錯,有時慶幸自己因故做了專職媽媽,能把兒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目前最高的也是唯一的目標,能在沒有其他壓力的情況下,給孩子給自己充分的時間和機會。看到Diana School老師的做法,才覺得自己做得很不夠,仍是太急躁,說教指揮仍是太多,引導的技巧更是全然沒有。
原以為已經在家裏盡量給兒子提供自由發展的環境,看了"hundred of languages"的說法,才發覺並沒有理解孩子的世界。兒子好奇心中,問題多多,看什麽都新奇,從愛在外麵撿“垃圾”回來,石頭樹枝落葉草莖橡子等等,家裏的垃圾被他拿去就是寶貝。我一直深為頭疼,總是趁他不注意扔出去。兒子想要親近玩弄我的植物,喜歡攀折院子裏的花,我站在自己的角度總是極力阻止。
兒子常常會把不相幹的東西湊到一起,想出各種問題難為我。我總是盡量敷衍對付,經常隨便扔過去一個答案,很少引導他去了解思考,甚至斷然否認他認為的聯係。
突然發現自己是個粗暴無知自以為是的媽媽,並未用心去傾聽兒子的思想,了解他的世界。

當我換一種眼光和心情,放鬆地等待,短短兩三天,淘氣就對我“述說”了許多。(見《百種語言1》)

最後,謝謝木棉花開為我打開一扇窗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