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的小腳印

記下淘氣成長的腳印,也錄下自己心靈的曆程。自娛自樂,博老公一笑,也希望淘氣將來為了能讀自己的故事努力學中文!
個人資料
正文

“自律教育”第一周

(2008-06-24 18:02:00) 下一個
上周日給淘氣設定了這周的“好表現”標準。
周二的演出,在台上還是沒怎麽唱,嘴巴偶然動動,手的動作倒是做得不錯。分析一下:受媽媽影響,淘氣是個比較低聲的孩子。天生嗓子比較細比較軟。尖叫號啕的舉動打小剛冒尖尖,就被媽媽製止。大概不能適應舞台的嘈雜,小朋友扯著嗓子叫的樣子已經讓他不安。從這個角度看,淘氣已經做得不錯。

網上看見有媽媽給孩子進行“自律教育”,嚐試了一下,淘氣做得很不錯。
“自律教育”從糖糖開始。我們不給糖的定量份額,針對他愛忍愛憋的壞習慣,在家大便沒弄髒的話,視拉了多少可以得到1~5個M&M。(這中間的討價還價也是一道風景)在外麵得到棒棒糖的機會比較多,好在這周主要跟著媽媽。給他的誘惑是:把糖糖攢著,等到周末給媽媽換他愛吃的可可餅幹。(去遊泳的日子會給他帶點零食,餅幹吃完,本來也要添。)
這個,淘氣做得不錯。他會討價還價,但說好幾個,不會多拿。拿M&M時,再給一個小盒子,問他現在吃還是攢著周末換餅幹?他總是數了M&M方進小盒,隻提了一個要求,小盒要用蓋子蓋好。也有例外,有一次,淘氣拉了個“大東西”出來,要求一個大的白巧克力球,爸爸答應了。淘氣猶豫了一下,把巧克力球吃了。也許,他認為“合同”的糖糖單指M&M?
還有一回,在外麵,得了一個小棒棒糖,有小朋友在場,沒有要求他“自律”。

不在“合同”上,嚐試了另一樣。淘氣這麽大的孩子,每天看電視時間應該在20~30分鍾。不給他看電視節目,隻看碟片,碟片一般比較長,兒童故事一部也在 45分到一個半小時。從前,淘氣一看一定要看到尾,我們的做法三四天才看一次電視,每次讓他看完。姥姥對這個做法頗有異議。淘氣開始要求每天看電視。
找到一個辦法:放他喜歡的碟片,撥好定時器,指給他看他有25分鍾,等到定時器響起,他必須把電視關上,否則,接下來的兩三天,他失去看電視的權利。
第一天,定時器響的時候,我在電話上。淘氣應聲跳下沙發,用遙控器把電視和碟片機都關了,大聲報告:“timer bring, 我關了。”兩三個小時後,又要求看電視,當然沒有得到批準。
第二天,淘氣要求從第一天的地方接著看,媽媽選scene選的不對,看完一段故事,淘氣叫媽媽找坐火車那段,因為“timer還沒有bring”。好容易找到,才看了兩三分鍾,定時器響了,淘氣很乖地把電視關了。沒有再要看電視。
準備長期采用這個辦法。

以前不知道“自律教育”,但從一歲十個月左右開始培養訓練他“等待”,承擔自己的選擇和決定的後果,比如出門前不肯喝水,到地方之前渴了也不會有水喝。開始不是出於教育的目的,而是沒辦法:開車時無法應付他的吵鬧。
似乎,等待和自己承擔後果的認識通向“自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