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如果·隻要」大敵
前些日子,與朋友豪義閑聊自己平日禱告內容,他說了一段會令不少女性動容的話。他真誠地分享,「我平日想著就是為我的子女和孫子代禱,還有為我妻子黛安代禱,求主引領她並且祝福她能夠活出神在她身上最美好的計劃。」我想這是每個女子最期盼的就是嫁給予一位樂意成全自己的人。然而,世事不見得總是能讓我們乘心如意,我們的配偶不見得會了解我們的需求,不見得會想到要成全我們能活出燦爛的生命。
有一回聽莉莎·畢維爾師母講道,她突然開口說,「姐妹們,不要貪戀別人的丈夫。」她語出驚人,仔細一聽,才曉得原來是因為她丈夫約翰·畢維爾牧師是北美頂受歡迎的講員,有不少姐妹愛慕,當著師母麵指出師母配不上牧師,她心有所感才發此言。(其實他們兩人金童玉女型,很俗配。)在師母分享要追求心思意念的純潔之後,她又突發一語:「其實,你所殷羨的男人(她是指牧師)回到家裏,照樣襪子到處亂丟,那德性和你家老公也差不多的。」
「貪戀別人」這句話頂重的;我們不見得會批評人家夫妻不相配,貪戀別人丈夫,但羨慕別人丈夫的體貼,就抱怨自己的老公,或自怨自歎嫁錯郎,並不是罕見現象。在教會裏,我就看過有些姐妹知道某弟兄很顧家、疼老婆之後,就開始公開或私下抱怨自己先生,甚至成為夫妻吵架導火線。其實,這樣的受害者心態就是擋住我們享受今天的最大阻礙之一。
洛杉磯一位小有名氣的心理醫師曾分享,聽過成千上萬病人用「如果·隻要」這幾個字作開頭語,說出一大串內心不滿或悔不當初的話。這些病人一直說個不停,直到這位心理醫師要他們停下來,向他們指出:「如果隻要你不再說『如果,隻要』,我們也許就能一起解決掉你的問題。」這位醫師何以這樣子說呢?因為「如果·隻要」不能改變目前既成事實,卻使人不是停留在過去,就是希冀不可能的未來,隻是浪費時間。
我們若是一直處在羨慕他人體貼的丈夫、埋怨自己丈夫的景況中,就永遠走不出自憐與殷羨的死胡同。這麽一來,活出美好今日隻是一場永遠不會成真的夢。
欣然做自己
其實,全職或兼職的抉擇隻是外表的問題而已,重要的是去了解自己生命的價值,才能欣然做自己,活出美好的今日,不然就會很容易落入欽羨他人的受害者心態中。忘了是誰曾說過,「人最強勁的敵人並不是不利的境遇,而是自身的心理狀態。」
然而,人若是了解自己生命的價值,就會擁有一份誰也奪不去的知足與喜樂,曉得自己毋需以成就(無論是專業成就或養兒育女的成就)來肯定自己,就算丈夫不配合,我們照樣能以家庭整體為考量,來做抉擇,並且活出美好的今日。
無論是全職母親或職業婦女(男性也是一樣的),都需要明白自己生命的價值,才能得到深刻的滿足感,不再殷羨他人的成就,更不再追求其他的人事物來填補內心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肯定感。然而,這份生命價值的認知,惟有從神永恒的角度,在聖靈光照之下才會明白。
「欣然活在此刻」是需要時間且有意去培養的,會經由禱告祈求聖靈光照,漸漸真實明白「上帝愛我」這份事實,紮根在我們的生命中,得以逐漸明白(不隻是頭腦知道)因著上帝的愛,基督為我流血舍命,我毋需做任何事來博得 對我的愛,並且在 眼中我是珍寶,我毋需用成就來肯定自己。
然而,我們不需要等弄清楚自己生命價值之後,才能開始活出美好的今日。享受生活中大小事,為這些事感恩,是進入美好今日的頭一步。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發現一些美好的事物,也許是牆角一棵生命力強健的蒲公英,是下午麵包店飄出的新鮮麵包香味,或許是微風吹樹葉的聲音,或是晨光斜照秋天落葉。這些生活的小發現聽起來似乎很陳腐,卻是生活的實質內涵。我們往往容易視這些事為理所當然,但是當我們為這些大小事的享受感恩時,美好今日的大門就為我們敞開。
本文部分內容已刊登於<基督教論壇>200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