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自殺的原因
主張屈原是死諫的講法,值得商確。屈原在《離騷》中確有以死諫君之意,但《離騷》是他頭一次被放逐時寫的,要說那時他以死諫君,倒也說得過去,因為他曾受楚懷王的重用,然而他是在第二次放逐後九年才自殺的,再則頃襄王對他的感情不深,以死諫君,有點不切實際,理由有點兒牽強。
或許現代心理學能讓我們一窺屈原的自殺動機。心理學家馬基爾博士把男人七項生活危機編製成調查問卷,這七項危機是:事業成就與理想有大差距、沒有達成自我理想、社會角色與地位改變、家庭結構與角色變化、身體健康日益衰退、失去對異性吸引力、缺乏個人成長。
這七項危機帶出七項生活目標:事業有成、家庭美滿、身體健康、社交關係良好、充實自己、了解自己的潛能與理想的自我、擁有男性魅力。馬基爾博士研究調查指出,若是男人把重心放在一、二種生活目標時,當目標受阻時,就容易產生失落的危機感。
盡管我們不了解屈原的家庭狀況,但從他的著作中看出他懷才不遇的感傷、多愁善感的氣質,依戀故鄉之情,再加上他的際遇,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六十三歲高齡的屈原可能有至少麵對了馬基爾博士提出的五項危機──除了家庭結構與失去魅力危機之外;再加上若他隻有一、二項生活目標,他的自殺也算意料中事。
基督徒看自殺
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民國88年起,自殺開始名列台灣十大死因之一;而去年是自殺率頭一次首度顯著下降,男性自殺人數是女性的兩倍多,盡管其他年齡層的自殺率都下降,惟但獨年輕人自殺死亡率逆向增長。
每個自殺的人背後都有個故事,各個背景不同,人生瓶頸不同,男性與女性的危機不同,年輕人的危機與老年人的危機也不同。然而,自殺的人背後往往有些共同點,就是看不到希望、孤立,自覺人生沒有出路,他們不見得認為自殺是出路,但至少覺得自殺就可以不再麵對目前的絕境。
教會應當怎麽麵對社會自殺的趨勢?基督徒怎樣看自殺身亡的基督徒?怎樣麵對自殺者的家屬?
基督徒多半一提起自殺都有既定答案,就是:「基督徒不可自殺,自殺不能上天堂」,再進一步問,是因為「自殺是罪」,有的教會還拒絕為自殺的人舉行追思禮拜。仔細想想,聖經中似乎沒有明確定罪自殺行為的條例。聖經中僅僅提到六位自殺者(參孫、掃羅、為掃羅拿兵器的、亞希多弗、心利、猶大),對這些自殺的人似乎沒有苛責他們自殺的行徑。其中亞希多弗自殺事件尤其讓我納悶,若是自殺是可譴責、不名譽行為,他死了之後怎麽還會被葬在祖墳呢?
教會對自殺的既定說法,到底是從何處來的?原來自從奧古斯丁譴責自殺行為之後,教會禁止信徒自殺,到了第六世紀奧爾良會議,通過教會不得為涉案被告而畏罪自殺的人舉行喪禮。又過了卅年,教會在布拉格會議通過無論社會地位、自殺原因、自殺的方法,人若自殺就不得在教會舉行喪禮。又過了一百多年,教會在托利多會議,通過凡有自殺意圖的人,都要逐出教會,開除會籍。
基督徒是否該重思對自殺的立場?讓我們把審判交給神吧!這樣做不是縱容自殺,而是拒絕對自殺者抱著定罪的態度,願意對自殺傾向的人和自殺者家屬敞開一扇愛的大門,讓基督的大愛透過我們,環繞他們,向他們指出一道生機。
世界衛生組織繼癌症及愛滋病之後,把憂鬱症視為21世紀三大疾病及衛教預防重點工作,而台灣衛生署資料顯示,自殺死亡者中約70-90%有精神疾病症狀,其中又以憂鬱症的比例最高。
對憂鬱症和自殺傾向的人,絕對不要不耐煩地指責他們;尤其有人說想自殺時,千萬不要用懷疑口氣,指稱對方耍花招,更不要嘲諷對方不要光說不幹。多半自殺都是有跡可尋的,自殺的企圖與念頭往往是經由時間孕釀出來的。提說或討論自殺就是一種求助行為,若無人介入,當事人最後可能就會付諸行動。然而我們必須謹記在心,就是觀察到有人可能有自殺意圖時,要找專業人士處理,不要自己獨力麵對。
拾回往日笑容
有自殺意圖的人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但是同儕的關懷在自殺者或憂鬱症患者的康複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是不容置疑的。自殺者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看不到希望、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寂寞、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而這些正是基督徒的長處,因為我們的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並且是樂意與人建立關係的神,更是厚賜與的神。
我曾有榮幸陪伴一位患嚴重憂鬱症姐妹同走了五年左右。我不是單槍匹馬地與她同走,而是與幾位朋友一起與她同走。現在,她已經完全走出憂鬱症陰影。
在伴她同行的路上,我們多半就是聆聽、鼓勵、禱告。禱告絕對不是無奈下的行動,而是最佳突破武器。有多次,在禱告中,靠著聖靈光照、神的大能、耶穌寶血,她逐一處理內心的黑暗。在饒恕人與饒恕己之後,讓基督的明光進駐她的內心,從而她的身心靈有了明顯的釋放。我們並非一路平坦,往往前進三步,又倒退二步,有時甚至又回原點,但這隻是表相而已。我們總是指出她的改變,雖然小小一步也值得歡欣。
然而,與神建立個人關係是脫離捆綁的重要關鍵。起初,我們的肩膀任她靠、隨她哭,但她至終必須學會自己去倚靠神。從與神的關係中,她漸漸認識神眼中的她是珍寶,並且神是她隨時的幫助。
現在的她比正常人還要正常,因為她處理人生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以及承壓力,比普通人都還強。她彷佛是一名老兵,由黑暗低穀重新站立的多次經曆訓練她,隻要有摔下來的趨勢,就馬上仰望那位不曉得拉她多少回的主耶穌。
回想一起走過的六、七年,看她拾回往日笑容,或許該說更開懷擁抱生命,隻有大笑喊出「值得」兩字可形容。
───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2008年29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