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簪花人

(2008-01-25 13:40:31) 下一個

白蘭花唻,茉莉花!”二十幾年前上海夏天的傍晚,弄堂口有時會站上一兩個手挎小竹籃的鄉下女人,籃子裏蓋著一方濕毛巾,揭開毛巾,就看見一串串的白蘭花和茉莉花。

一對白蘭花的花心由極細的細鐵絲穿在兩頭,中間的鐵絲則扭成一個小小的圓環,白蘭花約有一寸來長,花形很象沒開全的玉蘭花的微縮版,可比玉蘭花香得多,香氣醇厚,就是聞多了會覺得發膩。

茉莉花是成串兒賣的,也用極細的鐵絲穿上七八朵再扭成“8”字型,大環穿花,小環用來掛鈕扣。茉莉花當年是五角,白蘭花賤些,也要兩三角。

有時表姐帶我出去看電影或是到朋友家串門,碰上這樣賣花女人總要買上一串幫我別在胸口的紐扣上,這樣的一串花至少能戴個兩三天,弄好了還能戴四五天,每晚睡前,表姐教我把手絹浸濕了,再擰幹,疊好,把花放到手絹的夾縫裏,說這樣花就不容易幹枯了。

每天我都按她教的做,清早醒來一睜開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揭開手絹,看看花枯了沒有,若是花還精精神神的就高興,若是花無精打采的,甚至發黃發黑了就難過,又舍不得扔掉,擺弄來擺弄去,讓表姐們看了心中不忍,少不得又去買新的,如此說來,小時候還真糟蹋了她們不少冤枉錢呢。

花串都是別在胸口的鈕扣上的,西式衣裙多是對襟,現在想來這樣戴花太對稱,實在不是最好看,倒是穿中式斜襟衣服,把花掛在橫襟的一粒紐袢上更好看,這個位置就在肩窩上,花香自己聞得見,別人也聞得見,不對稱,顯得更自然也更俏麗------也許原本就應該這樣的吧。

還有一種戴法--------上海的小姑娘們是不屑的,隻有幫人家洗衣買菜的老阿姨們才這樣,就是把花戴在頭上,有發髻的插髻子邊上,剪短發的別發夾上,平時這些老阿姨們很省,穿的也很素,這小小的花串是她們夏天唯一的奢侈品,當然要戴在引人注目的地方了。

我很喜歡看戴著花的她們,不論是挎著沉甸甸的菜籃子的,還是坐在弄堂口抱著一大木盆洗衣服的,或是坐自家門檻上喂孩子的,都覺得很親切很漂亮。

古代的女人們頭上都是戴花的,有個特別好聽的詞叫“簪花”,說的就是這回事,也不知從何年何月起,鮮花從女人們的頭上消失了,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其實,頭上身上戴的鮮花不必太名貴,更不能太大太豔,否則就喧賓奪主了,隻要小小的,素雅的,最好有香氣的就行。

比如桂花就很好,就是太細碎了,不容易攢在一起,隻得作罷。老作家汪曾祺說,他小時候家裏有棵臘梅樹,過年的時候他要早早起來去摘來臘梅花,用細銅絲穿花,再扭成花枝樣送到上房給伯母和母親簪戴。

臘梅花不容易得,倒是金銀花隨處就有,順手在自家門口折一小枝,恰好是一對,一朵黃的,一朵白的,簪到鬢邊,又香又好看,何樂而不為?

當然最好的還是白蘭和茉莉,掐一對白蘭花下來,用繡花針帶絲線從花心穿過去,做成一對耳墜子,把絲線纏在耳釘上也能戴好些日子呢,頭頸一動,花兒就隨著擺動,香氣也就隨之飄散到空氣中。

茉莉花也完全可以如法皰製,若是家裏有小女兒的,一定也要給她做一對兒,讓她將來也能象我今天一樣想起這些可愛的花兒們來。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我有心摘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那年跟姑母到蘇州去玩兒,看見蘇州郊區有大片的茉莉花田,雪白晶瑩的花朵在綠油油的枝葉稱托下,真好似大大小小的珍珠滾落在草地上。

如今又到了茉莉花盛開的季節,但不知花田裏有幾多粉蝶兒,壟上又有幾多簪花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