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冤家

不是文人,隻是喜歡看book。
正文

廊坊

(2008-03-22 09:33:18) 下一個

歡喜冤家編寫
呂秋豔老師提供部分資料

“廊坊本叫侍郎房,一千年前把名揚 ……” ,一段歌謠,傳唱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廊坊名字的由來。呂琦曾任五代時期後晉兵部侍郎,他自己名氣不大,他的兒子呂端赫赫有名,北宋初年曾任宰相,就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所說的那個呂端,與山西人寇準同朝為官,後來超過寇準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呂琦在任時,在老家也就是現在的廊坊市區蓋了一所大宅院,房屋高大,遠近聞名,老百姓管它叫“侍郎房”,叫的時間長了,成了村名,後來逐漸演變成為郎房,廊房,解放後改名叫廊坊。

我家所在的三河市(縣級市)屬廊坊地區,別人問我籍貫,我說河北廊坊,對方的第一反應通常會是那裏有過“廊坊大捷義和團大敗八國聯軍”。的確,義和團反帝反清不僅展示了勞動人民的力量,同時也讓廊坊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那時的廊坊還隻是京奉鐵路上的一個小站。

廊坊的名字雖然由來已久,但是直到近期,這裏才發展成一個有規模的城市,與古城保定相比,廊坊是新生力量。廊坊高樓林立,綠樹成蔭,基礎設施完善,交通發達,通訊便捷,市場繁榮。廊坊市區距北京和天津市中心分別是 40 公裏和 60 公裏,一個小時可到達首都國際機場,天津國際機場和天津新港。廊坊是中國北方產業和人口高度密集,城市集中,工商業發達,購買力強的黃金區域,商機無限,前景廣闊。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廊坊城區麵積已達 54 萬平方公裏,人口超過 40 萬人。

廊坊人愛這座美麗的城市,他們為它描繪著美好的未來:打造京津之間的新興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製造業基地,園林式生態型宜居名城,把廊坊市區大造成環渤海區域內“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和諧,可持續發展”,具有北方鮮明特色的代表性城市。

對於環境保護,廊坊全麵實施“藍天,碧水,淨土,綠化,寧靜”五大工程,目前,城市居民清潔水引用率 100%, 區域環境噪聲控製達到國家標準,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超過 90% ,城市綠地覆蓋率達到 43% ,人均擁有綠地麵積 12 平方米,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 310 天,一級天數超過 50 天。

廊坊科技力量雄厚,域內有 13 個國家級科研機構, 21 所高等院校和 20 所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東方大學城已有 30 多所高校入駐。同時,京津眾多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為近在咫尺的廊坊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東方大學城是由北京市外企服務總公司投資興建的高校密集型教育基地,它位於廊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 緊靠京津塘高速公路,計劃投資 120 億元人民幣,用 8 年時間建成一個占地近 2 萬畝, 780 萬平方米建築麵積,可容納 15 萬學生, 5 萬教職工的現代化大學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海澱走讀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已入駐大學城學習和生活。東方大學城擁有完整的商業、郵電、醫療、金融、公安等保障服務係統,一個以 " 科教興國 " 為目的具備產學 研一體化特征的現代化教育科技城市已初步形成。東方大學城的建設率先開辟了社會力量參與大規模高等教育建設的先河。


廊坊經濟發展迅速, 1998 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在全省保持先進水平。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環京津經濟圈的中心,大北京規劃圈的腹地,位於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出入口處,於 1992 年 6 月 26 日正式開始建設,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已有 1000 多家企業進區,其中包括美國天河集團、德國魯爾集團、德國西門子、韓國 LG 集團、澳大利亞 BHP 等世界 500 強企業。投資國涉及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瑞典、丹麥、荷蘭、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 30 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初步形成了機械電子、食品、新型建材、輕工紡織、生物製藥為主的五大主導產業。被原國務院特區辦列為向海外客商重點推薦和重點聯係的九個開發區之一。


廊坊地區自然資源豐富, 98% 的區域為平原,土壤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廊坊地處海河流域,水係發達。廊坊地下蘊藏著石油,天然氣,煤炭,石灰岩,白雲石,硬鐵礬土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華北油田采油二廠在霸州市(縣級市)境內。

說到廊坊的特產,我主要介紹些吃食,大家如果有機會去廊坊的話,歡迎品嚐。

廊坊熏肉,先用水將肉煮熟,控控水,在幹鍋裏放上茶葉與紅糖的混合物,加熱至融化,再將肉放在屏屜或淺子上,放進鍋裏,蓋上蓋,文火加熱 3-4 分鍾,即可。色澤金黃,肥而不膩,別有一番風味;

永清“胡記燒雞”是知名老字號,始於清末,至今已有 100 多年曆史,獨家中藥秘方,肉相離而行不散,口味香潤細膩;

香河肉餅已有二百年的曆史,始於“哈家店”,店主是回民,用牛羊肉。據說乾隆皇帝到香河微服私訪,光臨“哈家店”,臨走賦詩一首:香河有肉餅,老嫗技藝新,此店一餐畢,忘卻天下珍。從此香河肉餅傳遍京津;

金絲小棗是廊坊市區的土特產品,色澤豔麗,皮薄肉厚,含糖豐富,甘甜爽口,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廊坊,品嚐小棗後極為讚賞,封為貢棗。現在廊坊已有萬畝供棗基地,年產量 100 多萬斤, 1994 年 10 月曾在全國名優特高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鴨廣梨果型美觀,色澤鮮豔,皮薄肉軟,味道芳香,具有清心潤肺止咳消痰清喉降火解毒之功效,年產量達 2000 萬公斤,是一種大宗傳統的出口產品。

勝芳三絕:勝芳鬆花蛋,勝芳藕粉,勝芳河蟹。

廊坊地區地處京畿,曆史悠久,人文薈萃,有著深厚的文化積累。宋代,廊坊曲藝逐漸繁榮,說話藝術最為發達,演出活動頻繁,元朝時期雖然未曾停止過,但統治階級對曲藝藝人的迫害政策一定程度上製約了曲藝藝術的發展。自清代以後,曲藝藝術漸入高峰,弦子書、木板大鼓、評書、西河大鼓、京東大鼓、樂亭大鼓、京韻大鼓、竹板落子等曲藝形式呈百花齊放。清乾隆年間,香河縣劉宋的鄧殿奎在師承小口大鼓的基礎上,自創京東怯大鼓,成為京東大鼓的雛形;三河市昝辛屯張寒於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創八角鼓;安次區的白雲鵬、駱玉笙形成白派駱派,將京韻大鼓發揚光大。

明清時期各地戲樓林立,戲曲演出興盛不衰,清末河北梆子京劇評劇相繼傳入,後來一些城鎮學校開始上演文明戲(話劇),同時,具有濃鬱鄉土氣息的喝喝腔秧歌十不閑等地方小戲興盛一時。

 

廊坊曆史上除廊坊大捷之外,出現過許多重大的曆史事件和傑出人物,有明王朝時期的劉六、劉七農民起義,元朝開國功臣史天澤,民國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張紹曾,寫下《我的自白書》要“……高唱葬歌埋葬蔣家王朝的現代革命烈士陳然等一大批優秀代表人物,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廊坊市區好去處:


    1
、廊坊市中信國安第一城景區
    2
、廊坊市自然公園
    3
、茗湯溫泉度假村 
    4
、金海溫泉度假村
    5
、廊坊國際會展中心
    6
、廊坊市時代廣場
    7
、廊坊市兒童樂園
    8
、廊坊市文化藝術中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