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冤家

不是文人,隻是喜歡看book。
正文

人的本質

(2008-02-05 11:34:45) 下一個

關於人的本質和人性的本質,古今中外有許多探討。中國思想界把兩性說寫進了教科書。 兩性說認為人性既有社會屬性,也有自然屬性,人的自然性局限著人,從而使人永遠屬於生物,而社會性,則標誌著人屬於人的存在,屬於有別於一般生物的存在。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礎,社會性是人性的核心,社會性高於自然性而居主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最根本特性是人的社會性,人的本質在其現實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是人所處的社會地位和社會集團的不同,決定了人與人的不同。由於社會關係不同,人的本質不同,人的本質不是永恒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關係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在階級社會中,人的本質主要表現為階級性。

我原來很天真,對於出身向來不太在意,近年來才發現,我的貧下中農家庭背景對我看待問題的影響是多麽的深刻,還有我念的學校和我的出生地,也不僅在我的社會關係中起重要作用。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曆史悠久原來交通不太發達的國度,這一點尤其突出,出門在外,中國人老鄉和校友觀念非常強烈,為了生存,大家團結起來互相幫助為集體利益而鬥爭。這大概也是中國人容易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另一個例證。誰說中國人不團結?中國人是小團體主義嚴重,隻是國家概念相對弱一些,畢竟國家原來不是普通民眾的國家,國家原來是屬於皇帝家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想幹大事的人的想法,小老百姓真正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小日子。

經曆了許多之後,現在看到一個中國人的某些行為,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竟然是,他什麽出身?他家解放前是地主資本家還是知識分子?自己都覺得很搞笑,可見原來中國在某些關鍵時刻比如入黨或者發現問題的時候,對一個人內查外調,不是沒有道理。林語堂在論女人時說到,無論談什麽題目,女人總是攫住現實的。怎麽個攫住現實呢?比方女子在社會中介紹某大學的有機化學教授,必不介紹他為有機化學教授,而為利哈生上校的舅爺。我現在看到某教授,年輕的會查一下他導師是誰,年老的會注意一下他都有哪些學生,我是比原來現實許多,從而也逐漸開始抓住這個世界的本質了。

人既有社會屬性又有自然屬性,所謂自然屬性是指人的肉體存在及其特性,自然屬性是人存在的基礎,而隨著這具有共性的人的肉體的存在,人性是否具有共性呢?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思想家,都是從善惡的角度來闡述人性的。

在中國思想史上,孟子的性善論作為儒家正統思想廣為流傳影響深遠。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孔子說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宋代啟蒙讀物《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荀子認為人性為惡,而非為善。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縱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矣。荀子的門徒李斯、韓非子等,是性惡說的支持者。尤其韓非子,更是堅定地認為人性本惡,並由此毫不餘力的主張用嚴刑峻法來安民定國。

還有性兼善惡之說。主張性兼善惡說的代表人物有周代的世碩,漢代的董仲舒、揚雄、王充,唐代的韓愈等。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董仲舒則把陰陽五行的天道之說附合到人道之說,形成一種比較周詳的天道人道觀。他說人之誠,有貪有仁。仁貪之氣,兩在於身。身之名,取諸天。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天有陰陽禁,身有情欲衽,與天道一也。也就是說,一分陰陽,陰陽合一,人性含有善與惡的兩種潛在因素,或現其陽為善,或現其陰為惡。揚雄觀點同董氏,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韓愈的人性觀是性三品說,他在董仲舒提出聖人之性、鬥箕之性、中民之性的理論基礎上,認為人性有上中下三種可相互轉化的道德層次。他說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而王充,則幹脆說有三種人,有的善,有的惡,有的善惡兼有。他說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楊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

至於西方,尤其歐洲,也有從善惡的角度來界說人性的。基督教的原罪說就是一種典型的性惡論。它認為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因違背了上帝的意願犯了“原罪”,亞當和夏娃的子孫們,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即負有深重的罪惡——“原罪”。因此,人要用懺悔和良好的工作以及服從某種禁忌、戒律等來獲得全能全知上帝的救恕。否則,人的靈魂就不能進入天堂,而隻能淪落於地獄。歐洲思想家奧古斯丁、馬基雅弗利、霍布士、叔本華等,皆持人性為惡的觀點。

性善論者,西方有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學派和盧梭。古希臘斯多葛學派認為人雖然有自利要求,但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則進行協調,從而取得和諧。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則認為人性原來都是善的,原始社會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樂、天真而自由,隻是由於曆史發展與社會製度等原因才變惡。

持性有善有惡觀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康德。柏拉圖認為人有欲望、意誌和理性。當理性能駕馭欲望和意誌時,就能獲得善。反之,就是惡。亞裏士多德也認為人有理性和情欲。人生的目的在於用理性節製情欲於一個合理的狀態,恰當好處,以獲得人生的幸福。康德則認為人有兩個我,一個是“實我”,一個是“真我”。“真我”是理性主導的我,“實我”是情感主導的我,“真我”因為善性的約束而高於惡性欲望的“實我”。

西方主張性無善惡的,首推英國近代思想家洛克的人心白紙說。該說認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紙的,根本不存在善與惡的問題,善與惡的心理觀念和道德品質,都是後天的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造成的。此外,後來的美國哲學家詹姆士和杜威,也可以說是性無善惡論者。杜威站在實用主義的立場上,認為善絕不是什麽玄而又玄的東西,它僅是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的事物而已,是相對的價值判斷。適當教育,人性都有發展成善的可能性。

總之,所有這些思考與探索的目的,除了對人類自身的認識之外,主要是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如何達到社會運行的合理與和諧。具體到每個人對於人性的認識,則是與所處的社會關係文化氛圍以及人生體驗密切相關。認識決定行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