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人生一出戲,哭笑都是過眼煙雲,凡事ENJOY就好.
正文

回的燈的貼,關於Mild Hearing Loss要不要帶助聽器。

(2008-06-27 23:46:52) 下一個
六歲的孩子,其本過了學語言時期。如果家長覺得他語言發展沒有什麽問題,當然能理解家長會覺得戴助聽器沒有必要。

弱聽的人,一般是某段頻率聽不清或聽不到。比如我的孩子他就是低頻的聽不到,英文中的很多輔音都是低頻,所以他說Bob the Builder 時,他就說成Bo the Duilder. 孩子家長知道孩子是那段頻率聽不到嗎?

我的孩子從三歲確診聽力損失配助聽器到現在四歲半,也有一年半了。因為他還處在語言發展期,所以他一般上幼兒園都帶助聽器。但在家,我們都說中文,他就不帶了,因為中文是Syllabic Language, 不存在漏掉輔音的問題。

我覺得帶不帶助聽器要看孩子需不需要,而不是礙於麵子覺得好像讓人看到殘疾就不好意思。我也經過一段這個時期。有一次我帶他上超市,他坐在Trolly上,一個樣子慈善的老頭在他後麵,問我,他兩個耳朵都要助聽嗎?我說是。這老頭一句話,其實隻是他好奇,而且我也可以聽出他其實是同情孩子的,但讓我心裏非常難過,因為我的孩子被注意是因為他有殘疾。雖然這隻是一個小小的殘疾。

但看到孩子在幼兒園一天比一天合群,開朗,快樂,再也不躲在角落一個人吃手了,我心裏覺得所作的一切都值得。三歲小孩,他也有self consciousness,而且助聽器初帶時的確不習慣也不舒服,我,他爸爸,還有幼兒園阿姨也算是要想想辦法。

其實想一下,有些小孩視力有問題,要戴眼鏡,有些小孩很喜歡學習,但社交能力較差,有些小孩愛動手,但比較調皮,我的孩子聽力不好要戴助聽器,和他們有什麽區別呢?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每個人都十全十美,難以想象這個世界會多麽Boring。

另外,西方社會, 對殘疾人其實好過正常人。先不說超市裏給殘疾人留下的最方便的停車位這些硬性規定,最重要的是普通人對殘疾也有很多認識。有一次我帶孩子去參加Fire Satation的Party,一個fire Fighter問我孩子幾歲,當時他沒帶助聽器,所以沒聽懂(弱聽的人在嘈雜環境中聽力會受很大影響)我代孩子回答了,同時告訴他我孩子有弱聽,那個好handsome的救火員馬上把我孩子抱了起來,說他Beautiful,後來一直都是抱著他介紹救護車的用途等等。(我想他一定知道弱聽的人必須離聲源要近一點才能聽清楚。)


希望我上麵寫的對你侄子有幫助。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