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

及時報道中國大陸發生的新聞事件,追蹤調查事件真相,構建公共傳媒平台。
正文

《百姓》雜誌08年又重磅出擊 揭陝西百萬移民款

(2008-01-04 09:10:01) 下一個
《百姓》雜誌08年又重磅出擊 揭陝西百萬移民款
(博訊北京時間2008年1月05日 轉載)
    
    (此稿來源:《百姓》雜誌08年第一期“http://www.baixingzazhi.com/article/show.asp?id=474)
     (博訊 boxun.com)

陝西華縣百萬移民款惹爭議

    
    記者張均澤 張冬生
    
     “我們的問題反映近四年了,沒人管!”村民代表王牛娃很氣憤地對記者說,“因為上訪,當地政府官員稱我們是刁民,整天跟他們漫天要價。實際上,我們隻希望政府解決澗峪水庫遺留的移民問題,不存在非分的要求。”
    
    益民工程暴露問題
    
     村民王牛娃所指的澗峪水庫,是一座以城市供水、灌溉、防洪為主,兼顧發電的綜合利用水利工程,是陝西省“十五”計劃的重點水利工程項目。該水庫總庫容1280萬立方米,屬重型III類水庫。澗峪水庫位於華縣東陽鄉境內。
    
     據渭南市水務局渭水字[2003]586號文件記述,因建設澗峪水庫,水庫淹沒影響涉及華縣東陽鄉南堡行政村仁義二組、西澗峪行政村一組,需要規劃遷移安置移民58戶,共221人,分散安置在東陽鄉境內六個行政村內。移民安置總費用346.43萬元,其中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114.65萬元,地麵附著物補償費177.51萬元,搬遷運輸費12.16萬元,基礎設計補助費22.1萬元,實施機構管理費20.0萬元。澗峪水庫移民安置費用由渭南市澗峪水庫建設管理局根據《投資包幹協議》及移民工作進度及時撥付,華縣人民政府根據市政府核定的總費用由移民遷移安置工作機構包幹使用,設立專戶、專款專用。
    
     按照計劃要求,澗峪水庫於2003年4月開工,2006年建成水庫。所以,渭南市澗峪水庫管理局與華縣政府、東陽鄉政府進行了協商,水庫淹沒區的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必須於2004年5月15日前完成。時任東陽鄉人民政府的鄉長郭立新、副鄉長付強全麵負責澗峪水庫移民搬遷安置工作。
    
    然而,自2004年2月9日至今,華縣西澗峪行政村一組村民就針對澗峪水庫移民款問題進行舉報。據村民反映,2004年3月份,渭南市水務局分批給西澗峪行政村一組共計撥專項資金346.43萬元,但東陽鄉政府實付村民202萬元,剩餘的140萬元去向不明。至今,村民舉報的澗峪水庫移民安置問題沒有落實解決。身為澗峪水庫安置工作的負責人郭立新早已升遷為東陽鄉黨委書記,副鄉長付強則借調到華縣百廣電局任副局長。
    
    
    
    百萬移民款去向不明
    
     2007年12月4日,記者從北京趕赴華縣針對西澗峪行政村一組村民舉報的問題進行了采訪。
    
     村民李月梅告訴記者, “建設澗峪水庫時,我們村僅54戶,計劃搬遷188人,應補償346.43萬元。而東陽鄉政府卻虛報為58戶,從中謀取錢財。”
    
     李月梅說,在補償地麵附著物時,東陽鄉人民政府用電腦自造補償標準進行克扣。如文件規定豬圈是每平方米50元,而東陽鄉人民政府擅自按照每平方米15元進行補償。在墳墓補償中,按照上級文件規定,墳墓每座300元。而東陽鄉人民政府在自造的補償表格中分為新墳和老墳兩類,價格新墳每座300元,老墳每座100元。
    
     部分村民向記者透露,由於地麵附著物的標準不同,有些村民采取了“活動關係”的方式,請求鄉裏負責搬遷工作的領導將房屋的數量進行改動,從三間變成了五間。20間90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的房屋,匯報給上級部門時卻成了3678平方米。
    
     在調查走訪中,村民還向記者反映,有些領導幹部利用手中職權,不斷撈取移民錢財,還向上級虛報部分移民款。有些移民明明從鄉政府領走了8千元,但是鄉政府的電腦打票卻變成了兩萬八千元。有的移民已經不在人世幾年了,鄉政府照樣給其辦理領取移民款。如村民李麥香實領移民專款4550元,可在東陽鄉人民政府付款名單上顯示2.1萬餘元,相差的移民款去向不明。
    
     根據西澗峪行政村相關各戶所領取的移民款項,記者大略統計了一下:地麵附屬物補償約102萬元,安置費人均4000元,搬遷費人均550元,兩項共計100萬元,總計202萬元。剩餘的140萬元不知流向何處。
    
     “我們曾經到鄉政府要求公開移民款的賬目,鄉長郭立新、副鄉長付強不與移民見麵,也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答複。後來。我們就針對百萬移民款的問題向上級舉報上訪,鄉政府就指派村支書對我們這些移民進行恐嚇威脅。”村民王牛娃向記者訴說。
    
     村民王牛娃稱,他們曾向省、市等有關部門反映移民款題,都沒有得到答複。後來,鄉政府的一位幹部私下透露,東陽鄉人民政府向市裏謊報移民安置工作已經落實到位,市裏因此不再過問移民問題。直到今天,140萬移民款還沒有發放到村民手中,東陽鄉人民政府政府沒給5戶移民分配宅基地,3戶移民沒有建房居住。文件規定供應的水電設施也是移民自己投資建造的。
    
    
    
    爭議難以查清
    
     12月5日,在華縣縣委宣傳部的幫助下,記者采訪了時任東陽鄉鄉長郭立新和副鄉長付強。
    
     郭立新一見到記者就顯得十分怒火。郭拿起村民的舉報材料稱,他已經看過很多遍了,感覺非常氣憤。“曾有媒體采訪過此事,僅是單方麵聽信村民的謠言,最後也沒有進行曝光。移民搬遷工作結束時,相關部門從來沒有找過我談話。我認為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 沒必要擔心媒體的調查。況且我是中共黨員, 為村民辦事反遭近四年的誣蔑,實在讓人難以承受。我已經把村民舉報造謠的情況向縣領導反映了,我要求他們給出一個交代,否則我不會罷休的!”
    
     郭立新隨後向記者簡單陳述了當時移民工作的安排及相關進展,郭承認,當初的移民安置工作確實出現了漏洞,但沒有像村民舉報的那樣嚴重。鄉政府肯定有人拿了錢,或者是在移民款上麵動了手腳。郭反映,在其接受記者采訪前夕,還有移民上門找他說情,以便獲得大麵積的宅基地,最後被他堅決拒絕了。
    
     “如果貪汙了百萬移民款,我早就發財了,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清貧了。”郭立新一直跟記者“喊冤”。隨後,郭立新還帶記者到其不足一百平方米的住所進行拍照。
    
     而付強介紹,按照上級部門的計劃要求,時任東陽鄉副鄉長的他必須於2004年5月10日完成移民搬遷工作。當時,付強主要負責移民搬遷及相應的資金支配。在安置移民搬遷期間,曾有村民屢次到鄉政府反映房屋及地麵附著物的補償價格存在差異的問題。付強曾代表鄉政府將情況匯報給上級部門,上級稱按移民實際情況酌情處理。當記者問及鄉裏的地麵附著物補償標準與市裏文件存在差異時,付強則說是鄉裏討論決定按照當地實際情況來補償的。
    
     針對村民舉報百萬移民款被瓜分的問題,付強表示自己很無奈。他認為這是村民有組織、有計劃的行為,幕後肯定有人操作。付強告訴記者,自己並不缺資金,何必要貪汙移民款,況且涉及的是百萬移民款,自己沒有膽量貪汙。
    
     華縣宣傳部副部長曹國穎則明確地跟記者說,郭立新和付強都是與其共事過的好朋友,希望記者能認真調查,盡量把問題“地方解決”,不要公開。
    
     記者了解到,水庫移民是社會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直接關係移民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強。
    
     2006年間,國務院曾召開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水庫移民工作會議,對做好新時期水庫移民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國務院要求,各地區要加強對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堅決查處拖欠、截留、挪用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
    
     在華縣縣委宣傳部給本刊的回函稱,“領導十分重視,成立專門調查組展開調查,待調查清楚後,給本刊回複。”但直至本期《百姓》即將付印出版也未能收到華縣的任何回複。
    
     如今,陝西華縣澗峪水庫移民搬遷安置問題沒有落實解決,百萬移民款一直在爭議中遲遲沒有實施清查。記者希望地方政府真正做到“對移民安置費用要加強管理,專款專用。嚴禁以任何理由或形式挪用、侵占、截留、揮霍浪費移民資金,違者必須嚴肅處理”。 _(博訊自由發稿區發稿) (博訊 boxun.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