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留傳-見不到父親的孩子

(2020-05-23 17:03:56) 下一個

父親的缺失是個普遍的現象,如果觀看《動物世界》,你會發現許多動物都由雌性單獨撫養後代,雄性隻是生殖過程的參與者,頂多再充當一個象征意義的存在。而人類的家庭組合無疑更高程度的保證了後代的存活率,起碼分工更公平有效的讓父親也有了活幹。但是教育專家們仍然不肯放過男性,於情於理都要把男性束縛在家中,好叫他們老老實實的盡父親之責任。這個任務實在艱巨,回想家庭史中的父親篇,很難令人抱積極態度,因為父親承擔了掙錢養家的責任,迫於職業壓力,往往遊離於家庭之外。直到如今中國農民工還是背井離鄉去大城市打拚,將孩子留在家鄉,往往春節才回家一次,可憐的留守兒童一年隻見一次父親。這是最大的兒童的付出,有的孩子連母愛都被剝奪了。《時代雜誌》曾經以中國農民工群體形象為封麵,顯示了這個時代中他們重要的社會貢獻,而他們的孩子在後方的掙紮卻不太方便被看見。

 

實際上,在中國經濟崛起的曆程中,每一個人都曾努力、付出,就算心中並沒有社稷大任,為了小家的繁榮,為了自己爭一口氣,也需精殫力竭。在時代的驅使下,沒有人能夠停下來,過另一種生活。大概十多年前,我碰到了一批又一批這樣的中國留學生,見不到自己的父親,他們的父親不是農民工,而是有頭有臉的既得利益者,能夠一擲千金送孩子到海外留學,卻同樣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我曾經根據大綱要求常常做一項課堂活動,調查親子關係,結果往往類似於:第一位調查對象說他一年隻見父親三次,他的生日,奶奶的生日和春節那天。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為老人過個生日,再為孩子過個生日,自己和妻子就算了,一年忙到頭連個生日都沒時間過。未成年的孩子對此沒有抱怨,也沒有感激,他從出生就這樣過,並不知道理想的家庭應該怎麽樣;第二位的回答盡量控製了聲音,但是聽得出腔調裏的哭喪:我跟我爸沒法說話,也沒說過幾句。我爸說了,錢隻打到我18歲,18歲以後就靠自己掙了。18歲以後一個中國小留怎麽在澳洲掙錢?大概當年那些送孩子出國的人都學了些西方的皮毛,以為西方一條鐵的定律是父母在孩子成年後就不再對其經濟負責,也有可能壓力大的人容易表現殘酷。這位父親到底有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我不得而知,但是那個無情的承諾肯定傷了那位同學的心。很多家長會視情況反悔,重新製定政策,家裏人嘛,尤其是子女,軟磨硬泡之後又繼續打錢不是不可能的;第三位同學胃不好,經常以胃痛為借口不來上學,他說自從出生父母都很少見到,從幼兒園開始就全寄宿了。小時候調皮,不聽老師的話,不按照飯點吃飯,要麽不吃不喝,要麽胡吃海喝,就落下了這個病根;第四位同學和父母倒是住在一個房子裏,可是也見不到麵,隻能看見留條。那時智能手機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年輕人最新的器官還沒有形成,不能發短信,孩子回到家看見留條才知道父母的行蹤。後來他也開始留條了,父母想見他也難,隻能從留條中了解一點兒子成長的軌跡。

 

根據前人設置的教學劇情,我要宣揚的是中國家庭特色,中國人如何看重家庭,扶老攜幼,幾代同堂;而西方文化如何淡化家庭的功能,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疏遠,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和束縛都相對減少,祖輩參與孫輩成長的意願驟降,等等。這個調查使我的理論基礎崩潰,簡直沒有信心把事業進行下去。我和白人同事談論家庭價值觀,他們中有的人與父母同住,有的繼續收留了30多歲的子女賴在家裏,有的甚至照顧沒有子女的叔叔或者姨媽。我的課再按照刻板印象講下去就成了照本宣科、自欺欺人。西方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確改變了家庭的結構,但不是一刀切的改變,人們努力維係著人性中溫暖的一麵,與家人、社區盡量和諧共存。相比之下,上世紀末開始的中國經濟的騰飛更大程度的衝擊了中國的家庭。這一批學生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淪為了留守兒童,有的有祖輩照顧,有的有保姆,還有個學生竟然是自己住,她的父母都是海外務工人員,從高小開始便理所當然的安排起自己的生活來,每天放了學就去買菜,然後回家做飯、學習,井井有條。十幾歲的孩子的確有能力照顧自己,放在一百年前不都成家立業,獨當一麵了嗎?

 

這回輪到西方抨擊東方了。白人老師問我,你們所說的家庭價值觀到底是什麽?做父母的為什麽生了孩子卻不陪伴?難道給錢就行嗎?西方的教育學家們將父母五花大綁,極盡鞭撻之能事,做父母的驚恐不已,又有政府機構插手家務事,對不合格的父母剝奪撫養權。孩子獨自留在家裏和出去工作的年齡上限越來越高,法律上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越來越緊,習慣了這些製度和生活方式,某些中國小留的成長曆程令白人老師匪夷所思也痛心不已。可是這些小留們卻以樂觀的態度麵對現狀:隻要他們給我打錢就行了,沒有他們在身邊煩,我過得更開心。他們說這話時已經十幾歲了,十幾歲的人當然會這麽說,不知道幾歲的他們怎麽想的。我讀了很多西方的育兒書,誠惶誠恐的做家長,教育學家說,幾個晚上的分離就會給孩子留下終身的創傷,那幾千個晚上的分離會怎麽樣? 

 

跟小留們命運相似的還有半移民家庭,母親帶著孩子住在海外,接受西式教育,父親留在國內掙錢養家。按照理想的教育模式,父親匯過來的錢不能替代父親本人的存在,可是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馬雲之流巴不得人人996,華為也提倡近乎殘酷的奮鬥精神,中國的繁榮是幹出來的,好幾代人的付出。但是我們應該記住,不光是兵強馬壯的成年人戰鬥在一線,他們的孩子為國家的崛起犧牲得更多,他們失去的是一個正常的家庭和整個童年。

 

也許我太矯情了,把教育學家描繪的正常看得太重,誰說教育學家認定的父親才是好父親?一千個人心目中的好父親即使沒有一千個版本,至少應該有十個。但是如果讓我決定,我會不厭其煩的一千次選擇陪伴,看見缺失家庭關愛的孩子我就心痛。 

 

最近這十年來,小留們的家庭情況好了很多,總的來說都有父母雙親的陪伴。最普通的生活也是最正常的生活,這隻能說明中國已經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曆程,正在向真正的小康發展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木木架子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讓人思考。
錦西 回複 悄悄話 不是你太矯情了,你的想法是正確的。而是現實太令人失望。小留,中留都充滿了不確定性。過去有句話叫;子不教乃父之過',男老師也特別重要。中國教育是很投機的,失敗的教育,再過十年,二十年,就會顯現出來人,優秀人才的缺乏,現在,就稱職的不多。你寫的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