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文語境就有紅迷,這一點我越來越相信。
上網搜一搜紅迷多如牛毛,不一定都擅長表達,一寫一大篇,但是隻要看他們留言的中肯就知道他們有多癡迷了。網上紅迷有一些值得一提,比如三月飛春雪,整個博客都收集的是關於紅樓夢的資料圖片,豐豐富富,給網友提供了太多的方便。還有一位,滿滿登登地在博客裏充斥著針對新版電視劇的批評文章,一寫就好幾千字,文章質量非常好,而且有理有據,配上圖片,做了很多功夫。網友留言問,如此痛恨的東西何必浪費了生命去看?這位回答:因為迷的段位太高,凡紅就看,為了批之有據硬逼著自己懷恨看了45集。如此衷情,引得數十網友競折腰,對其敬業精神崇拜有加。敬業到這個款式可謂癡,癡到叫人發笑,叫人想起早年還珠格格的流行中有一批追隨者就是每集必看,邊看邊罵,那也是一種癡迷,隻不過他們不願意頂還珠格格迷的頭銜。寶玉本人就時常發呆發癡,我們若理解了他,應該也能理解紅迷的癡。癡是曹雪芹錮信的一種高貴的人生境界,看了紅樓夢裏的癡,再去看網上紅迷的癡,心有戚戚焉。
拍攝八七版的演員再聚首我原來不打算看,因為還端著某些蠻自我的認識,看不慣太過熱鬧的綜藝節目。年齡和經曆叫我放下來了,又被那個忍恨看四十五集新版的博主感動,就舍得自己了,整個兒毫無保留地沉迷到與八七版紅樓夢有任何關係的信息和節目中,陸續把每一個八七版的再聚首節目都看了,加上大量的采訪視頻。想這些人活了三年紅樓,又不斷地回來重溫紅樓情愫,紅迷段位也相當高了。雖然這些節目都不如紅樓夢本身那麽高雅深刻,卻是活生生的人間事物,演員們又跟我一代人,看到他們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通透,喜不自禁。你看歐陽奮強十幾年前還在為事業較勁,不能輸給紅樓夢,這兩年就放下了許多,隻求健康快樂地活著,做多少事已經不重要了。一年一年地,從不同的訪談節目就能看出來,歐陽在漸漸老去的歲月裏,頭發雖然白了,卻度過了中年的尷尬,越老越隨意性情,看那麵相與年輕時候的俊俏另有一種魅力。演史湘雲的郭霄珍當年被歐陽奮強捉弄氣得大哭,年輕人自有年輕人的驕傲,現在卻表示能有那樣的青春被捉弄過,就是幸福,情願如此,這就是活開闊了,怪不得這些年她越來越漂亮,良好的心態從相貌上透露出來。郭霄珍在事業上不比佼佼者的飛黃騰達,卻能溫和、積極地參加每一次聚會,珍惜劇組裏的人情,這也是人生裏的一個重大成功啊。演寶釵的張莉多年以來不跟劇組聯係,近年卻每每參加劇組的聚會,人到中年的感悟都一樣,金滿箱銀滿箱不如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聯係。
能夠把對紅樓夢的熱愛變成職業,戴上紅學家頭銜的人自然也是紅迷了。這些人有他的優勢,比較理性,組織自己思維和材料的能力也強,紅迷做得有章法,有持續性。他們為其他紅迷理解紅樓夢做了很大的貢獻,又全了自己癡迷的業,可謂兩全其美。有些作家自己寫得不錯,可是更崇拜紅樓夢,晚年也做了紅迷搗鼓這本比他們自己厲害的東西,還不少呢,張愛玲、王蒙、劉心武、馬瑞芳等等,寫了讀書心得,發表了讀書探佚。這些人當然都有自己的性情和好惡,喜歡誰不喜歡誰,有的人就表達得明明白白,他的立場一明白,底下群眾就紛爭了。於是我再次領略曹雪芹的高妙,他二十多歲就寫紅樓夢,還是在境界上把身後的這些活了大半輩子的名人名家甩了好幾條街。你看他就算有分別相,也含而不露,你抓不到他的把柄,他聰明到不授人把柄。他把人物寫得那麽複雜多麵,叫你喜歡上一個人物吧,又忍不住要批評他的另一麵,所以紅迷就吵來吵去沒個休止。更可惡的是,他常常以全知視角來寫,偏偏在撲朔迷離的部分又變成了一個不知底裏的旁觀者,把他對人物的揭示和看法隱藏了。
我讀了這些年的紅樓夢越讀越收斂了鋒芒,也不知道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跟現實生活一樣,周圍的人都有不同的特點,最熱情的到了大是大非裏也許就銷聲匿跡了,倒是那淡淡的人出人意料地伸出關鍵之手。紅樓夢裏的人物都有長短,曹雪芹沒有任何偏見地塑造他們,是他的聰明,更是他的寬厚與透徹,我願意相信寶玉的性格就是曹雪芹的性格,那樣關切、細心、不偏不倚、博愛世界的風格流露在字裏行間,才是紅樓夢真正動人之處。人物的命運,還有你到底喜歡不喜歡,都不重要了。我想曹雪芹心中有一個大的悲憫,就是對人類整個命運的悲憫,不管我們有多少不同,都在一個命運的大悲劇裏,隨時幻滅,一切的愛與恨都太主觀太短暫。但是廣大的紅迷就好像寶玉身邊的一大幫丫頭那般,不管寶玉怎麽博愛,還是爭風吃醋、你爭我鬥。
不過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說寶玉如果在賈府裏老了會變成賈赦的論斷,很是悲涼。我們這些紅迷老了會變成寶玉痛恨的魚眼睛,也未可知。世道變化,人能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