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小心看了新版紅樓夢,被驚到,痛到,回去複習了幾遍老版,聊以釋懷。誰知引發了新的一輪紅樓情結,痛看了幾回,不識肉味,隻得寫下來疏通一下。
此處先講講黛玉:
寶黛之間的愛情基礎乃同為性情中人,可以共讀西廂,同葬落花,但是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性格、認識上的差異和互補。
黛玉冷傲,寶玉溫和;黛玉透徹,寶玉執著;黛玉孤絕,寶玉難舍;黛玉不食人間煙火,寶玉專注於生活的細節。這些差異使他們領略欣賞人間的異樣風景,引起興趣,和相互關注的好奇,也在靈性上互相點醒、點撥。
很多人不理解黛玉的脾氣,其實黛玉無處不在,那些戀愛中的小女孩跟她很像。我們看見黛玉不停地無理取鬧,可她就是那孤傲的利器,不斷地探試生命的極限,愛的厚度,和自己痛的深度。她試探的方式不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斷絕,不要再見麵,不要再說話,去死,死了才幹淨。她這麽說,也是做得出來的。年輕人自殺率高,就源於這時候對生命新鮮而又尖銳的感受。我記得我在十幾歲時的感情就非常飽滿,絕對,愛憎分明,喜怒形於色。看了一本書,一個電影,就為裏麵的角色日思夜想,表麵上看,對外界反應遲鈍,整個人裏麵卻塞得滿滿的,一戳就破。那麽激烈的情緒囤積在腦門子上,堵在嗓子眼裏,做出激進毀滅性的事來都在意料之中,甚至水到渠成。
若沒有賈母的疼惜和寶玉的愛戀,黛玉倒也鬧不起來,畢竟鬧情緒必須有受者。大家都決絕的時候自然就會鬧不下去,比如夫妻吵架,你狠,我比你更狠,就無可留戀,冷到骨髓裏去了,破裂乃遲早的事。黛玉的孤絕一定要有寶玉的溫和來消解,但這孤絕不會消失,本性裏已經形成的東西不會完全轉型,必定要在環境的優劣變化中凸顯或者掩蓋下去。
黛玉的這個孤絕很尖銳,自然也很脆弱,狠話都是黛玉說出來的,但是如果寶玉當真,她就完蛋了。比如寶玉夾在黛玉和湘雲之間的時候就不顧一切地走掉了,黛玉見狀並沒有實踐一輩子不見麵不說話的誓言,反倒趕來打探,準備何解。表麵上黛玉是強勢、專橫的一方,寶玉須賠小心、打躬作揖請罪,誰真正擁有強大的內心不能說不分明。黛玉放狠話的時候既有狠心閉眼縱身一跳的決絕,又滿懷著對寶玉的極大信任,或者說對他們這份情緣的信任。又挑戰又信任,越信任越挑戰,就這麽活在危險的遊戲裏。少年時自然玩得津津有味,還不知人間疾苦,尚無責任負擔,尋死覓活的,不過是一個人瞎折騰,害不到別人,所以才能兩廂情願地奉陪玩下去,隻在兩人世界裏。
我說黛玉在玩遊戲,是她這種文藝女青年的喜好罷了,她需要過山車一般的刺激,從全盤受寵到孤苦無依,從高潮到低穀,才造就她愁腸滿結,詩情縱橫。什麽君子之交淡如水,對她的性格和年齡來說都不合適,她有青春為代價玩一把。也正因為她生命的本質就是孤苦無依,所以才自毀一般地追求那個全盤受寵。
至於寶玉那一邊,我一方麵感歎他的寬容與細心摯愛,一方麵又覺得他需要黛玉的孤絕不斷挑戰來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麽。生活中不乏類似的小兒女,都是女生表麵地脆弱地高傲強勢,男生往往低聲下氣,看似不公平,難理解,實質上演盡了動物世界的規律,看哪一頭公獸不是力克群雄之後又在雌的麵前做小俯就才能得手?不是說小兒女們鬧著戀愛的時候一定有“性”在腦子裏盤算著,他們還比較懵懂。正是這目的的模糊釀造了愛情,使他們在通向性的道路上有機會演繹許多故事,使情感顯得飽滿而且色彩斑斕。成年後,目的會過於直接,少了很多夢幻與色彩,寡味許多,但是我們知道,成年人平靜的感情才真正擁有質感和厚重。少年人不稀罕質感和厚重,他們要的就是磨難,走向邊緣的刺激,因為他們還在探測感情的空間有多大多深,而探測的勇氣本身就帶有孤絕的味道。對於寶玉來說,寶釵是乏味的,她雖然聰明絕頂,萬事妥帖,卻因循守舊,在儒家教導的掌控下亦步亦趨,可以一眼望到生命的終點。我年輕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對未來的了如指掌,沒有了新奇的挑戰還有什麽活頭?黛玉的胡鬧中包含著充滿生命力的劍走偏鋒,她步步走向毀滅的試探的勇氣更加令人著迷,她使人想到極限,孤絕至此,細若遊絲,還能怎樣?寶釵入世的圓融在成年的世界裏固然是好的,在小兒女階段就太老成無聊了。如果少年的黛玉能夠在成年後變成寶釵就是人間絕美之事了,解了曹公的尷尬。
黛玉的孤絕也是透澈。對人生的沉迷與痛心疾首相輔相成地在寶玉的生命裏作祟,黛玉卻一眼看到終極。幼年喪母,少年喪父,孤苦無依,寄人籬下,命運使她不斷地在悲苦中咀嚼生命的意義,不需要為填飽肚子掙紮,又加深了她的思索,有時間也有空間去領悟。領悟需要孤獨的心靈去完成,活在熱鬧溫情中的人很難作業,所以釋迦摩尼才要出走皇宮,到野外去頓悟。黛玉不得不看淡人生的聚散,人間的福分,因為她兩度離喪,得不到福分,隻能刪除期望來避免失望,一旦期望被刪除,就直接領悟了,無立足境,是方幹淨。她的早夭是有象征意義的,古來才子多命薄,人間似乎就是才華要以福淺為代價。她孤獨地走上不歸路,並非她個人的選擇,隻是宿命,與人間短暫的繁華形成對照,反見得她才是人類宿命的終極。任何眷戀到了黛玉的眼裏都顯得短暫,一廂情願,幻滅迫在眉睫,她心痛歸心痛,卻可以直瞪瞪地麵對災難的來臨,甚至有飛蛾撲火的姿態。寶玉的眷戀和癡迷到了黛玉 這裏就會被打通迷關,人生不過如此,毀滅都不畏懼,日常瑣事何足掛齒?寶釵固然能把瑣事處理得很好,但她的處理建立在世俗的取舍上,為了讓王夫人心安不惜貶損已經死去的金釧兒,為了方便自己而不惜欺騙自己,這在寶玉的價值觀裏無疑觸了底線。人生之無奈隻有借黛玉的逃遁式的空靈才能暫以釋懷。
我覺得黛玉的死亡並不是最大的悲劇,她本人早就決意麵對了,她不怕死亡,怕的是沉淪在無聊和循規蹈矩裏。她尖銳而又敏感的靈魂才是她所珍視的。這種人在生活中也有,喜歡她的人不多,但是一旦發生碰撞就很驚心,似在茫茫黑夜裏看到一顆流星劃過,耀眼驚人,卻難以承受與她的耳鬢廝磨。所以我很佩服寶玉,他必定有一顆極為寬厚、擔待的心,加上欣賞卓越異常的情懷才能陷入與黛玉的深厚感情中。這個絳珠仙子得到神瑛侍者的澆灌,到人間本來是還淚的,卻又收獲了一大堆的溫存和理解,還有什麽不可以放下的?
生命的形態各異,黛玉孤獨而透徹、空靈、早夭,卻得到過最熾烈的愛,何謂命薄?我們也許見過一個性格極不隨和的女人,跟誰都處不好,卻被她的丈夫百般嗬護,就應該理解她是幸福的,因為她不需要跟100個人交泛泛的朋友,她隻要最深的情,泛泛而交對她來說是個負擔,她用情那麽深,實在拿不出那麽多來應付每個人,她選擇了不應付,隻用真性情,她的生命沒有廣度,卻有深度。在儒家文化裏,她屬於放棄了社會意義的人,會遭到批評與論斷,可是民間文化無疑最支持曹雪芹,民眾不需要周文王、嶽飛之類的榜樣,讓他們去成就大業好了。幾百萬字用毛筆抄成的《紅樓夢》說明,做一個自我,不完美,甚至不優秀,不符合道統是多麽地深入人心。我就把我小小的人生過得不求上進了,按照自己的個性發展,我的結果我負責,任憑他人議論,相對於精英的較汁,普通人是最能消融、擔待的。從這裏想來,黛玉的孤絕就是一種生命的形態,絕到她那個地步,就是自我完成,自己負責,就有一種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