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書不育人

(2008-01-03 17:26:24) 下一個

 

有一次去一所重點中學旁聽中文課。老師是一位甜美的少婦,學生是悉尼一帶學業最好的姑娘們。講到“死”的用法,有個學生很聰明地想到“累死了”,並能夠依此類推,說出“可笑死了”,“醜死了”等等詞組。女孩子說得很得意,老師卻皺眉撅嘴,說:不要說這樣的話。女孩子馬上停住,自覺犯了大忌諱,臉上一片飛紅。

 

連我都不知道那些帶“死了”後綴的詞組犯了哪條忌諱,這個本來就誠惶誠恐學說中文的女孩子將在她老師的告誡下如履薄冰,中文這門語言就好似一塊雷區,動不動就踩到忌諱之雷。那麽,連“累死了”都不能說的中文是什麽樣的中文呢?是一個在眾目睽睽下須保持老師風範、中產階級道德風範的女人的甜美中文。

 

有經驗的教書匠都知道,教語言能靈活到哪一步全看老師對學生的掌控程度。在重點中學規規矩矩的女孩子麵前忌諱“累死了”,在我看來非常矯情。可是,當頑皮的男學生課後一本正經地討問“生殖器”和“交配”的中文說法時,我別無選擇地要做道貌岸然狀拒絕教授。否則,這幾個詞將成為全校的口頭禪,尷尬年代的青少年們需要借助他們家長聽不懂的另一個語言來發泄青春期的鬱悶。

 

由此可見,學校教育賦予的隻能是陽光下的學問。至於月光下的學問怎麽獲得就得看各人的造化了。我曾有個學生來問中文的“陰莖”一詞是什麽意思,我告訴他他的發音如此古怪,我實在聽不出他說的是中文的哪個詞。他很深邃地看了我一眼,從我的裝傻姿態,他已經確證了這個詞的含義,並且很滿意這個詞給我的震撼程度。他隻是一個12歲的孩子,如果換成18歲的少年,我可能會有被捉弄的感覺,於是會把他告到校長那裏,他今生唯一的一次關於陰莖的中文討論便以災難的形式結束,他得到的教育將是,這個詞在中文的語境裏與洪水猛獸同級別。而這種教育隻能意會不能言傳。

 

剛入行的時候,我往往用教學大綱來抵擋各種離奇古怪的問題,凡是不在大綱之內的東西一概不予作答。久之覺得自己很沒有想象力和應變能力,就開始針對個案回答問題。但不管怎麽應對,都是把最實質的內容掃到桌子底下,不碰不摸不予理睬,惹急了就大罵,罵你個不懂尊重的怎麽竟敢跟我提這個問題。於是大家永遠隻能在月光下獨自摸索見不得人的學問。

 

中國的一本學生字典把“雞”解釋為妓女的意思,惹得家長大怒。其實從家長到學生,無人不知雞的這層含義,之所以大怒,是居然有人敢把桌子底下的問題放到台麵上來講,而且白紙黑字,證據確鑿。

 

幾個敏感詞句倒還罷了,能躲則躲,學不著也不傷根本,更難教的是人生觀。我不能把自己手頭的任何一套人生觀往下傳。有一套是別人給的,在中國就得了,非常宏大,所謂要做大事,樹立遠大的理想,做偉人,成名成家。把這一套傳給後人,我於心不忍,怕他們鄙視日常生活,把虛無當追求,有朝一日明白過來已經老大不小,於是痛不欲生。還有一套是我自己總結的,引用俗語就是“藝高才人膽大”,遠大的理想跟天生的素質相輔相成,不能在自身素質平庸的條件上樹立遠大理想;要認命,在認命和不服之間尋找平衡點,人不能老跟自己過不去。這一套也不能明說,有諷刺打擊,貶低學生之嫌。

 

有位學生老不來上課,問他為什麽如此自暴自棄,他說,反正這一輩子也幹不到比爾蓋茨的份上了,(他小小年紀就認命,拒絕在平庸的自身上樹立空洞的遠大理想。他看透了那些向某某學習的把戲。英雄是命運造就的,絕非一個平凡人的努力可以達到。)不如就此躺倒,在澳大利亞的沙灘上能睡多久就睡多久。我覺得這個時候不能不說兩句,為人師表者不能看著自己的學生這麽頹廢下去。於是引用聖人,孔子教育我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雖然老莊認為各種形態的生存方式都有其好處和壞處,我們還是應該采用入世而非出世的態度,尤其是你這樣的年輕人。年輕人怎麽了?他說,年輕人就該由著你們騙?由著你們粉飾太平,誇大人生的意義?老師你自己能為多少你明知不可為的?

 

他算是問對了人。我彼時特別頹廢,不光不能知其不可而為,連知其可都懶得為,或者為得非常無奈。工作、買房、生孩子,我樣樣都做了,卻都不是津津有味地做,不做這些我做什麽?我是一個誠實的人,很難拿大道理替自己的行為解釋;同時也是一個頹廢的人,很遺憾自己這一輩子做不了大事,隻能當區區一介老師,隻能幹一些平凡人幹的事,如上班、買房、生孩子。僅僅是區區一介老師,在學生麵前卻不能把自己的頹廢表露,必須打點起精神,做高大狀,說一些自己都不能履行的話。

 

教書容易,育人的話說得太大。我至今忘不了一部美國電影中的老師,兢兢業業做到頭發全白,為了改變一個學生撒謊的習慣,來到學生父親的豪華辦公室,卻被作父親的指著鼻子教訓道,你教你的書,我教他怎麽做人。

 

何嚐不是?我們隻能展示世界的一個麵,從這一個麵鼓吹育人,有誇大其詞之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覺得教做人也是潛移默化吧。那個坐在大辦公室裏的家長自以為可以教得了孩子做人,孩子的出的結論未必與他的相同。所有孩子周圍的信息都對孩子有影響,有的時候小夥伴們的想法比家長的說教更有影響力。有的家長完全是負麵影響,孩子的結論很可能是我長大決不要你這樣的人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