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蓮

人生在世,以誠相待足矣。 我對人生充滿希望,但隨遇而安
個人資料
正文

舒雲:《總政治部主任蕭華倒台記》(十二)

(2022-12-06 15:43:10) 下一個

·一五總政機關保蕭華大會

196728日,周恩來在懷仁堂召開中央政治局碰頭會議,每兩三天開一次會。其中兩次會議的中心議題都是保蕭華。也就是說,中央首長保蕭華的表態,是引起二月逆流大鬧京西賓館,大鬧懷仁堂的由頭之一。

周恩來和老帥們認為,總政治部要恢複正常秩序,關鍵是要保住蕭華。他們征得林彪同意,215日晚,在京西賓館二樓大會議室召開總政治部機關中層幹部會議,由徐立清主持,二級部副處長以上幹部及戰鬥隊代表參加。這個會議規格很高,江青、陳伯達、葉群到會講話。肖力也來了,她不認識總政治部的幾位副主任,還向周圍的人打聽。

江青首先講話,說她在中央文革很忙,全國運動都要管,所以她雖是全軍文革顧問,但顧不過來。希望總政治部盡快恢複正常工作,把軍隊運動管起來。講完她就走了,沒有一個字提到蕭華。接著陳伯達講話,同江青講得差不多,他的閩南話很少有人聽懂,講完他也學著江青提前退場。

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講話,與他們在京西賓館第一次保蕭華的調子一致,怒斥了抄蕭華家的行為,重申必須堅決貫徹執行軍委的《八條命令》《七項規定》。同時強調,蕭華是總政治部主任,不能隨便打倒,總政治部機關必須盡快恢複正常工作等。徐向前特別表態:蕭華有缺點錯誤,但是他肯定是毛主席司令部的人。葉群最後講話,與她上次講的完全不一樣,說林總講了,蕭華同誌是建國以來幾屆總政治部主任中最好的一個,”“有人把整蕭華同誌的幾麻袋黑材料送到我們那裏,林總看也不看,就都叫銷毀了。還說蕭華是支持林彪活學活用提法的,因此應該保護他。會後,李圭立即將六人講話整理打印,送葉群審閱。葉群火了:這些話隻能當場講講,怎麽能整成文字記錄呢?她收走了全部的打印稿。李圭留有一份底稿存在蕭辦,以後蕭辦被查封,這份底稿也再無下落。

216日上午,蕭華指定劉西元(總政治部組織部長)、賈若瑜,每天下午在總政治部大樓七層會議室,召集各二級部長匯報對·一五講話的反映,並據此分析各戰鬥隊的情況。機關多數戰鬥隊雖然基本肯定幾位老帥和葉群的講話,但還是對蕭華持懷疑態度,認為不能否定蕭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錯誤。特別是江青、陳伯達並沒有明確表態,所以機關多數戰鬥隊還是強烈要求蕭華必須認真檢查,徹底承認錯誤。

蕭華則對形勢的估計過於樂觀,以為局麵會很快扭轉,正常工作會很快恢複。他采取了幾個行動:一、到宣傳部、文化部、幹部部聽取群眾意見。各戰鬥隊代表紛紛質問,有的氣勢洶洶,有的雖然平和,但也充滿火藥味。主要集中到總政治部在文化大革命中到底執行了一條什麽路線,對劉誌堅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持何態度,有何責任?蕭華解釋他因病休養,劉誌堅的錯誤與他無關。各戰鬥隊並不認可,要求蕭華必須做認真檢查,承認錯誤

後來,蕭華把組織部、聯絡部、群工部、青年部的群眾代表,分別約到三座門全軍文革辦,聽取意見,答複問題。他還把幾個二級部領導請到家中,或在京西賓館,向他們傳達毛主席保他的談話,以及軍委有關指示。秘書整理了蕭華1959年廬山會議批判彭德懷,1966年春批判羅瑞卿、彭真等五個發言,編成一本小冊子,以軍委辦公廳的名義寫了一個通知,由戰士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前身)連夜趕印了1000多份,發給各總部、院校、軍兵種機關。

按說有蕭華基本是好人的最高指示,蕭華的烏紗帽應該保住吧?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劉誌堅倒台後,蕭華為了過關,費盡心機,他所有活動的目的都是想保住自己,以便穩住總政治部。但收效甚微,總政治部黨委仍難以恢複正常工作。各二級部戰鬥隊對蕭華的批判越演越烈。蕭華非常苦惱,幾位老帥也十分焦慮,多次向周恩來、林彪反映。周恩來決定親自出麵,召開總政治部全體幹部大會,再一次保蕭華過關。經毛澤東批準,大會定在33日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大會周恩來再次力保蕭華

此前的一天晚上,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觀看演出時對蕭華說:蕭華,你寫個簡單的檢討,我給你批一下,就沒有事了。蕭華聽後很高興,連聲說好。不曾想他這個檢討一寫,造反派更加揪住他不放。於是,毛澤東又讓蕭華寫了第二次檢討。蕭華明白他必須拿出一個群眾通得過的好檢討,才能過關。他把鄭漢浩(原蕭辦主任)、夏治行(軍委辦公廳秘書處副處長)等人叫到西山,幫助他起草檢討稿。李圭和秘書江波有時也參加討論。經過反複修改,多次送審,最後審定的蕭華檢討稿不到1000字。

33日,中央碰頭會上,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嚴厲批評衝擊蕭華、衝擊總政治部、衝擊軍隊的惡劣行為,明確提出要保蕭華。當晚20點,蕭華檢討會正式開始。總政治部機關及直屬單位共有幹部、職工6000餘人,到會5000餘人,除支左或有特殊情況都來了,這是總政治訓前所未有的一次大會。為保證蕭華過關,除周恩來講話外,葉劍英、陳伯達、康生等人也有講話。葉劍英主持,他首先宣布這次大會的任務是共同來聽蕭華同誌的檢討發言在蕭華同誌檢討發言之前,我先作一個簡要說明,目的是幫助同誌們對蕭華同誌的檢討,對蕭華本人以及他的一生,有更正確的理解。葉劍英肯定蕭華在曆次黨內兩條路線鬥爭中是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線一邊的,並說明蕭華的檢討稿,中央同意,甚至林總、主席都看了的,今天才來到同誌們麵前作檢討發言。接著他講了當前軍隊擔負三支兩軍任務,急需總政治部的領導。今天,就是要蕭華同誌把文化大革命一段時間內所犯的錯誤,向同誌們交待。當前需要蕭華同誌把總政治部的全部領導責任擔當起來。葉劍英的講話博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蕭華首先檢討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的一段時間內,很不理解,很不認真,很不得力,總想保住軍隊的穩定,而未能積極支持群眾的革命行動,做了一些不完全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線的事。錯誤根源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世界觀沒有改造好。並表示一定要認真改正錯誤,相信群眾相信黨,堅決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和總政治部的同誌們一起,把中央軍委交給軍隊的任務完成好。蕭華念了不到10分鍾,大多數與會者報以熱烈掌聲,也有一些人冷眼旁觀,他們不相信蕭華的誠意,而蕭華並未意識到。至於將來運動怎麽發展,會遇到什麽矛盾,他也沒有多想。總之他的思想準備不足,後來運動的發展情況證明了這一點。

陳伯達講了六七分鍾,他的閩南口音很重,由王力翻譯。陳伯達說蕭華檢討是誠懇的,曆史上是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線一邊的;蕭華由於長期有病,直到810日才回來,在一段時間內犯了些錯誤。但從他的整個曆史來看,他是毛主席無產階級司令部的人。”“我們相信,蕭華同誌在繼續改造自己世界觀的同時,一定會把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做好。”“有的人想利用一個同誌的一時錯誤,就要一棍子打死,那是很不對、很錯誤的。革命的同誌千萬不能上當。陳伯達講完笑著把講話稿給了蕭華。康生講了10分鍾,說他同陳伯達、江青和中央文革全體同誌一樣,認為蕭華同誌的檢討是誠懇的,是願意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改正錯誤,改造自己的。康生列舉了蕭華在建國後幾次黨內大的路線鬥爭中,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線一邊,是毛主席無產階級司令部的戰士。”“蕭華同誌在與羅瑞卿鬥爭中起了積極作用,在去年4月和5月都與彭真作過堅決鬥爭。”“蕭華同誌雖然犯了一些錯誤,但他是能夠改正錯誤的。

周恩來最後講話,受到全場的熱烈歡迎。他針對蕭華的檢討明確表態,同意剛才伯達、康生對蕭華錯誤檢討的估計,確實蕭華同誌的檢討是誠懇的,是實事求是的,並進一步指出:蕭華同誌所檢查的錯誤,隻是我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初期運動中一小段時間的錯誤。為什麽竟會引起這樣的軒然大波?幾乎影響到解放軍的許多方麵,許多地方。周恩來分析有三個原因:一是很多人並不完全清楚這個錯誤的真相,有時候一種說法的蒙蔽,誤聽了一種傳說;二是把蕭華同誌所檢討的錯誤,用放大鏡子看,沒有看他的整個曆史;三是最主要的是有那麽很少數的人,別有用心,故意要利用這個問題,挑起一個大波浪,來把我們的解放軍,首先把我們的解放軍的政治工作抹黑。你看,總政治部主任都這個樣子了麽,那政治工作就受影響了嘛,這樣就影響解放軍。這一小撮的人實際上就把這一個錯誤挑動起來,實質上是反對解放軍,反對我們毛主席的。所以,我們應該很好的加以分析。而這種人是最少數,是極少數!現在大多數人的心裏是透亮的。北京工人體育場兩次10萬人大會後,鬥爭的矛頭就轉向了國防部大院、三座門(軍委)、三總部、各個軍兵種,然後轉向各大軍區、省軍區。周恩來告誡大家不要把矛頭對錯了方向。到現在的統計,差不多將近20個單位,都是我們部隊內部,把自己矛頭對著自己。你們想一想,如果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那麽解放軍自己都忙不過來了,那怎麽能夠抽出領導的力量,來保衛我們全國文化大革命運動呢?有人在後頭挑撥,要把我們解放軍搞亂。周恩來說:一個人總要看他的全部曆史。當蕭華很年輕的時候,當青年幹事時我就認識他,一直到他成長,在毛主席直接的培養教育下,由青年幹事一級一級上來的。如果說有缺點的話,有時輕率一些。蕭華寫的《長征組歌》,我幾乎能背唱,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那是傳神之筆嘛!如果對毛主席、對紅軍長征沒有深厚感情,能寫得出來嗎?盡管他不是詩人,他在養病當中,能夠寫出這樣的作品,我覺得就這一點,就是有充沛的革命感情的。”“有些人連《長征組歌》都不唱了,我還是唱的,因為它代表了一個時代。希望蕭華應該從這次教訓中,更虛心,更多地學習。因為他今天領導我們全軍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而我們全國人民都學解放軍。如果政治工作像過去兩個月都癱瘓下去,我們大家都不安。所以蕭華同誌這一次檢討,我們在座的總政的同誌,應該興奮起來,大家負起這個責任來。要把作為我們全軍生命線的政治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周恩來嚴厲斥責了抄蕭華家的行為,隨便抄家也不行啊!蕭華同誌的家,就那麽一股妖風,把他抄了嘛!抄總政治部主任的家,可以不經過我們軍委任何常委的同誌知道,這怎麽行呢?!”“我相信,在這個檢討會以後,會使我們全軍的政治工作、宣傳工作,做得比以前更好,更加有力量。周恩來講話持續了半個多小時,贏得全場數十次的熱烈掌聲和高呼口號,對保護蕭華順利過關,扭轉與穩定總政的局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2點許,·大會順利結束,蕭華滿懷喜悅坐車回家,連聲說:周總理講話太好了,真使人感動!他要李圭明天到大樓看看有什麽反映,並定於明天20點在三座門二層會議室召開總政治部黨委會,各二級部副部長以上列席。

34日上午,李圭剛走進國防部大院北門,就感到麵目一新。一夜之間,打倒蕭華的標語和大字報都不見了,彩紙上是蕭華同誌的檢討是實事求是的……是嚴肅誠懇的蕭華同誌是毛主席司令部的人等,各樓層也貼出類似的標語,還有幾張自我批評的大字報。路上相遇,人們對李圭都很客氣,稱李圭同誌李主任,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李圭向蕭華報告,並囑秘書們注意·大會後的動向與反映,來電話盡可能詳細記錄,並將重要情況報告周辦、葉辦。

 

蕭華以勝利者的姿態組織反擊

34日晚,蕭華親自主持總政治部黨委擴大會議。這是·事件以來總政治部最重要的會議,40多人參加。蕭華首先說明·大會的重要性,周總理等中央領導對總政治部的關懷與期望,黨委和全體幹部都應認真學習、討論,重點研究下一步總政治部運動的安排。蕭華明確提出:總政治部黨委和各二級部黨委要立即恢複正常工作,對前一段時間不聽黨委招呼,帶頭造反的重點人物,要進行批判。嚴重的還要停職檢查。蕭華當場點了劉漢的名,他氣憤地說:劉漢!你也寫了我的大字報。你要不要寫個檢討?你要不寫,我也可以寫大字報嘛!蕭華又點了朱光(幹部部副部長):朱光!造反派對你為什麽這麽客氣呀?你有沒有要檢討的?蕭華連點了兩位副部長,在場的正副部長人人自危,會場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隨後,會議確定了不聽黨委招呼,帶頭造反的黃濤(宣傳部大校處長)、李思恭(幹部部大校處長)、範垂士(幹部部秘書),以及各戰鬥隊4名勤務員,杜嘉(宣傳部幹事)、徐勤全(保衛部幹事)、吳同斌(組織部幹事)、古一清(青年部幹事)等7人停職檢查。

總政治部大樓內外,貼出一大批大字報。據總政治部機關群眾組織批鬥籌備處統計,被大會或大字報點名批判180人,不僅有幹部,還有戰士、職工。黃濤、李思恭是大重點,不準回家,關在辦公室寫檢查,接受批判,並負責打掃走廊和廁所衛生。各二級部確定的幾十個重點批判對象是小重點,在本單位支部和小組會上檢討過關,等待運動後期處理。有人揭發徐文烈(副秘書長)有叛徒嫌疑,他是貼蕭華大字報的文電資料科星火戰鬥隊的後台,因為戰鬥隊中有他的秘書。大字報給文電資料科的人扣上剝削階級出身社會關係複雜反黨分子秘書等大帽子。蕭華指示從編製上砍掉文電資料科,似乎等不到運動後期就將他們掃地出門了。

這一段時間蕭辦的秘書特別忙,各二級部戰鬥隊爭先恐後送材料,有的是自己的檢討、請罪,有的是批判蕭華及總政治部黨委的大字報底稿;文化部一個戰鬥隊還把118日晚江青對謝鏜忠、李曼村談話,及謝鏜忠119日在京西賓館軍委碰頭會上批判蕭華的記錄稿也送來了。

3月下旬,總政治部黨委在三座門召開擴大會議,徐立清主持,機關副處長以上幹部200餘人參加,由傅鍾、袁子欽、李曼村、謝鏜忠檢討。傅鍾主管文化部,他是老資格,早年與周恩來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紅四方麵軍時,曾執行過張國燾的錯誤路線。傅鍾的檢討比較短,主要講自己年老多病,毛澤東思想學得不好,對文化大革命很不理解等。李曼村、謝鏜忠檢討他們在119日京西賓館會議的違心發言,錯誤批評了蕭華。袁子欽檢討記錄本被造反派偷看,導致軍藝星火燎原戰鬥隊抄了蕭華的家。他們都表示向蕭華和總政治部黨委請罪。

會議結束前,蕭華讓李圭宣讀23日毛澤東接見外賓時講的那段保他的話。最後蕭華說:同意四位同誌的檢討,我們在工作中都難免有缺點、錯誤,特別在這次文化大革命中,更是難以避免。我自己也一樣,希望大家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有錯就改,改了就好。在毛主席領導下,共同把總政治部的運動,以及對全軍文革中的各種複雜問題的處理,做得更好些。經過各二級部討論,一致通過四人檢討和蕭華講話。從後來的運動走向看,蕭華的這些做法也不能說不對,但他過低估計了造反派的潛在力量。如果有些措施不是那麽過猛過急,或許可能緩衝一下同群眾組織的對立?當然,在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中,蕭華的政治命運並不掌握在他自己手裏。

二月逆流後,葉劍英被批得非常厲害。42日,造反派在北京街頭貼出打倒葉劍英打倒帶槍的反動路線斬斷葉劍英伸向文藝界的黑手等的大標語,葉劍英的家被抄。這之後,葉劍英不僅大會不再講話,私下聊天也堅決閉嘴了。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江青等人試圖再次批判二月逆流,周恩來叫他們請示毛澤東,不久,江青請示回來說:毛主席已經批準了,可以批三天,如果不夠還可以再多批幾天,總之,要參與二月逆流的人認真檢討。這次批判的調子和規模超過此前。邱會作認為,像陳毅、葉劍英這樣的人,沒有毛澤東的態度,誰敢去打擊他們?又有誰敢去保他們?要保也保不住呀!別說他們,就是地位低一級的高級幹部最後怎麽處理,也要毛主席親自點頭才行。黨、國家和軍隊的主要負責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怎樣對待,是否要整一整,如果要整的話,整到什麽程度,然後怎麽收場,怎麽安置,這個大框框是毛主席自己把握的。雖然中央文革和造反派能在情節上加火添油去坑害人,但總的分寸是毛主席親自掌握的,而且毛主席又是非常善於掌握這種分寸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