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臘諸島風情(一)-威尼斯

(2009-06-14 16:39:57) 下一個
五月底和六月上旬,我們乘坐郵輪完成了一個“希臘諸島遊”旅遊路線。

這條旅遊路線往返停留地點略有不同,從羅馬出發至威尼斯下船,途經佛羅倫撒和比薩(我們已經去過了),而從威尼斯出發至羅馬下船,用另一個我們沒有遊覽過的地方代替了佛羅倫撒和比薩,我們選擇了後者。5月29日登船,30日遊威尼斯,31日遊杜布羅夫尼克(克羅地亞),6月1日遊科孚島(希臘),2日遊卡塔科隆即奧領匹亞(希臘),3日遊雅典(希臘),4日遊米科諾斯島(希臘),5日遊庫薩達斯即艾菲索斯(土耳其),6日遊羅得斯島(希臘),7日遊聖托裏尼即桑托林島(希臘),8日呆在船上往回程趕,9日遊那不勒斯(意大利),10日清晨由羅馬返溫哥華。

起初我們將行程沒有當回事兒,覺得不會比回中國時間長吧,誰知道滿不是這麽回事:旅行社買的是轉兩次機的機票,一次在美國的明尼阿珀裏斯Minneapolis,一次阿姆斯特丹。當時我們並不在乎,誰知這次的飛行強度遠比回中國大得多。不計提前兩個多小時到機場辦手續的時間,去時的純飛行時間共14個小時,兩次轉機時間共6個小時,回程的純飛行時間共15.5個小時,兩次轉機時間也是6個小時,也就是說,來回各幾乎一整天時間給了飛機和機場。唯一可以類比的,是我在二十七年前(那時剛達不惑之年,算是壯年吧)由北京經杜拜至法蘭克福轉慕尼黑,也許是第一次乘長途飛機吧,坐的是頭暈腦脹,昏天黑地,渾身不自在,好像路漫漫遙遙無期。這次又重溫了一遍舊夢。吃一塹長一智,以後盡量避免轉兩次機了。



威尼斯是舊地重遊了。上兩次是秋季和冬季。這次是初夏。景色自是不同。威尼斯是名城,我在博文《走馬觀花遊歐洲》有些說明,不再介紹了。我們下午五點登船,利用等行李(送到船艙)的空檔,拍了一些威尼斯郵輪碼頭的風景照片。
DSC04251

DSC04249

DSC04273

DSC04258



吃完晚飯,行李到了。沐浴更衣後,已遲暮了。披著夕陽的餘光,乘坐駁船沿大運河前往聖馬可廣場。這兩張照片攝於駁船上。
DSC04281

DSC04282



夜晚的威尼斯。第一張是大運河,河麵十分清靜,很少見到船隻。第二張是歎息橋。後三張攝於遊客稀少的聖馬可廣場。第三張,高高的石柱上長著翅膀的聖馬可雄獅是威尼斯的守護神,它是威尼斯城的城徽。拍攝時增強了曝光量。
DSC04284

DSC04293

DSC04297

DSC04311


第二天上午八點多,我們再次前往聖馬可廣場。眾所周知,威尼斯由大約四百個島礖組成。據說絕大部分島礖是人造島礖:古代威尼斯人從遠處運來長長的木樁,一根一根密密麻麻地打入海底,再在木樁上麵鋪上泥土,建造房屋。不知道他們為什麽舍棄陸地,大費周章地跑到海上造地建屋。望有識者告之。前兩張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先人們建造的人造地基以及他們在此地基上建造的住宅和大型建築物。世界上最昂貴的房屋在哪裏?威尼斯。它的每個住宅和建築物都“貴”到無價:當地法律規定,所有建築不許私人買賣。如果無人繼承,最終由政府處理。
DSC04341

DSC04342



以下八張照片攝於聖馬可廣場旅遊區。時間不到九點,不少小販正在擺設攤位,有些空攤位的還未見小販蹤影,旅遊區已是人來人往,遊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蹤。也見“貢多拉(Gondolas)”來往於混濁的水麵上。歎息橋前觀景區擠滿了人,我都湊不到跟前去,隻得在遠處拍了一張照。兩張攝於聖馬可廣場,前者是聖馬可教堂近景,後者是遠景,可以清晰地看到拿破侖翼大樓和高達99米四角形紅磚鍾樓。第六張為威尼斯民宅景色。最後兩張攝於歸途,時近十一點。
DSC04344

DSC04350

DSC04351

DSC04362

DSC04376

DSC04368

DSC04385

DSC04385



下午一點郵輪駛離威尼斯。沿途景色優美,水域十分壯觀。大部分旅客上了甲板觀景。第一張照片郵輪掉頭駛向市中心。接著四張是郵輪接近市中心時運河兩旁的景色。第五張郵輪駛經聖馬可廣場,此時遊客如織,正是高峰期。以後就是郵輪駛向大海時攝得的威尼斯郊區景色了。
DSC04392

DSC04394

DSC04395

DSC04398

DSC04399

DSC04404

DSC04408

DSC04409

DSC04410

DSC044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