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願眾生同念地藏
(2007-12-17 06:50:46)
下一個
佛經浩如煙海,總名三藏,略分十二部,玄義深奧,多使初學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以我淺見,三藏十二部,凡所了義,不離一個“孝”字。中國古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大乘佛學中則痛我曾痛以及人之痛,念我將死以及人之死。首及者當為最親近之父母親朋,以此而推及一切人,又進一步推及一切生命,更乃至於山石草木,泉沼灘澤悉皆愛護。此所以佛學以“孝”為本也。
佛學雖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所謂度己不度人也隻是世尊開設權便,令七眾弟子莫隻顧狂言普度卻沒有實際修持,心有餘而力不足。如《六祖法寶壇經》雲:“若擬化他人,先須有方便”,即是此理。不信者但看佛之十大弟子行跡,雖外顯小乘,心卻不小也。
佛經中明講孝道者,首推三種:《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說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從人之常情入手,備述父母十月懷胎之苦,養育教導之恩,後以持戒、懺悔、誦經抄寫等導入進修一切善法,並以報父母大恩之心普及一切眾生(此含義經未明宣,而暗藏於開篇“釋迦牟尼佛路遇朽骨禮拜,聲稱是自己多生父母”中。此即是以一切眾生為父母也)。其中有十頌,講述十月懷胎之苦,讀來令人淚下,生大震動。
我國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乃是為紀念牧羊女奉粥於喬答摩太子恢複體力,進而成佛之故事。追根溯源,即應是從《盂蘭盆經》中演變而來。此經講佛之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知母死後為鬼,前往送飯,其母因業力幻現見飯為炭火不能下咽。佛告之於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會,以五穀雜糧種種堅果之類做粥供養遠近清淨僧眾,依僧寶共同之力,救得其母出離鬼道,升為天人。
此經給我們的啟示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神通不轉業力。有人學佛為求神通,不知:“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佛言未證四果阿羅漢而希求神通者,即是玩弄光影,漸成習氣,必落魔境;即使成就四果也不得濫用,當觀察因緣,以正善正見攝之。
有人學佛不明佛理,久久未見靈跡至生退悔,卻不知眾生惡業之力甚為剛強,一障聖者神通,二障自家眼目,所以不見靈跡。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又“佛之神通有多大,眾生業力即有多大”,此是第一障;再譬如人觀舍利,或見放光或見多色,各人所見不同,也有見舍利即舍利者,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因業力障自家眼目不能得見故,此是第二障。(此第二障佛經中多有提及,最著名者當屬佛示娑婆淨土--即我們凡夫俗子所居之世界--與極樂世界無二無別,乃至更勝極樂之典故。)
至於《地藏菩薩本願經》,即便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角度講,其價值也無可比擬。如我們常自嘲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及“十八層地獄”等,皆從此經出。道教也有地獄種種情狀之描繪,而考究其形成年代,則當在此經之後,受其影響頗大,二者又皆對民間信仰及通俗文學產生至深影響。
經中言“皆是眾生業力所感”,若說地獄實有則不可得,乃是眾生死後,神識遷出軀體,隨平素心行流轉,地獄之實理即是自性地獄。“所感”者,一如西方裸體雕塑繪畫等藝術,乃至近年我國人體攝影,以藝術之心眼觀之則為藝術,以淫邪之心眼觀之即黃毒矣!但不可認為地獄沒有,用現代科學中光子、粒子、磁場、電波等論,神識(靈魂)即類似於此,因果不昧,一念成真,還應如理實見。
凡有人對佛學感興趣者,我皆勸其先讀《地藏菩薩本願經》,理由如下;
(一)想要真正了解佛學,宜從“聞思修”和“信願行”下手,地藏經正含有此種方便。佛學注重“解行合一”,如果隻把它作為一種思想來認識,而不在實際修證上下功夫,則隻能是盲人摸象,以點代麵。現在有一些佛教學者,隻具備“聞思”而無“修”,如此他那種思也不能算真正的思,因“聞思修”本是一體,無修之思即是本本主義,沒有經過實踐驗證。聽聞佛法後,即依之實行,在實行中思維,加深對所聞佛法的認識,才是“聞思修”的真義。他們的著作隻有關於佛教曆史和藝術等內容可以一看,而曆史部分也往往因不解佛學真義,對事件人物的評價有失中肯公允。雖然佛學上有“入佛知見”的說法,但真正能在佛學理念上通達無礙者,沒有一個不是在實證上下過大力氣的。
《地藏菩薩本願經》廣講因果及地獄相貌,也講到了菩薩在因地的修行方法,有助於有誌“解行合一”者產生“正信”。能信就能發願,如果有堅定的信念願望,也一定會躬親實踐;反之能實踐者,一定有強烈的願望為支柱,具有這種願望者必有一正確的認知。這也說明了“信願行”的一致性。
以上是對“聞思修”和“信願行”相互的一致從佛學整體上觀察所得。而單從“修”上來講,則“聞思”和“信願”都是“修”的一部份。“修”即是“行”,是謂“修行”。以此觀之,則“聞思修”和“信願行”同樣具有一致性。
(二)《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第一品(第一章節或第一段落之意)即強調地藏菩薩於因地的修行方法,乃發廣大菩提心以無上大願助成佛果。
想當初他(她)老人家和我們一樣,亦凡夫俗子,卻為何能成為菩薩,成為四大菩薩之一呢?這皆為其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更將之提升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立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誓願,並多生不忘,勤苦實踐的結果。此種願心即是佛經上常講的“菩提心”、“大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是實踐佛理的第一步。沒有體悟到且真切發出此種心聲,以後學佛路上麻煩大得很——“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種子劣,再怎樣施肥,果實必不理想。換言之,若能真心發出這種願望,即使以後的實踐中多有障難,此心不退則終成佛果。再說得羅嗦些,有此發心的人則相當於入了大學的學生,佛教的大學沒有學期長短和開除學生的規定,此生不夠,多生相繼,則終將畢業。
(三)《地藏菩薩本願經》表麵上看去隻是一本談修福的經,引導人不墮地獄,得大福報。而實際上此經之殊勝不遜於《華嚴經》。此經的所有義理,如果認得真,拿得準,行得穩,持之以恒,均可悟道。
例如“分身集 會品”中佛對地藏菩薩說,末世若有眾生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佛如父母,不放心百年之後兒孫的“性命”,此段等於是一紙遺言,字字慈哀,句句悲切,每讀至此則淚下不覺,推己及人,慚愧難當,為世尊地藏菩薩一哭。
又“見聞利益品”中,佛囑觀世音菩薩說:“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此經將觀世音菩薩護經流通一事提出放在“囑累人天品”之前分作兩段,又是一大殊勝,也是一段公案。
很多佛經中都有三大規律(自我總結,可作參考):1、以神通境界預示大眾將演深妙之法,法越深妙,境界越奇;2、多種境界中以最勝境界排在最前麵,依次第列,而應知境界從法生。3、佛經中多將義理在經首即用極少字句講完,所以看經一字都不能放過,而實修則多從經後往前走。
佛在此經開始,即暗示眾生此經義理不可等閑視之。請看:“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所謂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大歸依光明雲,大讚歎光明雲,放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光明雲……。”
“雲”代表佛法,佛之本性清淨圓明,如禪詩所說“萬裏無雲萬裏天”是也。從此佛性中生出妙有,生八萬四千法。八萬四千極言其多,其實無數,即“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是。而佛法無多子(古口語,沒什麽之意),隻是一真,八萬四千都屬權設方便,是以此“大圓滿光明雲”即是“大圓滿法”,最上乘法。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生於世,為度六道眾生也,此心即是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此大悲心不能得大圓滿,是故“大慈悲光明雲”列於其後。若能發起大悲心者,必是具大智慧通達佛理者,故緊接“大智慧光明雲”。而此種大智慧乃觀察世出世間一切事物“格物致知”而得,故現“大般若光明雲”(般若,意為智慧而非中文智慧二字所能表達,包含“三種”或“五種”智慧,涵攝世出世間一切事理。)。其中“實相般若”必經“正思惟”而得,正確地思維在梵語中名“禪定”,也即三昧、三摩地等稱謂,故“大三昧光明雲”緊隨其後……,如是次第排列。而返之,若不能讚歎欽慕佛相佛法,則不能皈依求道;不從自心中皈依,則功德無由生;無功德而隻有福德無有是處不能解脫;功德福德具足(福慧雙修),方能得大吉祥……。佛理奧妙如此,即是“不可說不可說光明雲”,若畢生盡述不能窮盡,但將“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可也。
而必須一提的是,最後之“大讚歎光明雲”與“大圓滿光明雲”在圓明本性、一真法界中並無差別。讚歎而能稱大,即是具足圓滿,如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之二“稱讚如來”一般。(《華嚴經》示佛境界,而佛之境界隻是一,強分為十,示學人修學方法也)
(四)有關實修的幾種疑惑解答:
1、曾有人問我如何誦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經文較長,在家學佛難有時間一次讀完故。對此略分三點:(1)可按該經經文上中下三卷之分,每次讀一卷,下次接續,多次讀完一部;(2)平日隨身攜帶小版本,有空閑即讀上幾句。並非如迷信者說一定要通讀,否則雲雲。隻須注意保護經書清潔,心存尊重即可;(3)如上兩點常常研讀,熟知經文,即可行住坐臥,乃至如廁等皆可持誦’南無地藏王菩薩”名號,隨緣為人解說,勸念本經,勸持名號,如是漸至圓熟,即於護經流通之觀世音菩薩無二無別。一切經典都可通用此法。如能作為常課一日讀完一部,或二日讀完一部則功德更大。
2、有人曾因想要學習佛法,可是一聽要持五戒,戒酒戒邪淫等,便思慮自己做不到而放棄,以此相詢,我告之曰:“初學佛法,可將佛學與日常生活分做兩頭看,吸煙飲酒等等一切如常,不要去分別,隻是誦經前則不應飲酒吸煙,也不可行房前後立即誦經持名等,這是很平常的尊重性禮節。以後被佛法熏習日久,自己就會知道怎麽做,等到差不多能用五戒約束身心時再去受戒。受一有形之戒,即相當於在佛教大學填一注冊表。
3、有人喜歡看《聖經》,學道教知識等,但又想在佛法上深入,問我皈依三寶和受居士五戒事,告之曰:“不必急著皈依受戒,等到能認識佛理勝於諸法,再去受戒。如不能達此認識而皈入其他宗教,也可一樣讀佛經。因常讀佛經,雖未正信,也為將來種下了菩提種子。
4、有人問我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屢遭鬼類,或夢或實,或感身邊有人相隨,於是不敢再誦,告之曰:地藏菩薩,誓願度最苦眾生,誦經持名有些功夫,即有鬼類(指“餓鬼道”之鬼,地獄之鬼非大功德不能使之出)前來聽經,也常保護這樣的人,不必害怕;也常有小神類,如土地神、耳報神等聽經護法。不要起念頭讓鬼神幫忙做事,隻要用功不懈就好,生活中障礙災難,如此等眾會自行幫助。複有天龍八部等大神眾護持,如經中最後一品所說。此類神通隻是因修佛法,如理實證後的妙用,佛性為本,神通為用,沒有什麽稀奇。不求人而人因欽敬仰慕真修道人自會幫忙辦事;如求爺爺告奶奶,反而失卻道者尊嚴人格,背離解脫生死普濟眾生的本意道心,則反被鬼魅利用,成為魔子魔孫,毒害無窮!
5、有人問我“法門無量誓願學”之義,告曰:佛說八萬四千法,為治八萬四千煩惱。廣泛學習各種法門,隻是為了弘法所用,修行應分清主次。首重自修,一門深入,一通則百通,否則三藏十二部,隻走馬觀花看一遍也要三年,又何況細究。如從嚴格意義上講,沒有一種佛法“適合”眾生。逆習氣則成仙成佛,順習氣則墮落惡道,而眾生都願隨喜好而行,何來“適合”?所以以觀世音菩薩的能力,尚要“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妙法蓮華經·普門品》)。所以從實相上觀察一切佛法都可修學,關鍵在“漸”字,也即“恒”意。
此為“地藏菩薩金剛幢秘密輪王儀軌·前行”中義理之一滴。顯教之法暗含密義,實為大密宗;密宗行門先須明理,實為大顯教。世謂“理論指導實踐”,豈不見藏密中黃教,先須學經論十二年乎!
足不點地,獨羨三重閣,為世間多數學佛者一歎!
(五)讚歎:
地藏菩薩誓如海 以孝為先母眾生 曆劫修行難思議 威神普度十方界
毗盧頂上七佛現 摩尼寶下地獄空 金錫摧破魔軍怨 現比丘相住閻浮
見聞瞻禮福無量 誦經持名證菩提 如是皈敬如是修 心如密輪身如幢
普願眾生,同念地藏名,共持地藏經,吉祥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