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動能漸盡 鄭棉振蕩築底
(2011-07-27 19:26:53)
下一個
下跌動能漸盡 鄭棉振蕩築底
2011年07月28日 00:00
宏觀環境有所改善
從國內來看,一方麵,在央行連續上調準備金和加息後,實體經濟增長出現放緩現象,尤其是中小企業資金短缺情況嚴重;另一方麵,市場普遍預期CPI將於6月見頂,因此國內貨幣政策後期鬆動概率很大。由於美國失業率高達9.2%和住房市場萎靡不振,美聯儲有可能推出新一輪量化貨幣政策(QE3),而7月13日伯南克在國會的證詞中也確認了這一可能性。若美國實施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則美元將重新進入下跌軌道,從而將會提振大宗商品。歐洲市場上歐債危機不時給市場帶來陣陣寒風,但歐債問題僅僅局限在邊緣國家,以德法為核心的主流國家經濟複蘇進程相當穩健,歐債問題繼續惡化的可能不大。
棉紡市場環境依舊沒有改善
國內棉紡市場沒有太大起色,停產和減產現象較普遍。按照目前的棉價和紗價,紡織廠已經有利潤,但前期的高價棉沒有完全消化,有棉花庫存的廠家境況偏差。
目前棉花企業需要歸還銀行的貸款,資金壓力很大,但棉花銷售得不到紡織企業的強列響應,殺價現象很普遍。產業鏈還在最大化地去庫存,產業鏈上坯布以下環節基本處於零庫存的狀態,庫存主要集中在棉商和紗廠手裏麵,棉商手裏麵的是棉花,而紡織廠是紗線。
近期改善的是新年度外棉市場,2011/2012年度的棉花報價已經普遍跌破2萬,紡織廠開始加大外棉采購力度。從近期USDA的周度出口報告也可以看出,中國買盤明顯增多。
當前棉價比較合理
從供需格局上看,棉花2011/2012年度處於緊平衡。按照USDA的數據,2011/2012年度全球產大於需大約130萬噸,全球消費庫存比將回升至42%左右。
USDA的產量評估相對穩定一點:三大產棉國兩增一減,美國減產至348萬噸,主要是旱災導致單產大幅下降;中國增產至718萬噸,主要是麵積增加,且生長期沒有惡劣天氣;印度增產至589萬噸,主要原因是麵積增加。我們認為USDA對中美兩國的產量評估基本是客觀的,這兩個國家播種已經完成,影響產量的因素隻有單產,而印度的產量則有被明顯高估的嫌疑,原因是印度播種期間其國內棉價不斷下跌,目前已經下跌至100美分之下,種棉優勢部分喪失,最終播種麵積可能低於此前預計,產量也會打折扣。
供給是個相對固定的概念,需求卻在不斷變化,危機後各國都在加強對經濟的幹預力度,經濟周期變的很短,所以靜止地看待未來一年的需求肯定是不行的,現在需求不振不代表未來也需求不振。
從相對價格角度,經過半年的下跌,棉價已經跌至2.1萬元左右,與相對來說,棉價已經不存在高估情況。
小結
長周期來看,我們認為當前棉價處於未來一年的低位,短期由於消費極度不暢,仍舊有可能繼續尋底,但由於有國家保護價托底,空間已經有限,後期將振蕩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