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網上看到一些人寫的關於他們養寵物的故事,很有意思。像羅曼寫的“奇妙的水族故事”,真是很生動,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我可是一口氣讀完。同時也勾起了我記憶的深層。翻騰翻騰發現自己好像也有那麽幾次與動物交往的故事。我是寫不出那樣生動的,不過既然是緣分,而有緣的又是些不會寫的,那咱會寫的就寫寫也算是盡了那份緣吧。
現在興養寵物。從過去的貓呀狗呀一直發展到老鼠,蛇,蠍子螞蟻。養什麽的都有。人的愛好真是千奇百怪。我也曾想養來著,不過一直沒機會養,總有這個那個因素不允許。盡管如此,還是和那些動物有過幾次相交,也算是緣分吧。
最早養過的是蠶寶寶,那還是在小學三四年級吧。不知怎麽的流行起養蠶。這流行是很可怕的,就象感冒,一來就影響一大片。反正好像班裏同學每人都有那麽幾條,誰也不拉下。我也搞到幾條,那還是我用我珍藏的香煙盒子換的。找了個鞋盒放上些桑葉就給養起來了。養蠶不太難,難的是找桑葉。養過蠶的人都知道,蠶雖然小,吃起來可快了,這一片葉子一會就吃沒了。這飯量還巨大,好像除了睡覺,就一直不停地吃。這吃葉子的沙沙聲,今天我還會覺得在耳邊回響,印象太深了。記得那時到了晚上,夜深人靜,你躺在床上就聽見那蟲沙沙的齒葉聲,一直伴隨到你入睡。
那時有那麽多孩子養蠶,學校裏和附近周圍的桑樹不久就給摘禿擼了。於是大家四處奔走尋找桑樹。找到了也不敢告訴別人,除了最要好的小夥伴,怕都來摘就不夠自己的了。甚至還有渡江到浦東鄉下去找的。結果終歸是僧多粥少,不少人的蠶就餓死了。我還算幸運,我隔壁鄰居家有棵桑樹,那是已有近百年的大桑樹,據說是和另一鄰居董老太太同年。而董老太太那年已過九十了。一般的桑樹在我們那兒也就兩米左右吧,可我鄰居家的比三層樓還高。枝密葉茂,每年夏天還結桑果,我常爬上去摘吃。正由於這棵桑樹,不僅我的蠶得以生存,還救了我的不少好朋友的蠶。至於別人為什麽不來摘呢,我想一來是這是私人家裏的,二來它長得太高了。你得爬上去才能摘到。樹在人家院子裏,外人總不能私自闖進來吧。我就不同了,我是他鄰居,而且它的一半枝葉都長到我家院子裏來了。我想怎麽摘還不就怎麽摘嗎?
養蠶最有意思的就是看它結繭。你找來一些冰棍棒棒,幫它搭個架子。它就在那裏吐絲結繭把自己裹進去了,就是所謂的作繭自縛。看著一個個雪白的繭子漂亮地懸掛在那裏,你心裏就有一種成就感。
最沒意思的就是蠶變蛹後把好好的繭咬破出來,醜醜的還帶了兩個滑稽的翅膀。最討厭還在繭上撒泡尿,弄得繭髒兮兮的難看死了。再在某一天晚上就給你撒了一地的卵,然後它就不管不顧的死了。這叫什麽事呀,哪有這麽當爹媽的。所以我就養了一次再也不養了。
我到今天也還沒弄明白當年為什麽會流行養蠶,準備自己抽絲織布?這也太玄乎了。反正是不明白。這病流行的還不輕,不會是全國性的吧?因為我問過我那口子,她說她也被流行過,也是小學時養過蠶寶寶。她和我可是不在同一城市住,相隔幾千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