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

既無意種花,也無心栽柳。隨性撒字,意走行間。有心者進來坐坐,絮叨絮叨寬寬心。萬事順自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舍得

(2011-01-13 08:33:22) 下一個

看到一篇報道:陳樹菊,於2010年4月29日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10年度100位“最具有影響力人物”,同期上的還有克林頓,噢巴馬,盧拉等世界著名人物。

這個陳樹菊是何許人也?說來很讓人驚訝,一個在台東的小菜販而已。

為什麽她被選上?因為她17年來一共捐出有上千萬(台幣)。這些錢就是靠她自己含辛茹苦,起早摸黑的靠賣菜,分分角角積賺下來的。

當她被采訪時問為什麽能做到。她的回答是“這沒什麽,全在於舍得與不舍得。”

舍得不舍得,就如此簡單。可簡單的認識不等於能夠簡單的做到。簡單到人人知之,但卻寥寥寥無幾可為之。為什麽,難啊。

世上的事好像都是這樣,越簡單的事,越不容易做;世界上的事還是這樣,年紀越大,越世故,越不會做簡單的事。

舍得與不舍得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在舍得與不舍得的取舍之間,很簡單。給了就給了,要了就要了。但一個成人在取舍時會很猶豫,會考慮很多。他會包羅萬象,今天,明天,自己,別人,家裏家外,社會人際;等等等等。於是他就不知該舍得還是舍不得了。

前年還是什麽時候。富豪排行第一的巴菲特把自己的財產的90%捐了出來做善事,驚動整個世界。巴不僅自己這麽做還去遊說別的富翁也這樣做。於是他去世界遊,到各國去說服其他富豪也捐錢做善事。其中的一站就是中國。當時接待他的人xx先生這麽對他說:“巴先生,您今年多大?”巴回答:“我有70多了。”xx先生又問:“那您為什麽不在50多的時候就捐出來呢?”巴回答:“那時我還沒認識到啊。”xx先生說了:“對呀。巴先生,您知道我們現在有錢的人基本在什麽年齡?50多。所以在這個年齡他們還沒有能力認識到捐款的重要意義。所以您最好去那些有曆史的富豪那裏,比如像印度。”巴很是讚同。於是就去了印度。

巴能不能在印度說服那些富翁我不知道。X先生的說法是不是對我也不想下結論。但確實說明一個事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舍得的意義。而且要做到像陳女士,巴先生那樣舍得也很不容易。因為真正懂得舍得與不舍得對很多人來講也是要時間經曆的過程。就像悟禪一樣,有的人悟得快些,有的人慢一些,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參悟不透。像巴菲特先生,在70之前不也是不明白嗎。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會。在我年輕的時候,還比較容易舍得,後來隨著年齡增長就慢慢變得不太舍得,不舍得,很不舍得。再經曆了一些事之後,現在又開始慢慢變回比較舍得了。當然要我做到完全舍得,此路好像還是有些漫漫。


所以這裏我要畫蛇添足地補一筆。捐款做善事是好事,是說明做這個事的人善。但是並不等於不捐款的人就不是好人,不捐款就是做壞事了。這個錢也是人家辛辛苦苦掙來的。該怎麽花是人家的自由。沒理由富人就必須捐款。這隻是認識境界問題。Xx先生這麽說也不等於中國的那些不捐的富人就是不仁。他們要時間。可能等他們到了像巴先生70歲時也變得舍得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達理 回複 悄悄話 看來是在不同的年齡段,有著不同的經曆後,才有不同的感悟。
安靜 回複 悄悄話 舍得,舍,得,舍去得到,舍了再得到。。。真的是兩個很艱難的字也是件很艱難的事。你的博客很豐富,受益匪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