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

既無意種花,也無心栽柳。隨性撒字,意走行間。有心者進來坐坐,絮叨絮叨寬寬心。萬事順自然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喝酒的故事(二則)

(2008-01-15 16:36:11) 下一個

我想絕大多數人多喝過酒,不僅在不同場合喝,而且還對喝酒有不同的體會。

一提喝酒,總好象是大老爺們的事。大杯小盞,豪飲細酌,豪傑文士,無一不是爺們。說起酒量,那更是男子莫屬。古代先有李白酒仙,喝遍天下留詩百首;後有武鬆打虎,打蔣門神,魯智深拔鬆,無不是喝醉酒後成就的。都是些喝了也不醉,醉了也不倒,倒了還能幹大事的英雄。現代有品酒師,也大都為男的。偶爾聽說有個女的很著名,不久前又聽說死了。還死於肝硬化,據說還是喝酒喝的。看來女的雖然會生孩子,但喝酒還是不如男的。

一般觀念來講,大概是這樣,男的比女的會喝,北方的比南方的會喝。

但凡是都有例外。不知為何,我遇上的好像總是女的比男的更能喝。

我舅舅酒量甚好,一般喝個半斤一斤白的沒什麽問題。那時他在農行,經常要下鄉,免不了要應酬。我們都知道那幫農村幹部在酒桌上是什麽德行,不喝個爛醉如泥是決不罷休的。更可惡的是不僅自己要喝個爛醉,還要讓別人也跟他一樣。為了做好工作,我舅舅是經常要和他們在桌上惡鬥一番,盡管他很不願意,可也沒辦法,社會就這風氣。有句話怎麽說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過我舅媽說,好像從沒見我舅舅被灌倒過。所以我覺得我舅舅酒量是我見過的最大的了。但當我滿懷崇敬地問起我舅舅來他是不是酒量最大的?。我舅舅說他不如他嶽老太,也就是我舅媽的媽。老太太是東北人,那時也就六十來歲,個不高,天天笑嗬嗬,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屈尊到南方來幫著看孩子,這南方天氣陰濕悶熱,讓老太太受罪不少。老太太從不埋怨,隻要滿足她兩大嗜好,一是喝酒,二是抽煙。我們都知道東北婦女好像都能抽煙喝酒,已被列入三大怪。

老太太酒量究竟有多大,我沒見識過,隻聽我舅舅誇。我去舅舅家吃飯時,酒是不可少的。我不會喝,因為我父母不喝。老太太總笑眯眯地勸我,再喝一杯,再喝一杯。男孩子多喝幾杯沒事。兩杯下去,我早已是紅到背上腰上了,哪能繼續,隻能求饒告退。老太太是一杯一杯麵不改色,直到我們吃完飯。老太太還像個沒事人似的開始收拾,一點都不像已喝了一瓶白的。老太太還愛吃肥肉,據說在她六十壽辰時,堅決要求按她老家規矩喝酒吃肉。就是得吃六十塊肥肉。我舅舅舅媽拗不過她,隻能小小地切了六十塊肥肉讓她就著酒吃了。六十塊,我聽聽都嚇壞了,讓那些淑女們看見還不。。。。。。要知道,這肥肉六十塊切的再小也是白花花的一大堆呢。那酒呢?要和著吃下那六十塊肉,還不得一斤兩斤。想想老太太已是六十,那年代也算是高齡了,還能這麽喝,那年輕一點還不。。。。。。

我真正領教女的能喝酒的還是那年回家探親,和一幫北方的哥們在吧裏喝酒。這幫孫子幾年在江湖摸滾打爬練下來,酒量倍增,我看過他們喝過,好像量都在半斤一斤以上的。那天喝著喝著,有個哥們覺得沒勁,說要不找個女的來一起喝。大家千萬別想歪,說找女的不是找小姐陪酒,也是指朋友同道一類的,圖個熱鬧。我們常說幹活要男女搭配,其實吃飯喝酒也一樣。這時有一個說剛認識一個,搞公關的,漂亮大方還能說會到。聽說漂亮一下子把大家興趣提了起來。於是紛紛不及地讓那小子快打電話。電話通了,說定,那女很爽快地說立馬趕過來。在等的時候,那小子介紹說,那女的是寧波人,來京出差。一聽是南方女子,就讓大家想到玉樹臨風,嬌小可愛的樣子。有幾個不懷好意的已擦拳磨掌準備好好調教調教那姑娘。那意思是想灌一灌她,讓小女子出出洋相。

時間不大,那女的來了,進門一看,果然南方人,小巧玲瓏,人也漂亮,不過是大姑娘。還沒等介紹,大姑娘大大方方自己走上來打上招呼了。這招呼打的可不尋常,我那些哥們一聽差點沒暈過去。你看人家是怎麽打招呼的。小女說:“各位大哥,不好意思,小妹我有事來遲了,對不起了大哥,這就自罰三杯,大哥您看如何?”說著拿了個杯子,就咕咚咕咚連幹三杯白的。而後為我們大家滿上,笑眯眯地坐下。把我們幾個鎮的麵麵相覷,隻差沒奪門而走。這後麵也不用多說了,反正幾個有壞心眼的都是爬著出去,有幾個最後還是那女子開車送回去的。

所以做什麽事都不能托大,就如我前麵說的,但凡都有例外。俗話說,天外有天人外人。老祖宗的話要牢牢記住。就像這喝酒,別看那男的總吵吵鬧鬧要酒喝,花拳繡腿比較多,真正能上陣的好像很值得商榷。那女的呢?看起來都羞羞答答,弱不禁風樣,可真把她們趕上陣了,不定又是一個酒中英豪,有時她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酒量。不信兄弟你回家試試。南方北方也一個道理,都有藏龍臥虎的人傑。不可大意呢。

說我們漢族文化最大的優勢什麽?是融合。不管什麽樣的東西,番的,夷的,素的,葷的。東方的,西方的,拿過來揉吧揉吧就變成很有中國特色的東西了。喝酒也是這樣。中國人一般喜歡喝白酒,黃酒,米酒,不大喜歡喝葡萄酒。我記得那時市場上的葡萄酒品種很少,現在能回憶起就是中國紅,是甜的。新疆是葡萄產地,也產葡萄酒,酒很醇厚,手碰到都黏黏的,那酒就更甜了。所以葡萄酒也被歸入甜酒。後來又有張裕長城葡萄酒,引進國外技術概念,開始生產幹葡萄酒,就是把糖份分離出去的那種,那是老外花多少年心血為喝酒人而創造的技術。現在在國外好象都不太有甜的葡萄酒賣,除非到葡萄酒產地,有些小的傳統作坊還會生產一些。市場上有時能看到像梅子酒類的甜酒,那是小日本發揮的果子酒,能不能歸入葡萄酒類?我也不懂。

喝葡萄酒,講究一個品,講究一個情調。現在國內也慢慢開始流行喝葡萄酒,也想圖個小資情調。但大多會喝酒的人,還是不太喜歡喝葡萄酒。甜的,覺得沒勁,不甜的,更覺得不對勁。想想也是,除了談戀愛,才需要那樣歪歪膩膩的樣。親朋好友相聚,講究的是痛痛快快。所以一般不會去喝它。

我最早喝的葡萄酒,現在想想已有十幾年了。為什麽記得清呢,因為不僅是我的第一次喝葡萄酒,而且那味道給我印象太深了。在我們那個年代,我指學生時期,是不許抽煙喝酒的。那時認為隻有不好的學生才會抽煙喝酒。像小流氓啦,小阿飛啦。話再說過來,也沒那個錢在外喝酒,有錢也沒那個地方喝。有時幾個狐朋狗友偷偷在家也想像英雄好漢那樣喝一喝,讓裏弄小腳偵緝隊發現那也不是好玩的,要挨批的。

我也是畢業後工作的頭一年,和幾個哥們人模狗樣的到紅房子去撮了頓。為什麽說我們是人模狗樣呢?土唄,從沒開過洋葷。生在上海的沒有不知紅房子西餐館。其地位如同北京的莫斯科餐廳,天津的啟士林。北京天津那兩家西餐館屬於什麽等級我不知道,但上海的紅房子好像品味很高,一般人不會去。一是貴,二是檔次高。那時說誰誰去紅房子吃飯,會覺得這個人很有點家境,或者很小資的。所以那時如果談朋友去紅房子吃飯的話那麵子不是一點點大,至少比洗腳盆大。那男的一定也講究情調,奶油類的,而且這男女關係也相當靠定了。否則今天吃完明天吹了,那男的還不心疼死,精明的上海男人這點帳還是知道怎麽算的。而我們幾個,從小就聽說紅房子紅房子的,讓人吹得天花亂墜。心裏老有這個念想,也想體會體會那種高級場所是怎麽回事。說穿了也就是土八路想開開洋葷,趁口袋裏有點錢去燒包一下。至於在那個高貴的場所出不出洋相就顧不上了,反正那也是另外的話題了,不在今天的內容裏。

那天在紅房子我們點了瓶葡萄酒。其實我們也不懂,誰也沒來過。就裝模作樣瞎點,其實是點到什麽是什麽。沒想到這酒是那樣的香,微甜,一點不上頭。喝下去後一股芳香透脾沁肺,讓人頓時齒頰生香。就那次後,我再也沒有喝到過那樣香的葡萄酒。我還到很多商店去找過,沒有賣的。估計就是紅房子獨家的。後來再喝象中國紅之類的葡萄酒,覺得很不好喝,不僅上頭,味道也不好,太甜。不過我想國內人大概已習慣葡萄酒為甜酒,以至後來出品的張裕幹葡萄酒銷路很不好。現在又開始進口國外的葡萄酒,大多為幹葡萄。張裕的日子可能更不好過了,因為絕大多數喝葡萄酒的人是品不出葡萄酒的精華來的。你看有人拿著杯子又是晃又是聞的,十有八九是裝模作樣附庸作雅。那樣的話買酒就衝牌子來了,圖個麵子,那在酒席上還不都買進口的。更多的人還是拿它當啤酒白酒,一口幹,一口悶,一口菜。更有甚者,現在流行把葡萄酒和飲料混合著喝,那時就更講不清這到底是什麽酒了。大概可以稱之謂中國式雞尾酒。不過對於當年那些絞盡腦筋,好不容易地把糖從酒中分離出來的,製成幹葡萄酒的莊主們知道他們的成果是這樣結局的話,這時恐怕隻能坐在酒窖中鬱悶了,早知這樣還費什麽勁呢。

所以真的要學會怎樣小資一點地品味葡萄酒,我建議大家去看看小酒蟲的“ 酒蟲係列(2)-葡萄酒”,那很有意思。我是不行的,隻會一口幹,一口菜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