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四運動 (1939年5月1日)毛澤東

(2012-05-01 22:02:44) 下一個
五四運動          (1939年5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 正文

  二十年前的五四運動〔1〕,表現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五四運動的成為文化革新運動,不過是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一種表現形式。由於那個時期新的社會力量的生長和發展,使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出現一個壯大了的陣營,這就是中國的工人階級、學生群眾和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所組成的陣營。而在“五四”時期,英勇地出現於運動先頭的則有數十萬的學生。這是五四運動比較辛亥革命進了一步的地方。

  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過程,如果要從它的準備時期說起的話,那它就已經過了鴉片戰爭〔2〕、太平天國戰爭〔3〕、甲午中日戰爭〔4〕、戊戌維新〔5〕、義和團運動〔6〕、辛亥革命〔7〕、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等好幾個發展階段。今天的抗日戰爭是其發展的又一個新的階段,也是最偉大、最生動、最活躍的一個階段。直至國外帝國主義勢力和國內封建勢力基本上被推翻而建立獨立的民主國家之時,才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成功。從鴉片戰爭以來,各個革命發展階段各有若幹特點。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共產黨出現以前及其以後。然而就其全體看來,無一不是帶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這種民主革命是為了建立一個在中國曆史上所沒有過的社會製度,即民主主義的社會製度,這個社會的前身是封建主義的社會(近百年來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它的後身是社會主義的社會。若問一個共產主義者為什麽要首先為了實現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社會製度而鬥爭,然而再去實現社會主義的社會製度,那答複是:走曆史必由之路。

  中國民主革命的完成依靠一定的社會勢力。這種社會勢力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知識分子和進步的資產階級,就是革命的工、農、兵、學、商,而其根本的革命力量是工農,革命的領導階級是工人階級。如果離開了這種根本的革命力量,離開了工人階級的領導,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在今天,革命的根本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革命的根本政策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線的組織成分是一切抗日的工、農、兵、學、商。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取得,將是在工、農、兵、學、商的統一戰線大大地鞏固和發展的時候。

  在中國的民主革命運動中,知識分子是首先覺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都明顯地表現了這一點,而五四運動時期的知識分子則比辛亥革命時期的知識分子更廣大和更覺悟。然而知識分子如果不和工農民眾相結合,則將一事無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後的分界,看其是否願意並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他們的最後分界僅僅在這一點,而不在乎口講什麽三民主義或馬克思主義。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願意並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的。

  五四運動到現在已有了二十個周年,抗日戰爭也快到兩周年了。全國的青年和文化界對於民主革命和抗日戰爭負有大的責任。我希望他們認識中國革命的性質和動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農民眾結合起來,到工農民眾中去,變為工農民眾的宣傳者和組織者。全國民眾奮起之日,就是抗日戰爭勝利之時。全國青年們,努力啊!

  注釋

  〔1〕五四運動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發生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英、美、法、日、意等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對德和會,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中國是參加對德宣戰的戰勝國之一,但北洋軍閥政府卻準備接受這個決定。五月四日,北京學生遊行示威,反對帝國主義的這一無理決定和北洋軍閥政府的妥協。這次運動迅速地獲得了全國人民的響應,到六月三日以後,發展成為有工人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廣大群眾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也是反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運動。以一九一五年《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創刊為起點的新文化運動,豎起 “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五四運動中的先進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使新文化運動發展成為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他們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在思想上和幹部上準備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一八四○年至一八四二年,英國因中國人反對輸入鴉片,就借口保護通商,派兵侵略中國。中國軍隊在林則徐領導下曾經進行了抵抗。廣州人民自發地組織武裝抗英團體,使英國侵略軍受到很大的打擊。福建、浙江、江蘇等地人民也自發地掀起了抗英鬥爭。一八四二年英國軍隊侵入長江,迫使腐朽的清朝政府和英國侵略者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這個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大量賠款,開放上海、福州、廈門、寧波、廣州為通商口岸,抽收英商進出口貨物的稅率由中英雙方共同議定。

  〔3〕太平天國戰爭是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民族壓迫的農民革命戰爭。一八五一年一月,這次革命的領導者洪秀全、楊秀清等,在廣西桂平縣的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一八五二年太平軍出廣西,攻入湖南、湖北。一八五三年,經江西、安徽,攻克南京,並在這裏建都。隨後從南京分出一部兵力北伐和西征,北伐軍一直打到天津附近。但太平軍在它占領的地方都沒有建立起鞏固的根據地,建都南京後它的領導集團又犯了許多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錯誤。在清朝軍隊和英、美、法等國侵略軍的聯合進攻下,太平天國戰爭於一八六四年失敗。

  〔4〕一八九四年(甲午年)發生的中日戰爭,也稱甲午戰爭。這次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者蓄意挑起的。日本軍隊先向朝鮮發動侵略並對中國的陸海軍進行挑釁,繼即大舉侵入中國的東北。在戰爭中,中國軍隊曾經英勇作戰,但是由於清朝政府的腐敗以及缺乏堅決反對侵略的準備,中國方麵遭到了失敗。一八九五年,清朝政府和日本訂立了可恥的馬關條約,這個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後來在俄、德、法三國幹涉下,日本同意由清政府償付白銀三千萬兩“贖還”該半島),賠償軍費銀二萬萬兩,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開辟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等地為商埠。

  〔5〕戊戌維新也稱戊戌變法,是一八九八年(戊戌年)發生的維新運動。當時,中國麵臨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嚴重危機。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在清朝光緒皇帝的支持下,企圖通過自上而下的變法維新,逐步地在中國推行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聯合統治的君主立憲製度,發展民族資本主義,以挽救民族危亡。但是,這個運動缺乏人民群眾的基礎,又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派的堅決反對。變法三個多月以後,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幽禁光緒皇帝,殺害譚嗣同等六人,變法遭到失敗。

  〔6〕義和團戰爭是一九○○年發生在中國北部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武裝鬥爭。參加這次戰爭的,有廣大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其他群眾,他們用宗教迷信互相聯係,在秘密結社的基礎上組織起來,對英、美、德、法、俄、日、意、奧的聯合侵略軍進行了英勇的鬥爭。八國的聯合侵略軍在占領天津、北京以後,極殘酷地鎮壓了這個運動。

  〔7〕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同盟會所領導的推翻清朝專製王朝的革命。一九一一年(辛亥年)十月十日,革命黨人發動新軍在湖北武昌舉行起義,接著各省響應,外國帝國主義所支持的清朝反動統治迅速瓦解。一九一二年一月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製製度從此結束,民主共和國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但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力量很弱,並具有妥協性,沒有能力發動廣大人民的力量比較徹底地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成果迅即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篡奪,中國仍然沒有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狀態。

  (這是毛澤東為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寫的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的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