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財富之路

最近對家庭理財進行了一些研究,頗有心得。想通過這個博客和誌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交流。同時,傳播一些信息,讓有需要的人受益。
正文

普通人的財富之路係列:共同基金(Mutual Fund)投資的常見誤區(原創)

(2007-12-07 06:54:59) 下一個

共同基金(Mutual Fund)投資的常見誤區

Grace Liu

 

1984年共同基金初興之時,全美有名的金融服務研究公司DALBAR,就開始對基金投資者的買進,賣出,替換決定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從1987年到200720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均回報率為11.8%,而同期一般的股票基金投資者的年均回報僅為4.3%,固定收益基金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則低到1.7%,年均通貨膨脹也有3%。這一數字大大出乎我們的想象,為什麽呢?答案就在普通基金投資者的常見誤區裏。要降低基金投資風險,提高收益率,投資者應該極力避免這些常見的投資誤區。

誤區一:追逐過去表現好的熱門的基金

這可能是普通投資者最容易犯的錯誤。雖然,很多研究都已經證明,而且所有的基金宣傳手冊上都會注明,“過去的業績不能保證未來的業績”,但是,很多投資者還在根據基金的過去表現選購基金。DALBAR研究發現資金的流入和流出的時間和基金的表現相關性很大。許多投資者等到基金向上大幅攀升時,才積極的湧入市場;而當基金一開始下跌,就開始瘋狂的拋售。可能“最受歡迎的做法,就是通過晨星評級來選基金。據“華爾街不想你知道(Wall Street Do not Want You Know)”估計,有約80%的資金流入了4星和5星的基金裏。但是,金融研究發現:從 199511號到1998930號,2星和3星基金的表現在整個期間裏都優於4星和5星的基金。晨星自己也認為晨星評級不能用於預估基金的短期表現或決定何時購買。還有一種常用的做法,就是買入最近表現最好的基金。Mark Carhart, 高盛資產管理公司的定量研究主席,指出這一年最好的10%基金更有可能成為明年最差的10%,而不是重複它們上年的業績。一個最近的例子就是房地產類基金,據統計,在2006年流入房地產類基金的資金超過其他許多類別投資,達到96億美金。但是,2007年房地產類基金的回報率約是負的9.5%。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董事長查理·芒格在2007年公司股東大會之後也表示,許多基金規模小的時候表現很好,但當投資者追隨它們的早期走勢而投入資金後,這些基金卻在勉力維持。巴菲特補充說,富達麥哲倫基金(Fidelity Magellan)雖是80年代的頂尖基金,但在其後的一年、三年、五年及10年期間內卻落後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眾所周知,今年表現最突出的是國際股票基金和新興市場基金,有的今年甚至達到70%的年回報率,但是,如果你現在才買入,甚至大量買入,那麽你未來受到損失的可能性恐怕就大大提高了。

誤區二:持有投資的時間太短,頻繁的買進賣出

現在業內計算基金回報率的方法是:假設在一個階段的開始(一年,三年,五年,或十年等)就投入一大筆錢,如一萬元,中間不再買入或賣出,以此來計算年回報率。在數學上是正確的,但是現實中幾乎沒有投資者是這樣操作的。因而,基金發布的回報率對普通投資者不完全適用。因為數據顯示,最近20年間,投資者平均持有一支基金的時間僅是3年。這樣的結果恰恰忽略了規避風險的一個重要方法:時間。根據Ibbotson 2004年年度報告,從1926年到200478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報增長的機率是,一年中是72%,即從這78年中任選一年,有72%的年頭,標準普爾指數都是上漲的;五年中是90%;十年中是97%,十五年中則是100%。雖然,市場在這期間經曆了48次大於10%的降幅,在這48次中17次降幅甚至大於33%,在這17次中有4次被稱為市場崩潰(1929-1930年,1972-1973年,1987-1988年以及2000-2001年),這樣的曆史足以讓所有投機者損失慘重,從此棄絕股票基金。然而,同期78年間標準普爾500的平均年回報率仍然達到了10.4%,遠高於同期政府長期債券的年均回報率5.4%,短期國庫券的年均回報率3.7%。投資追求的是最高的投資期望,而不是最大值。市場價格在短期中總會圍繞價值上下大幅波動,如果投資者追求短期的每一個波動產生的“機會”,有很大的可能,就會掉進市場的“大陷阱”裏。但是,從長期看,市場會修正它的過熱或者過冷,從而會接近它的均值。因而,唯有做一個有耐心的,自律的投資者,才能分享市場的豐厚回報。難怪DALBAR的報告指出,是投資者不自律的行為,而不是基金的表現,導致了投資者的回報率遠低於標準普爾指數和基金的平均回報率。“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的作者訪問了500多位百萬富翁後發現,95%的富翁擁有股票並且股票占他們總資產的20%以上,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長期持有自己的投資,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持有投資的平均時間甚至超過了6年。

誤區三:沒有遵守定期投定量的錢的投資原則 (Dollar Cost Average,或者 Constant Dollar Plan, 英國人又稱之為 “Pound-Cost Averaging”)

這應該是所有共同基金的經紀人都知道的降低風險的方法。這和台灣股市流行語隨時買,不要賣,很相關。定期投定量的錢,顧名思義,就是不論基金的價錢多少,以兩周,或一月,或一季為一期,定期投固定數量的錢進去。當價錢高的時候,買入的股數就少一些;當價錢低的時候,買入的股數就多一些。長此以往,所買入的平均價就越來越低了。股神沃倫·巴菲特說: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也許是過去35年最能幫投資者賺錢的工具。但是大多數投資者卻經曆著從高峰到穀底的心理路程,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既省力又省錢的指數基金。 巴菲特多次指出:“個人投資者的最佳選擇就是買入指數型的共同基金,並保持在一段時間裏持續、有規律地買進。”他說:“如果你堅持長期投入共同基金,缺點是你可能不會在最低點買入,但你也不會在最高點進入市場。”沒有人可以準確地預測市場或基金的起落的時間與空間,如果有人說他能, 他或者是騙子,或者是無知,最好的情形是碰巧。以不變應萬變,省心又省力的方法就是長期地定期投定量的錢,買入好的指數基金。關於指數基金相關的更多問題,我將在下次介紹。

參考資料:

1, Ibbotson 2004 Stocks, Bonds, Bills & Inflation (SBBI) Yearbook

2, What Wall Street Doesn’t Want You to KnowLarry E. Swedroe

3, The Winner’s Circle: Wall Street’s Best Mutual Fund Managers, R.J. Shook

4,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Thomas J. Stanley and William D. Danko

5, Dalba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vestor Behavior 2007

6, 巴菲特"金手指"欽點指數型基金,中國證券報20075

7, 沃倫巴菲特2005年給股東的信

 

我的其他博克文章請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31430

普通人的財富之路係列:選擇30年還是15年房屋抵押貸款? 

普通人的財富之路係列:在美家庭投資理財的思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