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2025 (6)
莫效書生亂解禪(六)
有朋友問:你是學淨土的嗎?
他大概是看到我推崇弘一大師的同時,又引了淨土宗印光大師的話。覺得我更推崇淨土宗,而貶低禪宗,一定是宣傳淨土而來的。
也是也不是!
淨土宗與禪宗,真的有區別嗎?
也有也沒有。
淨土與禪,隻是教學方法上的不同,而不是教學目的不同。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殊途同歸”、“條條大路通羅馬”。
修道、悟道、證道。
修道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悟道的過程有不同,所證的那個最終的“道”,卻是一樣的。
“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不但淨土宗與禪宗如此,密宗、華嚴宗、律宗、天台宗,都是如此。
“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不同的方法,本來是應機而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本質並沒有變化過。
本質是什麽?
有人說,你這個不對,那個毛病。
毛病,我自然是有的,而且不少。然而挑我的毛病,於你自己有何益處?
為什麽不去反躬自問,找找自己的毛病,然後切實努力。
找出別人再多的毛病,也不能證明自己就是對的,於己何益!看我的文章,是為了了解禪,還是要挑毛病?
何苦來哉!
也有人說,你的表達方式有問題。
同樣的道理,為什麽那麽關注表達方式?如果道理說的對,好好體會就是了,如果道理說的不對,就指出來好了,可以討論啊。
有不同意見的話,拿出證據,擺出事實,好好討論。
致力於人身攻擊,那還不是越吵越亂,到最後隻是給自己惹一肚子氣,何苦。
當然,買櫝還珠,或者說,避實就虛,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不管是實實在在的討論,還是實實在在的努力,都是最枯燥和最艱難的。
其實,這個問題不隻是孤例,很多時候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一般人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挑剔別人的現象,似乎挑剔了別人,就顯出了自己,而這個挑剔,不是在擺事實、講道理,往往是求全責備,吹毛求疵,混淆是非。
對修行有興趣的人裏,則是到處懷疑,看哪個老師都有問題。剛開始學,還有些虛心和認真,過了段時間,有了些體會,就開始“貶斥諸方”,看誰都不對,那麽誰對呢?佛說的總對了吧,可惜他又不肯下功夫去鑽研佛經,總想找個秘方抄個近路,可以一蹴而就,省事又省心。
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情!
二祖神光去找達摩祖師學禪之前,已經是“曠達之士也,博覽群書,善談玄理”,卻覺得自己所學還不是究竟,於是到達摩祖師麵前求學,有次“天大雨雪”,他卻仍然“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達摩祖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光悲淚曰:“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看看別人的想法,並不隻是為了自己求法,而是為了慈悲大眾。
達摩祖師怎麽回答:“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
——記住這段話,可以用來反躬自省,也可以了解一下,求取禪道有多難,想想我們為了理解禪作出了什麽努力。
注意,二祖神光在出家以前,學問已經非常好,看了大般若經以後,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智慧,然後才決定出家。出家以後,在香山修持九年,專修禪定。有了這麽多前提,卻還是找不著問題的答案,實在是逼急了,他才做的出“立雪”、“斷臂”求法的事情,才問的出“我心未寧,乞師與安”這樣的話。
這話如果換成我們來問,那有什麽用!我們連什麽是“我心未寧”都不明白呢,我們知道的隻是“我思維未寧”和“我身體未寧”的程度,哪敢去問師父,先自己私下努力做功夫,把思維和身體問題解決了再說。
當然現在的人臉皮都比較厚,又“無知者無畏”,估計還真好意思問,那麽結果自然是師父“端坐麵壁,莫聞誨勵”,而我們提問題的人,不是恨師父而腹誹,就是會覺得“這師父水平也不咋地,連耐心也沒有,又不懂教學方法,估計也沒什麽本事,說不定還不如我呢。”
其實,大乘幾大宗裏,禪宗的修行方法之難,大約是數第一的了。甚至比律宗還難。
不過,那是指真修,如果是混,也是禪宗最容易偷懶。
這也是我不支持大家學禪、或者單隻學禪的原因之一。
當然,如果隻是玩玩,糊弄一下自己,找點兒樂子,那自然是禪宗最合適。禪宗可以務的“虛”,最多。
還是那句話,別的修行方法,隻要認真學習,總會有所得,有所進益,弊端不多,隻有禪宗,學的不好,則流弊甚深。
那麽多的“口頭禪”,多少因此害人害己。至於比“口頭禪”更虛的“口頭蒙”,就更加的等而下之了,然而,可惜,很多人依然樂此不疲。
參話頭,就算是參上一輩子,都有可能一無所得。
如果換成念佛,或者持咒,早已經功德累累了,若是意念堅固,往生不在話下。
然而,這些做法,在聰明人眼裏:迷信啊,好傻啊!
真的傻麽?
還是說人家傻的人,自己不了解?
學禪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因緣這個東西,有變有不變,看各自的造化了。
有三方: 作者, 挑刺者, 其他讀者.
挑刺的行為
1.對作者的修行有好處, 所謂逆增上緣也.
2.對挑刺者沒啥好處,因為挑刺者見到了刺,可能就忽略了文章其餘的閃光點. 作者為了報答(1),於是指出“挑我的毛病,於你自己有何益處?”這是為了回饋挑刺者好處.
3.對人雲亦雲的讀者,(a)好處是知道了文中的不足(假設所挑的刺是確鑿的),(b)壞處是挑刺的語氣可能會影響這些讀者對此文價值的判斷,跟著忽略了文章的閃光點. 壞處大於好處. [為達到(a),完全可用平白的語氣來指出不足] 所以,作者回敬“挑我的毛病,於你自己有何益處?”是恰當的, 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讀者受挑刺的負麵語氣所左右.
嗬嗬, 簡單分析一下, 因果是錯綜複雜的.
學禪的目的不就是學佛嗎?禪好不好,也是因人而異。如果指月見月,一隻手就夠了,幹嗎還要一千隻指月的手。如果指月不見月,還是修其他法門合適些。最可怕是見到的是手,還認定手就是月,這種人基本上沒什麽戲,等將來有機緣在學吧。
一切果報皆有因緣,因緣不夠,佛菩薩也無能為力阿。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