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8日當地時間深夜24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頭號法西斯強國德國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3個月後,在亞洲,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經曆了在長期黑暗和苦難中抗爭後,正義的力量終於不可阻止地主宰了曆史。但曆史也付出了驚人的代價:占世界80%的人口被卷入了這場人類史上空前的大戰,直接參加作戰的兵力達1.1億人。5529.35萬人死亡,其中平民2447.58萬。
結束災難的日子,值得全人類永遠銘記。然而——紀念,決不僅僅是再一次溫習60年前勝利的歡欣,而是為了記住教訓,讓當今的時代更加和平與和諧。
1.經典蘇聯衛國戰爭歌曲:《神聖的戰爭》(Священная война)
現在諸位聽到的就是由蘇軍亞曆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演唱的《神聖的戰爭》,在宏大的氣勢之中,請注意仔細聽聽其中突然轉從輕輕而起越來越響的“滾滾沸騰,進行人民的戰爭,神聖的戰爭”段,力量並非僅僅體現於響亮,如同電影《上甘嶺》主題歌中的“這是美麗的祖國……”的疊句首先是輕輕地合唱出來而後越來越響一樣(它比現在晚會中演唱此歌合唱段時一開始就扯起嗓子喊出來的要有力感人得多)。
看過蘇聯影片《莫斯科保衛戰》的人一定都記得這樣一幕:蘇軍紅旗歌舞團要上前線演唱,可戰地指揮官不同意,因為紅旗歌舞團是蘇聯紅軍最寶貴的財富。於是紅旗歌舞團的歌唱家們在戰壕中伴著手風琴和槍炮聲對著電話縱情高歌,他們的歌聲通過戰地電話線傳遍整個莫斯科戰場。這首《神聖的戰爭》被譽為“蘇聯衛國戰爭的音樂紀念碑”。
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入侵蘇聯,詩人列別傑夫.庫馬契隨即寫下一首悲憤而昂揚的詩作。經譜曲後,6月27日早上,蘇軍紅旗歌舞團在莫斯科的白俄羅斯車站首次演唱了這首歌:
神聖的戰爭 (1941)
起來,巨大的國家,做決死鬥爭,
要消滅法西斯惡勢力,消滅萬惡匪群!
敵我是兩個極端,一切背道而馳,
我們要光明和自由,他們要黑暗統治!
全國人民轟轟烈烈,回擊那劊子手,
回擊暴虐的掠奪者和吃人的野獸!
不讓邪惡的翅膀飛進我們的國境,
祖國寬廣的田野,不讓敵人蹂躪!
腐朽的法西斯妖孽,當心你的腦袋,
為人類不肖子孫,準備下棺材!
貢獻出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
保衛親愛的祖國,偉大的聯盟!
讓高貴的憤怒,像波浪翻滾,
進行人民的戰爭,神聖的戰爭!
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漸漸遠離我們,但法西斯主義並未消失,隻是披上了“民主自由”的華麗外衣,看看吧 二次大戰後的世界還是不斷的戰火,進入了新世紀的人類還是沒有擺脫戰爭的陰影;冷戰結算後 全球進入一極超強 有人說 他 代表先進 全球應該順從它 ,可是 羅馬帝國、拿破侖的法蘭西帝國、希特勒的第三帝國 都曾經代筆那個時代的先進 超強 ,但他們都沒有給這個世界和平 ; 看看今天的“它”不難發現羅馬帝國、拿破侖的法蘭西帝國、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的影子 ,看看二戰後世界各地爆發的戰爭都有“它”的身影,而戰爭也是“它”解決“問題”的最主要的方式,。
中國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但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為維護國家統一,維護世界和平、公理、正義 在新法西斯主義脫下它“自由民主”的“皇帝的新裝”露出猙獰的真麵目時,可以及時的把它送回地獄中去。
2.經典蘇聯衛國戰爭歌曲:喀秋莎 Katyusha
歌詞: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著柔漫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
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
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
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
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駐守邊疆的年輕戰士,
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
勇敢戰鬥保衛祖國,
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在莫斯科城,一群女學生唱起了《喀秋莎》。她們要用這首愛情歌曲為年輕的戰士們送行。這是 1941年7月中旬的一天,新編的紅軍近衛軍第3師將要開赴前線。這送別的歌聲在小夥子們心中引起強烈的震顫。他們含著激動的淚,伴著這歌聲,向送行的人們敬了莊嚴的軍禮。
歌曲《喀秋莎》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凝結在一起。這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使得抱著冰冷的武器、臥在寒冷戰壕裏的戰士們在難熬的硝煙與寂寞中,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因此,《喀秋莎》的歌聲伴著濃濃的硝煙,順著戰壕一路飛揚。一時間,北到列寧格勒,南到基輔,在前線和後方,在整個蘇聯到處都傳唱著這首歌。就連許多德國兵也喜歡上了《喀秋莎》。
那是在一次戰鬥的間隙,在紅軍一個步兵連的戰壕裏,疲憊不堪的士兵們突然聽到飄來了熟悉的歌聲:“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他們仔細聽,發現那歌聲竟來自對麵的德軍陣地。蘇軍一位中尉連長從望遠鏡裏看到,一夥德軍正圍著一台留聲機欣賞著這首歌曲。這個步兵連的戰士們震驚了、憤怒了。他們未經請示便向敵軍陣地發起了攻擊。戰鬥非常慘烈。當他們打退了德軍,找到那架留聲機時,發現唱機還在唱著……中尉連長捧著唱片跪在地上失聲痛哭,許多人都跟著哭了。
後來,上級軍法部門對這次違令攻擊事件進行調查。一位接受調查的團長說:“如果我當時看見《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圍著、蹂躪著,我也會這麽做!”
1945年4月16日,紅軍對柏林外圍開始進攻。那正是一個梨花盛開的季節。前進中,許多部隊齊聲唱起《喀秋莎》,而為這歌聲伴奏的是2000多門“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嘯。一位隨軍記者當時激動地寫道:“天哪,這是怎麽了?簡直就是《喀秋莎》的歌聲在向柏林進攻。”
愛情歌曲能打動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而鏗鏘有力的《第7交響樂》更是激發人鬥誌的強心劑。
1942年8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正值白熱化,列寧格勒被德軍重重包圍。呼嘯而至的德軍飛機愈加囂張。蘇軍中難免有人驚慌不安。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歌頌壯烈衛國戰爭的《第7交響樂》突然響起。那慷慨激昂的歌聲與轟鳴的炮聲交織在一起。時,前線總指揮部特意撥出3000發大口徑炮彈。42軍奉命向德軍的炮兵陣地、觀察所和指揮所發動了猛烈炮擊。戰士們又燃起鬥誌,挎起衝鋒槍,高舉著手臂,呼喊著:“祖國萬歲!”“列寧格勒萬歲!”這正是列寧格勒的前線總指揮、音樂愛好者列·阿·戈伏羅夫的主意。他懂得“我為歌狂”,懂得歌聲是心戰利器。
3 . 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_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
音樂史上的傳奇 反法西斯的讚歌
記蕭斯塔科維奇的第七C大調《列寧格勒》交響曲
蕭斯塔科維奇的第七C大調《列寧格勒》交響曲(OP.60)堪稱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傳奇。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軍隊以閃電般的速度入侵蘇維埃共和國(蘇聯)。在短短的五個月的時間裏便包圍了列寧格勒直逼莫斯科。在圍困列寧格勒的幾百天裏每天用大量的炮彈轟炸這座城市。而列寧格勒的人民全體總動員,與法西斯展開生死拚搏的浴血奮戰。戰爭的殘酷令人想象不到……..在那極端困苦極其艱辛危險的時期,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為了將這一時期用音樂表達出來,為了歌頌人民頑強奮鬥的必勝精神,在非常艱難的狀態下開始創作這首注定是不朽的音樂詩篇。他說:“我要告訴全世界人民,我們依然活著,我們必將勝利!”當作曲家完成這個偉大的作品時,演奏卻十分困難。首先是敵軍炮火的轟炸,每天都遭受幾百噸炸彈的轟炸,安全很難保證;然後是演奏人員的匱乏,那時的城區幾乎全民皆兵,那還有音樂演奏員;其次是演奏場地,敵軍距市區最近隻有幾公裏。為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鬥誌,蘇聯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蘇軍派人到前線逐個尋找當年樂團的樂手並把他們安全撤回市區秘密進行排練,修繕演出場地,甚至用軍用飛機運送總譜。音樂會演出之前,蘇軍最高指揮部下達了重創敵人的命令,一時間蘇軍陣地大炮齊鳴,用所有的炮火對敵軍進行猛烈的轟擊。強大的炮火換來的是短暫的寧靜。此時音樂開始!人民走出掩體,走上大街,聆聽廣播轉播的音樂。人們在這部偉大的音樂史詩中得到了極大的鼓舞,樹立了必勝的信心。
這部凝聚了人民必勝信念和反對法西斯戰爭的交響曲在世界獲得極大的反響。當時許多著名的指揮家都希望能夠得到美國首演的指揮權,經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權衡,將此榮譽給予了指揮家托斯卡尼尼。這是因為托斯卡尼尼旗幟鮮明的反法西斯的的立場和在音樂的權威。當時為繞過德軍封鎖,將這部交響曲的總譜拍成微型膠卷用飛機運到美國。
1942年7月19號紐約舉行了盛大的首演式。繼而世界上幾千家電台轉播了這場音樂會。從此世界通過這部偉大的音樂作品看到了蘇聯人民抗擊法西斯的頑強鬥誌和堅強的毅力。
從此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到了決戰勝利的階段。
結構上看,第七號交響曲顯得冗長(全曲約70分鍾,是他所有交響曲作品中最長的)。而且有些“不均衡”,光是第一樂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根據肖斯塔科維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說法,這是一部一列寧格勒為標題,每樂章各有主題的交響曲,分別是:“戰爭”(War)、“回憶” (Recollection)、“祖國的原野”(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勝利”(Victory)。如果我們依循這些主題聆聽,的確相當容易和作者產生共鳴。換句話說,第七樂章的主題都相當明確,幾乎讓人一聽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意涵,因此有評論者認為:“與其說本曲是交響曲,倒不如說比較接近大型的組曲”,這句話可說為這部交響曲的特性下了頗為精準的注腳。
第一樂章 中庸的稍快板。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題”, 描繪的是戰爭之前安寧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穩地奏出主題,接著是肖斯塔科維奇作品中常見的氣息很長的木管獨白。突然,遠方傳來的鼓聲擊碎了和平的美夢,出現了進行曲風格的“戰爭主題”。
第二樂章稍快的中板,三段體詼諧曲樂章。相傳作曲家這樣描述本樂章:“……這是對愉快的事情,人生快樂插曲的回憶。但悲哀的情緒籠罩著這種回憶……”樂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輕鬆奏出的主樂念,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弦樂器那強烈的節奏背景,還有雙簧管優雅的副樂念等構成。雙簧管的副樂念由低音豎笛接替,豎琴長笛的低音伴奏部分很有特色。此樂章可以說是最具肖斯塔科維奇風格的音樂。
第三樂章 慢板至最緩板。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俄羅斯人對自己的祖國和土地有著一種深厚的摯愛。”這一樂章在於表現“對自然的美之敬意”,猶如俄羅斯大地上鬱鬱蔥蔥、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一般。
第四樂章不太快的快板轉中板。由定音鼓呈示出類似貝多芬“命運主題”動機的短暫導入部後,主題由弦樂器齊奏展示,然後進入自由發展的主部。依照肖斯塔科維奇的本意,這個終樂章在於表現“勝利之來臨”。最後,第一樂章“人的主題”由銅管樂器強有力地奏出,在排山倒海般的凱歌之後,四個定音鼓奏出樂章的中心主題,全曲結束。
作曲家們在從事創作時,總會有某些特別的“情境”刺激他們的創作靈感,無論是當時社會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親朋好友間的情感聯係、自己對於生活經驗或生命的沉思默想……等等不一而足。身為聽眾的我們,則可以從他們所要抒發的情感總尋找共鳴、感動,或者從音樂中“回顧”他們創作的情境……。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自然也具有此項性質,不過,由於他身處於當時的環境,使得這件原本單純的創作動機變得較為複雜。
列寧格勒原名彼得格勒,為紀念列寧改為此名(現名聖彼德堡),自1703年建城開始就是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一直都是政經文化重鎮,許多藝術家都曾活躍於此,納粹進攻蘇聯時,肖斯塔科維奇居於城中,並且曾親自在前線協助作戰,第七交響曲的前三樂章就是在此圍(危)城中完成,至於最後一樂章,由於德軍在 1941年9月切斷了列寧格勒所有的外界聯係,肖斯塔科維奇隨家人撤離到庫比雪夫(kuibyshev),並在同年年底完成這部作品。從創作時間上來看,第七號交響曲的確是因列寧格勒而生。
此曲的標題“列寧格勒”本來已經大致告訴我們它想要呈現的主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軍團圍攻的列寧格勒而作。然而,1979年一部號稱是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證言》(Testimony)的出版,為原本單純的寫作動機平添了複雜的因子,諸如:“我在寫作此一主題(注:指第一樂章的“入侵”主題,小鼓聲不斷重複的樂段)時,心裏想的其實是另一種摧殘人性的敵人”、“我寫的是……暴政下犧牲的幾百萬人的追悼之歌”等字句,強調的反而是譴責極權政體對無辜人民的任意侵淩,本曲想當然應具有的愛國主義反而未見著墨。不過,由於這本回憶錄的內容爭議頗大,它所陳述的內容可以作為我們研究肖斯塔科維奇的參考之一,倒不見得要全盤接受。總之,無論肖斯塔科維奇真正的動機是什麽,德軍圍攻列寧格勒一役,絕對是他創作第七交響曲最重要的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