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終於接受了美國的提議加入了對伊朗的石油禁運 ,美國的航母駛入霍爾木茲海峽 ,油價漲到110美元一桶 ....
美國真的要逼伊朗狗急跳牆嗎 ?難道美國就不怕再一次的世界石油危機嗎 ? 答案是美國真的怕過 ,不過不是現在而是1973年和1978年的那兩場場石油危機 ....
自那時起美國通過談判使歐佩克(OPEC)統一使用美元作為世界石油交易的唯一結算貨幣 ;同時美國轉型經濟摒棄了大部分高能耗低回報的製造業而轉向高端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 ;建立了強大而有效的石油儲備機製 ; 實現能源供給多元化、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的新產業戰略; 同時保持11個航母戰鬥群對中東和世界十六個主要航道的控製 .....
經過這一係列的措施之後美國無疑是當今世界最有能力抵抗石油危機的國家 ,一旦石油危機爆發,油價飛漲,世界各國尤其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工業國和製造業出口大國會首當其衝的受到打擊甚是致命性的打擊 , 不得不從美國取得更多的美元來購買石油 ,而美國可加大貨幣發行來緩解國內的金融疲軟 ,由於過量發行的美元通過貿易逆差的方式換取了大量中國等製造業大國用高能耗低人力成本生產的廉價商品,美國經濟並沒有因為過量的貨幣發行而引起的惡性通貨膨脹,相反大量儲備美元的中國為維持貨幣利率而增發的人民幣造成了中國嚴重的通貨膨脹 ,這就是美國一直以來轉嫁通脹的方法.....
2008後,由於美國貪婪的投行引發了美國的次貸危機後進一步發展到全球性的經濟衰退 ,國際社會對美元和美債地位的質疑有增無減 ,最早脫離危機的中國等國也開始減持美債和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 ,這使得美國傳統的印美元 ->大量消費- >美元通過順差流入出口國 ->出口國用賺得的美元買美國國債做外匯儲備 -> 最終保持美國的低通脹的低利率,而貿易順差國成為了替美國抗通脹嫁衣的模式無法再順利進行 ,所以米國想出了利用中東局勢人為製造新石油危機的方法,迫使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繼續大量的持有美元外匯儲備 ,正如同他不遺餘力的打擊原本有希望替代美元成為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的歐元 ,其目的就是保持美元的主導地位維護美國的核心利益 .....
而美國打擊的不僅是他的對手也包括他的傳統盟友 ,這也凸顯了美國的領袖思維 ,不但要使對手對你又敬又畏 ,就是你的盟友也要對你又愛又恨 ,這才是駕馭世界的最高境界吧 ...
附 : 曆次的石油危機
石油危機(Oil Crisis)為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產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製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其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3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 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麵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製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衝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