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8年奧運會中國男籃創奇跡 125-25戰勝伊拉克

(2008-07-11 09:36:36) 下一個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1944年兩屆奧運會被迫停辦。在此期間,中國也處在艱苦的抗日戰爭和國內戰爭時期,籃球運動主要在根據地和一些大城市開始普及。

  1948年二戰結束,奧運會得以恢複舉辦,中國派出了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10人)、足球(18人)、田徑(3人)、遊泳(1人)和自行車(1人)共5個項目的比賽,未能取得名次。籃球隊在預賽中3勝2負,在落選賽中2勝1負,在全部23支球隊中位列第18名。雖然名次一般,但籃球是中國代表團在那屆奧運會上唯一取得過“勝利”的項目。比起一場未勝的足球隊和隻出場一次就回家的田徑運動員,籃球隊為中國掙足了麵子。

  “托塔李天王”李震中再次入選國家隊,並以隊長身份參加了倫敦奧運會。1948年,正值國內形勢動蕩時期,國民政府的統治即將土崩瓦解,但為了掩蓋困境、粉飾太平,他們還是草草拚湊了一個代表團去倫敦參加奧運會。因為沒有訓練計劃,籃球隊每天就隻能進行傳球、投籃等簡單訓練。集訓結束前,隊裏特地舉辦了一場公開表演賽,即便是被譽為“國手隊”的比賽,觀眾也是寥寥無幾,據說隻賣了100多張門票。因為沒有足夠的出國比賽經費,籃球隊提前從上海出發,去了香港和新加坡,在那裏,隊伍打了很多場友誼賽和表演賽。比賽的門票收入用來補助旅費和奧運會期間的日常生活費用。

  在李震中看來,與參加1948年奧運會的其他隊相比,中國籃球隊如果正常發揮,可以打進前8名。分析原因,李震中認為,比賽前,隊員們向教練和領隊提議,李世僑和另一名隊員蔡文華是來自菲律賓的華僑,經常與菲律賓隊員打比賽,所以,對方對他倆的特點很熟悉,容易將他倆盯住。與其讓他倆同時上場,還不如派奇兵,但建議未被采納。

  輸掉這場比賽,本以為就徹底失去了出線資格,但有意思的是,中國隊戰勝了接下來的對手,這樣,這個小組有5個隊都是兩勝兩負,積分一樣。此時,領隊和教練告訴隊員,按照奧運會籃球規則,隻要戰勝後來的對手伊拉克隊80分以上,就能小組出線。

  伊拉克隊是支弱旅,中國籃球隊以125-25戰勝了他們,超額完成任務。這也創造了這屆奧運會籃球比賽得分最高紀錄。本以為出線已不成問題,但大家白高興一場,因為規則還有一項規定:所有比賽都失利的球隊,得分都不予計算。因為伊拉克輸掉了所有的比賽,中國隊勝伊拉克的得分也就無效。說來說去,是中國隊的領隊和教練根本沒研究明白奧運會比賽的日程和規則。中國籃球隊的奧運會經曆也就此結束了。雖然這是一支“草台班子”臨時拚湊的球隊,但在混亂的1948年,中國籃球在奧運會的賽場上輸得並不丟人。用李震中的話說,“也算是一場小小的勝利”。文/陳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