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經滄海投資感悟生活點滴

吾言吾所思,君聞君所願。【聲明】僅供交流之用,不作投資建議。
個人資料
牛經滄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美國醫療係統有病得治

(2024-12-10 05:05:50) 下一個

醫療保險公司的頭被槍殺,卻沒有得到什麽同情。殺手反而獲得好感。說明這個係統有病,得治。

美國健康係統占GDP 20%以上,占比全世界之首,是效率最低的行業。主要問題是

一:醫學院壁壘。在美國想新開一個醫學院或者擴招醫學生,幾乎不可能。
二:醫療資源按需配置,但付費卻是按支付能力收取。

最近LD住院一周,這是我們來美三十多年第一次親自體驗。

LD年初回國陪她娘過年。三月份生病住院一周,五月住院一周。在合肥,大家隻認省醫、安醫。這兩個醫院都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織,一床難求。如似以往萬達廣場的人都跑到這裏來了。入鄉隨俗,動用了親朋好友的各路神仙,還是能及時搞到床位的。

國內床位費、診費都極低,主要費用都是檢查化驗費。住院一周總費用不到一萬軟命幣,包括自雇的陪護人工。醫生診費按國級專家,省級專級,市級專家等分級。最高端的診費標準為150元,最低的好像20元。據我所知大部分專家都是財務自由,靠診費肯定是辦不到的。致於他們如何致富不得而知。他們對LD都非常友好,很規範,也不會亂收費。

美國的住院床位是套間,自帶衛浴加一個沙發床(供陪護之用)。這個設施對所有入住者一視同仁,最終費用都是保險係統支付,當然會造成嚴重浪費。中國住的是兩人間,沒有衛浴。當然,權貴階級都有不同等級的病房,在此不討論。

美國住院費賬單來了,一周二萬二。其它費用還在途中,診療、檢查、麻醉、手術、護理的費用都是獨立收費,估計要三個月才能收齊賬單。估計會有幾萬刀。

LD的醫療保險會支付住院醫療費用,自付費有上限。

中美醫療保險有個很大區別:中國的保險有保付上限,而且很低。我一位同學,科大二級教授在崗。不幸因病需要每年自付50餘萬元的藥費,已有五年多了,經濟上相當緊張。經了解,近年中國也有上不封頂的醫保,隻是一般人買不起,而這個同學的情況有病後不會接受。

從個人立場出發,我當然覺得自付費用封頂的保險才是真正意義的保險。如果適當放開醫生生源,或者打破醫療資源按需配置,會不會控製住醫保費用上漲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誰有本事對美國醫療健康保險係統下手進行改革?連馬斯克也不敢,他隻敢捏軟柿子。
老天真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醫療保險公司可能是第一大社會吸血鬼。難怪那個藤校畢業的小青年,對保險公司的老總動了殺心。他也許是認為自己在為民除害吧。我想美國民眾對那小青年有同情心的,不在少數。
ahhhh 回複 悄悄話 貼個圖幫大家理解醫療費用上漲的症結:
https://x.com/TheRabbitHole84/status/1858178274532229346/photo/1
Melee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醫生也是給保險公司打工的。保險公司才是萬惡之源。
醫保本來應該是國家承擔的,收了那麽多醫保稅。卻推給私營企業。私企是以盈利為目的。
靈動的雙子 回複 悄悄話 醫生很可以被電腦程序和機器人代替。病人隻要在電腦上陳述病情,機器人抽血或做各種檢查,馬上出結果,電腦開藥方。如果要開刀也是機器人比人類精準。所以隻要留少數醫生和護士留守應急就可以。
北美小鎮 回複 悄悄話 醫生協會壟斷名額、哄抬醫生收入才是萬惡之源。應該隻要通過考試學位考試和資格考試的都有行醫資格,讓市場來優勝劣汰。現在這樣強行把醫生人數控製在需求之下,造成動則半年到一年的排期等醫生,而且還經常碰上什麽都不懂的印度專科出身的騙子。再垃圾的醫生也不會被淘汰,因為供不應求。如果醫療費用下去了,保險自然就能負擔得起了,甚至可以不用保險自付。
北京_01link 回複 悄悄話 那個曲線顯示美國的私人所有為主體的醫療體係耗資巨大。其他國家都是政府所有為主的醫療體係。政府所有的醫療體係,收費由政府控製,所以醫生的收入比美國低,整體開支也少,但質量如何其說不一。美國的體製除了老年人,老兵,殘疾人,和窮人的醫療政府協助買單,其他人都是依靠私人保險。醫院和醫生漫天要價,最後由保險公司定價。這次CEO被殺的保險公司,是美國按保戶算最大的保險公司,一麵收用戶高額報費,一麵壓低醫生和醫院的賬單,同時也盡量減少病人的治療開支。公司有很高的利潤。美國醫生的收入遠高於他國的醫生,當然高收入才能保證服務質量。所以很難簡單指責美國醫療係統中的某一個單一元素。許多人把全民醫療理想化,但加拿大,英國的醫療係統都麵臨著很大的問題,諸如病人等候時間長,醫生不足等等。美國的醫療體製無疑是偏向於高收入階層的,所以必然造成公共醫療的問題,諸如防病,低收入人士及時就醫等等,導致平均健康水平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有差距。但在美國實行全民醫療保險目前看不太可能。
牛經滄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angcen' 的評論 : 外國學曆每年隻開放不到百分之五的matching 名額,聊勝於無。我認識好幾人考完board,一直沒有得到match,最後轉到其他賽道,如od, dental etc.
風森讀書聲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醫療改革要推倒重建才有解,現在是水潑不進的高度壟斷,是幾乎不可能整改的白日幻想。放開招生名額同時引進競爭機製才能部分解決問題,優勝劣汰機製早就該實行了,不僅是醫學院招生更是醫院醫生和保險公司。現在美國的醫生水平至少70%可以直接淘汰,別問我怎麽知道的,隻不過他們有處方權,Google AI目前沒有處方權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住院費在美國一周兩萬二是很便宜,我住院的時候普通病房是每天七千多,ICU之外住了14天,這是最後的賬單上體現的。
美國並非不開放醫生來源,比如你要是在美國上不了或者上不起醫學院,可以去加勒比國家學醫。中國的醫學院其實是本科,在美國也承認。
但需要通過美國的醫生考試,而且並不難,第三級考試滿分300分,隻需要考到190幾分就可以通過了。美國醫生的工資整體來看其實並不高,尤其是對比其他行業的同類學曆的人。四年本科,四年醫學院,四年住院醫,兩年專項實習,14年後才有機會掙錢,在此之前的大學同學在科技領域的已經掙了幾百萬了。
成為主治醫師之前的收入屬於略高於貧困線,三十多歲了,因為是國家統一的。
在美國學醫唯一的好處其實是工作穩定,生活至多是中產到中產上層的水平,少數可以富裕。
家裏有一個學醫的,正在當住院醫,因此知道這些。
當醫生要比同齡人少掙十年的錢,多花四年前的錢。
yangcen 回複 悄悄話 得保證醫生高工資,才會有人學醫,做醫生(當然特別熱愛做醫生的除外).

擴大醫學院招生,醫生多了,工資是不是就會下降? 工資下降,這個行業還有吸引力嗎?

也不懂,瞎猜。
牛經滄海 回複 悄悄話 我體驗是學費與醫保費穩步增長,其它都是漲漲跌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