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5 (202)
2018 (96)
2019 (96)
2020 (225)
2021 (151)
2023 (106)
風險的適當性
牛經滄海
2/17/2024
投資與打工的最大區別在於資本的安全性。打工投入的是人力資本。一般情況下人力資本相對穩定安全。警察,救火等等特殊職業除外。人力資本安全性低的職業往往報酬福利很高,是風險溢價。
投資的挑戰是資本安全。每個人風險承受力不同,因此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投資建議。我通常杜絕向他人提供投資建議,自2000年至今,極少例外, 包括隊友與兒子。
一個人的風險承受力有很多要素。比如資本大小,現金流,年齡,風險厭惡程度,等等。
不言而喻,資本較大的人風險承受力較強。最成功的財富管理,好像是耶魯大學,業績不亞於巴菲特,但他們參與很多不太透明的PE類投資,二級市場的股票占比極小。
如果擁有可靠的現金流,也可以承受更大的風險。年輕人的工資是現金流,中老年人的資產也會產生現金流, 比如出租房,二級市場股息,股權分紅,固定收益的利息等等。
年齡是個重要考量。年輕可以承受更大的風險。幼兒不怕摔跤,他重心低。年輕人投資, 就算虧廢了,損失可能也不會太大,從頭再來也不難。
風險厭惡程度是一個人的個性,很難改變。大多數人虧一萬塊的痛感遠遠超過賺一萬塊錢的快感。有很多心理學實驗證實。個人而言,我比較容易忘掉虧錢的痛感,對賺錢的快感更加享受。正相反,我的隊友風險厭惡程度極高。我二周前看了一下隊友賬戶,75%短債、現金,25%股票。因為二人風險偏好截然不同,我們一直各管各的錢(以前寫過二人相處之道,不是一個人要說服另一個人)。現在我接管隊友的IRA賬戶。以前我也接管過這個賬戶,但是遇到熊市大底的時候,隊友就很痛苦,結果就清倉了。毫無例外,不久之後市場反彈,又遲遲裹足不前。你想等回調入場,它就是不回頭。
風險厭惡影響又多大?很大。我目前的現金流大約是隊友4倍,IRA2.5倍,證券賬戶3倍以上。多出來的錢肯定不是摳出來的。我在美國工作前後大約16年多,中間兩度離職三次創業失敗,再加2016年提前退休。隊友則任勞任怨工作了近25年退休。來美國32年,大約前十年各出一半家用,中間十年隊友出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後三十年隊友出四分之一以下。
總而言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都有一個風險的適當性。既然連我的隊友我都不會評價,當然不會妄議陌生人的風險的適當性。能讓自己睡好覺,感到舒服的風險,就是適當的風險。
不作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