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2025 (12)
川習會的輸贏怎麽計算呢?這其實和朝鮮戰爭的輸贏計算有點像,需要比較起點和終點。
半年多前,貿易戰之初。美方要求是從根本上平衡貿易。高端是結構性修正,就是中國執行類似於美國的規則,尤其在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等高附加值方麵。中端是美國大幅度減少對中國在製造業上的依賴或者牽製,製造業要回歸美國,至不濟也要離開中國。低端是中國大規模采購進口美國產品,一次性的短期地減少貿易不對等。而中方則恰恰相反。最好的結局就是花點錢買點東西,糊弄一時。長遠而言還是從製造業上賺美國的錢,從知識產權金融屏蔽信息隔離等方麵偷美國的錢。可謂是花小錢來換取撈大錢。
中方一開始的立場就是,買點美國貨可以,但是誰也不可以加稅,更改製度更是沒門。好說就買點,不好說就一點也不買了,更要以牙還牙,對等加稅。於是雙方大約對等了六百億。而後美方加了兩千億10%。中方跟不上了,就從行政上限製進口。勉強也算對等。美方威脅兩千億加到25%,甚至四千幾百億25%。
川習會的結果是,美方威脅的暫時不加了。但是中方的對等幾百億和行政壁壘,實質上是取消了。換句話說,拔河的中線,由一開始的雙方都不加稅,中方買點東西;變成了現在,美方加10%和25%的緩刑,中方買點東西。當然對於美方的高端目標來說,還差得遠。認為川習會,中方是贏家的出發點,就是這個邏輯,因為美國沒有贏到家,所以美國輸了。這個也不能說沒有道理。所謂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即是失敗。而認為美方贏的,則是看雙方在戰鬥中具體的傷亡,那麽多少美國是占了便宜的,或者說收複失地了的,所以說美方贏似乎更符合實際。
爭論的焦點就在於,所有人都不認為川習會是一個結束。都不認為雙方達成了任何長期可執行的協議。雖然美方在短期內是占了上風,但是過兩年川普人走政熄,中方當然會回到從前大口吃肉的好日子。然而事情不那麽簡單美好。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川普已經讓關鍵的東西進入了不可逆的改變。
那就是中共的老虎屁股摸得。不僅摸得,還很好摸。既然川普可以擠一擠就擠出一把油來,憑什麽川大爺摸得,我就摸不得呢?是,中方可以交點錢,對付一陣子就過去了。就好比小販,以前買賣做得挺火。突然一位大哥來收保護費。這位大哥很不好惹,沒辦法就給了。指望著,什麽時候這位大哥去了,就不用再給了。但是新來的二哥既然知道大哥有這麽條財路,接手以後難道給小販發回去?二哥會這麽傻?喝湯的小弟們會那麽容易放棄?以前不知道可以這麽收錢的也就罷了,現在有人開了財路,難道誰還會嫌錢多?
第一次,很重要啊。
一個靠賴字訣拖字功出名的政府,現在遇到一個開過賭場的對手,手中戰無不勝的法寶全部失效。總算遇到對手了,要知道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