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網絡時代的華爾街----金融文化
1994年2月,斯坦福大學校園裏,兩位電子工程學的博士生David Filo和Jerry Yang為了更方便的查詢與他們的博士論文相關的資料在互聯網上自己建立了一些常用的連接,很快他們發現這些相關聯的有趣的話題的數量急速增加,為此他們開始為之分類,進而再分出子類別等等,一個基於搜索引擎和共享信息的網站由此誕生。到1994年秋天,已經擁有了超過百萬的點擊率。1996年4月12日,華爾街的高盛幫助這家網站在納斯達克上市,公開以每股$13的價格出售兩百六十萬股股份,希望融資三千三百萬美元。而實際上,華爾街當天的開盤價格已經是每股$24.50,在一路飆升至每股$43之後,以$33每股的收盤價結束了第一天的交易。當天的最高價43美元意味著當時整個公司的市值超過了10億美元。這一天,總共有八百五十萬股股份易手。又一個屬於那個時代的財富神話深深的映入了每個人的心裏。
當然,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誰,這就是今天價值超過數百億美元的網絡巨頭雅虎(Yahoo!)。
九十年代初,克林頓政府所倡導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Information Superhighway)適應了技術與市場的發展潮流,信息化的浪潮從個人機(PC)時代迅速的進入了網絡時代(Internet),人類的知識,技術的革新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爆炸式增長的時期。這爆炸首先炸開了千千萬萬人家的大門,各種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大容量湧進每一個人的終端,個人通過網絡與外界的交流使得地理上的區別黯然失色,一個紐約人網上的鄰居完全可以住在中國的新疆----一個個虛擬的世界悄然興起,甚至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界限開始漸漸模糊。這時,華爾街不失時機的將一個實體與虛擬混合的金融世界通過強大的傳媒呈現給所有人,強勁的音符足以“炸”醒任何“熟睡”的人群,一個又一個在虛擬世界裏麵實現實體世界裏的財富夢想的神話足以使得最安分守己的人也蠢蠢欲動----哪怕您根本不懂信息技術或者任何其他技術也沒有關係,華爾街已經體貼的把發財的機會送到了您的床頭,盡管在這裏您不太可能搞出自己的IPO,但是隻要一點鼠標,您就有可能買對一支會飛天的IPO,財富從來沒有這麽“觸手可及”過,何其容易!何其誘惑!
華爾街在這裏做了許多具體的工作,比如,信用係統(Credit)的網絡化,財務係統(Accounting)的網絡化,交易係統(包括交易平台,求購管理,清賬等等)的網絡化等一係列虛擬化的工程,這些工程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傳統的一些繁瑣昂貴的操作變得簡便穩定,從而可以更好的為大眾服務。但是,意義遠為深刻的工作卻是兩個虛擬-實體觀念之間的對轉。
爆炸式/指數式發展的時代,首先對傳統的企業定價模式提出了挑戰。例如,上麵提到的Yahoo IPO的故事,在04/12/1996那天之前,Yahoo Inc正式經營了10個月,實際運作結果是虧損64萬美元。一個虧損的企業,在傳統觀念裏麵,怎麽可能被大家搶破了頭去買?怎麽可能一天之內股票翻好幾倍?在傳統裏麵,一個企業必須以良好的持續的業績來證明自己的前途,投資者重點要考察是實體世界的過去;但是在迅猛發展的浪潮裏麵,投資者唯恐失去的虛擬世界的未來,所以另一種定價理念---未來發展(future growth)就成為主流。這是把虛擬的未來市場折算成現在實體市價的第一個轉換。這是不無道理的,事實上,後來網絡產業中的成功者們的發展證明了這種理念的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是由於虛擬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本質和大量形形色色的不良投機者的必然加入,這種理念無法控製,無法監督的弊端很快就帶了高技術泡沫及其破滅。
另一個對轉更加微妙,而且很可能更加深遠。金融產業的網絡化使得很多交易,尤其是相對金額較大的交易,漸漸完全脫離了紙幣現金的形式。當一個普通人麵對著計算機屏幕,在決定是否要點擊買賣價值3425.37元的股票,並且支付29.99元的手續費的時候,他的心態和他在一家商店裏麵,手裏拿著厚厚的一摞鈔票,決定要不要購物的心情是很不一樣的。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對於能觸摸得到的東西(tangible)和觸摸不到的東西,感覺,反應,都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麵前是一片頻繁變化的數字的時候,很快這個人的感覺就會被淹沒在這些數字裏,而不再那麽敏銳的感到這些數字在實體世界裏麵所代表的實際力量。很巧妙的,那個小小29.99或者更少(比如9.99)的“手續費”就更容易被遺忘了,可是實際上,E-Trade, Charles Schwarb等等正為此狂喜。除了純心理上的原因,還有股票市場的波動通常給所持股帶來的價值起伏遠大於這些“小費用”的因素。配合著媒體日複一日,日漸增加的位數越來越大的“財富夢”的炒作,人性貪婪的一麵被喚醒,被放大,大家也越來越習慣越來越大的“數字”----大家甚至都有些不再習慣“不變大”或者“變大的比較慢”的“數字”。在追逐或者不得不去追逐這些瘋狂的數字遊戲的時候,很多人忽略了風險(或者至少對風險變得麻木),忽略了那些被用作“遊戲本錢”的“數字”其實是自己多年辛苦的積蓄,也忽略了虛擬財富的根本其實仍然是實體經濟的增長這樣的事實。這種對於社會財富再分配遊戲的執迷,對於市場的普遍投機心態,就是網絡時代的金融文化。如果不能說華爾街精心構造了這種文化的形成,至少也可以說華爾街極大的促進了它的發展。壟斷著金融市場的各個環節的華爾街從這樣的文化土壤中直接獲利。無論是上個世紀末的高技術泡沫,還是本世紀初的房地產泡沫,其虛擬財富和實體經濟的增長之間的嚴重脫節本來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種金融文化的喧囂卻掩護著華爾街的特權者們攫取了最大的利益直至泡沫的完全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