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寧靜而快樂的中學時代是在上海一個曆史悠久的女子學校度過的。 那是個可以記入中國近代史的學校, 一百多年來走出過無數上海灘的淑女名媛, 至今仍是全國的重點中學裏惟一的女校。 回首中學時代, 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是在那時候形成的, 一生最好的朋友也在那個時代結交, 母校的校訓- 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強, 在我的個性裏烙下了永遠的痕跡。
畢業十多年來,仍然會常常回憶起自己坐在綠草如茵的大草坪上的情景, 落日餘輝, 有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促膝談心, 飽經風霜的白塔兀立在金色的陽光中,修剪整齊的綠樹環繞四周。 陽光透過夢一樣美麗的彩色玻璃窗投射在走廊裏, 女孩子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安靜地劃過。
寄宿的生活是嚴格的,在這個素來以對生活習慣嚴格要求的教會血統女校裏,一百多年來從來沒有過改變。師姐張愛玲當年在學校讀書的時候, 鞋子因為沒有擺好會被拿出來展覽。現在, 無論寒暑,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鈴聲響起, 女孩子們都必須起床, 洗嗽完畢後去教室自修或者去晨霧蒙蒙的校園裏早讀。 六點半, 舍監老師的鑰匙聲會在走廊的那一頭準時響起, 她會用手裏那一大板鑰匙, 從外到裏輪番打開每個房間的門, 檢查裏麵是不是還有人在睡懶覺, 我曾經卷著被子躲進壁櫥成功地逃過檢查。七點至七點半早飯, 女孩子們唧唧喳喳地八人一桌, 拿著自己的飯盆去打基本上永遠不變的白粥和一個肉包子。 八點之前的時間是整理房間, 屋裏所有的東西必須按規定的方式擺放, 數量和方向必須統一, 床單必須拉到沒有一個褶皺。九點, 舍監老師會用帶了白手套的手撫摸桌子和窗楞,逆著光檢查打蠟地板上是否有灰塵。如果衛生沒有做好,在上午第三堂課的上課時間裏, 當天執勤的女孩子就會被叫出教室挨批。中學六年近似於軍事化的寄宿生活, 讓我在住進自由雜亂的大學宿舍的第一年裏感到分外不習慣。
因為沒有男生, 女校的教育當然有些不同,有大家都很容易聯想到的專門針對女生的課程。 我就是在學校裏學會的踩縫紉機做衣服, 雖然沒穿過一件自己做的衣服, 但是對於麵料和做工的基本知識確實讓我買衣服不至於被蒙騙。 體育課上, 十二三歲的女孩子們頭頂著書本練習上下樓梯, 體操房裏我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苦練形體。在那個外語教學不很被重視的年代, 母校的英語教學無疑是出類拔萃的。 外語教研組的老師們幾乎都是本校的畢業生, 她們用她們自己忠實地傳遞著母校百年不變的純正語音語調。
初中的女孩子們腦子還胡塗得很, 班裏個子高穿著帥氣的女孩子常常會引來小丫頭們的一片羨慕。那時候, 喜歡勾上這麽一個好朋友在校園裏走上一圈, 最好還被在後麵跟蹤很久的老師叫住。 現在想來, 那裏頭, 一半是孩子的調皮, 一半是少女的憧憬。
女中的女生們會很自然地兩極分化,要麽風風火火,比男生還要厲害, 要麽內向文靜, 比女生還要溫柔。 因為沒有男生, 像男生一樣的女生們會義不容辭擔當起男生的角色, 收起嬌滴滴的小姐腔調, 跳舞演戲的時候當男生的角色, 勞動的時候幹髒活重活, 體育場上衝鋒在前, 組織活動的時候沉著果斷。 老校長, 四十年代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學博士, 曾經說過:“我們培養的不僅是大使夫人,更要培養大使。”事實證明, 事業成功的基本都是那些當年不讓巾幗畢業後不讓須眉的假小子們。
到了高中, 一個年級裏總還有那麽幾個帥哥一樣永遠不穿裙子的女孩子。我們當初也悄悄地懷疑過她們是否會是同性戀。大學三年級的時候, 曾經有過一次同學會。 大家驚訝地發現, 假小子們不知什麽時候都變成了長發飄飄的絕色美女。 嗬嗬, 女中的女生百分比是一般學校的2倍, 美女的比例當然也是一般學校的2倍啦。
我們家的丫頭長大了。看著她風風火火,滿臉的汗,帶著一群比她年紀還大的孩子們在操場上奔來跑去, 我就在想, 以後把她也送去女子中學。在那裏, 她不用擔心異型的眼睛, 也不會知道"重男輕女", 可以放心大膽地發展她的領導才能,做一個勇敢而堅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