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旅行

關於投機和瑜伽, 還有我感興趣的東西
個人資料
正文

佛魔一念間——職業期貨交易員的真實心態和方法

(2009-10-18 21:01:48) 下一個
我終於認為,宏觀和微觀確實在投機實踐中是可以達到幾乎完美的融合,而不再是哲學意義和高度上的融合。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也可以說是我的老師),他在交易上的確已經接近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這在我以前是無法想象的。因為我非常看重細節和微觀上的技術套路,也即我們常提到的所謂“交易係統”。通過對他的交易決策的研究,我發現,真正達到將所有技術(傳統分析技術、指標公式、波浪江恩、時間周期、趨勢跟隨)融合為一體是完全可以作到的,隻不過需要經曆非常痛苦思考、提煉、再思考、再提煉的循環過程,而我們大多數人,在這種冶煉的過程中,或者由於我們的悟性不夠,或者由於我們的韌性不夠,因此,99%的人是無法在投機市場中實現自己的升華和嬗變的,這個過程,我認為,叫做“煉金術”好象還不夠貼切,我更願意將她喻為一種“化蝶”的過程,再痛苦艱難,但如果我們堅持將專業投機作為我們的理想和職業,那麽我們就必須完成這一可能是非常漫長的轉變。 
我的一個領悟是,以後的時間,我將不再滿足於對我的交易係統的一些技術細節的完善和發掘,我必須用更多時間去完成,可能有些人甚至認為是“毫無意義或浪費時間”的思考曆練。這種抽象的思考不再境界式或粗線條式的,這種抽象是必須建立在諸多細枝末節之上的超乎歸納綜合的一種質變式的提升。我不知道,我這樣講,大家能否能引起共鳴。我再次感覺到語言的乏力,但我知道,我必須要影著頭皮,超越存在於語言之中的玄虛,完成自己生命和事業上真正的突破。 
我對這種突破的艱難性、複雜性、不確定性已經有了足夠充分和清醒的認識,我也知道,我畢生都無法完成這種突破的可能性也完全存在。但我知道,我心靈所指的那個方向,才是超越投機、超越交易者、甚至超越市場、並幾乎接近生命之道的那個方向,不管能否抵達,至少,我必須調校好自己的方向,對準她,然後邁出我的步伐。 

人們常說一句話,在期貨市場中,紀律和心態控製重於一切。然而,我卻要不客氣的指出,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經過市場考驗的交易係統,否則,就有流於空談的危險。 
在我自己的實踐中,我在最終設計並完善了自己的交易係統之後,心態自然更加穩定、自信,而你也必然用最嚴格的紀律去遵循你係統指示的信號行事,因為違反他,將把你置於非常不利的境地。在你和你的交易係統充分磨合而且你確信你的交易係統可以成功、靈敏的應付大多數市場變化的時候,你會發現,通過交易賺錢,其實是一件輕鬆、快樂、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一切都變得和諧,你終將遠離並告別虧損,這就是我切身的體驗。 
其實,我的這些體驗,對於初入投機行業的朋友來說,沒有任何用處,或者說,是一些空話。但是,我對於朋友們的忠告是,一定要建立適合你自己的交易係統,無論你被市場摑的鼻青臉腫,你必須重新站起來,再改善你的係統。不要懼怕複雜和繁瑣,因為,這是你邁向成功、脫離虧損的唯一之途,別無他法。紀律和心態必須建立在科學有效的係統之上,當然,這種係統,他可以是基於技術分析的,也可以是基於基本分析的,或是其他如周易預測技術的。我始終認為,感覺是無法長期可靠的,隻有客觀的係統,才能保證你有客觀的心態。 

….認識的一位香港的專業恒指期貨做手,他在恒指市場已經生存了近十年。他講到,當年和他一起做恒指的,有的改行了,有的破產了,他所認識的和他一起進入這個市場的並且至今還生存於該市場的,隻有他一個。時間的力量超乎我們想象的強大,看對一兩年、盈利一兩年並不足為奇。隻有經曆長時間的洗滌、磨礪和淘汰,才可以看出你真正的投機才能。而他的基於自己設計的數學模型在計算機上建立的交易係統,直到今天,他仍然在完善和修正。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專業交易者”身上的“專業性”所在。同他相比,我隻不過是個籃球愛好者,而他已經是NBA中馳騁的職業運動員了。我回來做在車上的時候才想到,時間的積分和微分作用,在我的身上,剛剛顯現。 

其實,對於每一個職業交易者而言,心裏都明白交易係統的重要性。我最近有一個想法,將自己用了5年多時間建立自己交易係統的體驗,整理成文字,期望能對大家最終構建自己的係統有所啟發。 

建立一個真正經曆市場考驗的成熟可用的一致性的係統,我認為,必定會曆經兩個階段。 
1。堆積 
我說的所謂的堆積,大概等同於“厚積薄發”的“厚積”的過程吧。在這個積累階段,是大量儲備各種知識、技巧、方法的階段,強調的是盡最大可能,廣泛占有,兼收並蓄,甚至要發揚“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神農氏遍嚐百草”的雜家精神,把你能收集到的一切素材,積澱到你的大腦,以備後用。 
積累從何而來?當然首先是書籍。你必須要有橫掃一切大小金融書店的氣概,不需要有太強的針對性,但必須有廣泛性,中西並舉,閱讀各類金融、經濟類書籍。有條件的最好請老手開一個書單,這樣閱讀起來更有針對性,效率也更高。這大概就類似於古人所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吧。我的經驗是,以西方經典的技術分析文叢開始下手,先開立一個20本左右的書單,英文水平高的最好直接閱讀原版,用最簡單的串行方式,將其一本本消滅。這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投機取巧,過程雖然枯燥冗長,卻不可替代、不可跨越。而且,對於好書,要一遍又一遍的讀,直到爛熟於胸為止。 
堆積的過程更多使用的智能,是記憶和少量的推理。你首要的是,牢記書裏的方法和教條,並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懷疑主義和主觀能動。因為這兩者是必須在你有一定積累的基礎上才會涉及。你如果可以在國外任何一項標準智商測試中,輕鬆取得最前麵兩個級別的評分的話,我想,這個階段對於你,可能隻需要2-3年的時間,間中你還有餘暇閱讀些哲學、方法論類似的書籍,起到旁征博引、互相貫通的意義。 
在閱讀階段,也不是我妄自菲薄,我認為應盡量少讀國內的讀物,而盡一切可能(如去國外網站訂購等)去不知疲倦的閱讀西方的經典文叢,尤其是技術分析方麵的。其實,老手的書房中的書單,對於新手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了,可以少讓你走許多的彎路。我本人就是在幾乎掃遍了國內幾乎所有的跟莊、投機書籍之後,才繞了個大彎,在朋友的指點下,開始閱讀西方的技術分析經典,也讀過少量幾本原版的“聖經”類書籍。 
積累的素材除了來自於書籍之外,當然還有網絡。你應該有橫掃國內外大多數最著名的論壇的決心,以謙虛、容納的胸懷去閱讀一切壇子裏老手的文章和體會。個人的體會有時候比書籍來的更為直接、更為深刻。我個人來講,在其他論壇結識的一些好手,對我的幫助作用,可以說是極其深遠的。 
除了這兩者之外,我認為,你應該把所有(記住,是所有)的時間用於看盤,讀盤,複盤!!! 

看盤,其實對於剛開始的時候來說,無非就是個“外行看熱鬧”的罷了,但這個熱鬧,無論如何,你硬著頭皮,也得看下去。 
有條件的,看一切你能看到曆史數據的市場行情:外匯、商品、利率、期指、股票等。尤其是指數,觀察、分析、預測各個市場指數現貨和期貨的走勢,至少要占到你所有看盤時間的70%左右。即使在股票市場,我的理念是,指數終於一切,永遠看著指數的臉色行事,絕對不做類似股評的所謂“拋開大盤做個股”的傻事。我不認為,自己總可以驍幸抓到跑贏大盤或獨立於大盤走勢的個股。 
而且,看盤的過程,也是很好的總結、運用你閱讀的知識的一個場合和機會。 
我在看盤、盯盤的過程中,經曆了這樣幾個階段: 
一、看熱鬧階段 
天天盯著漲幅榜第一板的看,眼睛裏隻看到漲、跌的曲線,心裏沒有任何感覺。 
二、初級階段 
買了書,知道了比如量比等技術指標,知道了綜合排序,知道了分鍾排行,知道了資金流向,知道了熱點板塊和集團式熱點,看的時候稍微有了目的性和篩選性。就像上網衝浪一樣,知道用搜索引擎來過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了。 

三、進階 
目的性更加明確,有了分門別類的自選項目、板塊,從十幾隻品種的走勢能大致判斷大盤的運行趨向,學會了公式選股,自創指標,測試交易公式(還談不上交易係統)等進階技術,開始排斥傳統技術和指標,自以為進入了交易的核心,醉心於編寫公式和所謂的“交易係統”,並利用自己設計的指標來衡量指數和股票。 

四、係統化 
對幾乎所有具備曆史數據的市場進行長時間的盯、複盤,尤其是美指、日經和恒指。(這三隻是我最喜愛的品種)不過,盯外盤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所有與我年齡不相稱的疾病接踵而至,嗬嗬。我在長時間堅持跨市場的研究中,終於構建出自己的交易係統。徹底屏棄所有寫指標、公式(除了我係統中需要用到的)的玩意兒(現在看起來,那些依靠高、開、低、收、量所運算得來的“秘密公式或係統”都是些可笑而不置一提的東西),回歸到了最簡單、原始的幾項技術(說出來,這些技術我敢說剛進入市場的人可能都聽說過)。看盤的目的是為了驗證係統,完善係統。 

五、整合階段 
你終於發現,在有效的交易係統的指導下,你可以迅速熟悉陌生的市場並成為該市場的專家,正是應驗了那句話,“股價運動包含一切信息”。你能想象,我幾乎完全不懂也完全不關心天然膠、大豆、銅等基本麵方麵的供求分析技術的前提下,卻在並不完善的國內商品市場上同樣沒有障礙的獲利。我剛進市場那時候,不怕你們笑話,我甚至不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用膠大國,而最大產膠國是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我在隻做了一周模擬交易之後,就用自己的保證金開始了交易。我不懂基本分析,我也瞧不起那些並不專業的偽基本分析者。我隻知道,有效的係統和心理控製力,就可以保證我,在任何市場獲利,就這麽簡單。 

上麵我提到的第四個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是你能否最終擁有適合自己交易係統的關鍵。 
這個階段,他可能隻是些又費時、又費力、而且暫時還看不到任何效果的簡單工作。甚至有時候,你自己都會懷疑自己是否在做無謂、無意義的努力。但我要說,這個階段是不可逾越的,你隻有盯盤盯到“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程度,你才有可能進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不要顧及別人的懷疑或恥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你既然選擇了職業投機,那麽這個階段就是你義無返顧的選擇,別無他途。你要設法在曲線的運用中,綜合你所有知道的交易技術知識,去解釋已有的和預測還未發生的。 
我不敢保證,人人都能走出這個階段。我發現,投機這個行業,是為數不多的你即使付出心血、辛勞和汗水,卻未必能登頂成功的幾個行業之一。這個完全需要概率化、容忍失敗和不完美的行業,注定最終成功的,隻能是那些同時擁有勤奮、天賦和機遇的少數幸運兒。所以,選擇職業交易是必須經過極其慎重選擇的,因為,有的時候,回報並不理所當然的與你的付出成正比。除非你從心裏熱愛投機,甚至樂於接受一事無成的最終結果,否則,我真的勸你,請慎重你的選擇。 

我想用海特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 
首先,你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預測係統,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製機製.用“分散”而“持久”的眼光對待交易,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占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這就是金融交易的全部. 
----海特 

2.嬗變 
如果說前麵的堆積階段隻是個簡單、線性的累積知識的話,那麽這個階段,你就必須利用你智能中的諸如推理、綜合、歸納、聯想、頓悟等對第一階段所積累的素材,做集中的消化和吸收了,直至這些雜亂無章的知識被你咀嚼為一種靈性的東西,並浸潤你思維的血液。 
你必須最大限度的發揮你的懷疑主義,懷疑一切你所讀、所看的東西,用你的思維去重新詮釋,而不論這種詮釋在別人看來,是極其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謬的。我認為這是學習的關鍵,總之你必須邁出你思維獨立的腳步,徹底擺脫“人雲亦雲”的境地。別人的高明終歸是別人的,你必須經過思考,獲得屬於你自己的高明。創造和學習永遠是相輔相成的,互為基礎。學習別人的經驗和知識隻是手段,如果學習反而讓你喪失自己的創造、創新能力的話,那就背離了學習的初衷。學習,隻不過是為你後續的創造提供素材和養料而已,而變成你自己的血液這個過程,則需要創造來提升。 
學習是線性的,而創造則屬於非線性。正是後者,給世界帶來了多姿多采。 

簡而言之,就是融會貫通,提煉、萃取出自己的係統交易方法。 
我有一個體會,語言是幫助你整理頭緒、理清思路的很好借助。升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在這期間依然要籍借一些瑣碎的方法,比如,堅持寫交易日記,做詳盡的案例分析等。我想,很難用具體的文字去描述“嬗變”這個階段,我隻能大致的說,你必須活動開你思維的肌肉,不拘一格,運用你靈活有力、充滿靈性的神經係統,去不斷的接近你所探求的東西———市場的本質。 

判斷市場的趨勢,是至關重要的。 

說實話,為了成為真正職業的交易者,我幾乎喪失了所有的興趣愛好,過著孤獨、清淡甚至有些枯燥生活。不過,時間讓我逐漸樂在其中,而無須去忍受。有時候,我也懷疑過,這樣的生活是否值得,又是否必要。但是,所謂的得失其實全是相對的,況且,在交易中,我確實獲得了除了盈利之外的樂趣,難以言表的樂趣。 
交易實踐讓我喪失了太多的衝動和激情,原來需要忍受的東西,漸漸的變得享受並沉醉其中,甚至會讓人滋生出些須自戀的傾向。周末時刻,便是將監禁並遭受各種控製的心情,放出來放風的時候。我逐漸適應了容忍自己甚至兩天不看專業書籍或圖表,而聽任自己找個地方,去爬爬山,或聽聽音樂,即使思考,也讓他遠離交易和市場。我知道,我如果要將交易作為我終生的樂趣和事業,我必須訓練自己的心情,可以隨時在市場和生活中快速的切換角色。畢竟,專業的交易者,他首先是個具備豐富內心世界和涵養的人。 
我周圍幾乎所有的朋友,都說我的生活,極其枯燥而缺乏色彩,少了那麽多的人生樂趣。當然,也有極少數朋友,過者比我更深居簡出的生活。電腦行情中的曲線,幾乎成為了他們人生的軌跡。我總想折中,可我深知這種折中,以我目前的閱曆和智慧,還遠遠不夠。 
市場的本質是交換,其實,生命中,何嚐又不是充滿了得與失的交易?我選擇了一般人無法忍受的“枯燥”的生活,可我交換得來了更強大的自信心和比別人更能有力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而且,交易的成功直接換來的是獲得了“享有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權”! 
所以,我想鼓勵我們從未謀麵的但有著相同理想的年輕人,為了獲得這份期權合約,我們共同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